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

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30 更新时间:2024/3/11 15:30:51

多年以后,刘禅站在邓艾的大军面前,准会想起那个好人父亲留给他遗诏的遥远的下午。

当年在白帝城永安宫内,刘备已经衰弱到无法执笔,只好口授一份遗诏。刘备的脑子里有无数的话想说,但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刘禅。

就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刘备很想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一次传授给儿子,让他可以完全领悟,从而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这一片基业,稳稳当当地当个帝二代。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的经历太丰富了。他什么仗都打过,什么势力都混过,什么地方都去过,戎马一生,颠沛流离,完全可以写一本叫《我的奋斗》的成功学传记……而在当时,要他在短短的时间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网络配图

刘备的脑子飞快地转了一下,决定只说一条人生箴言—这条箴言,应该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领悟,是支撑他从涿县(今河北涿州)一步步走到益州(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的关键因素。

他思索了一下,缓缓开口,说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谁也没想到,一代枭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卡耐基,说出这么两句心灵鸡汤一样的话,嘱咐儿子一定要做一个好人。

这是刘备对刘禅的临终赠言,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盖棺论定。他这一辈子若不是靠着这一句话,绝不可能走得这么远。

刘备闭上眼睛,思绪飘到了这几十年的种种片断中去……

“我,要做一个好人。”

他年轻时,可不是这么想的。那时,刘备的理想是:“将来我要坐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皇上专用的,这个志向既反动又远大。

不过刘备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巨万的身家。在曹操、袁绍这些富二代、官二代到处当游侠飙车时,刘备只能靠织草席、编草鞋为生,在那个情怀还不能换钱的时代,他别说建功立业,连书都读不起。

这时候,刘备生命中的第一位好人出现了。他一个同宗的叔父替他交了学费,让他与自己儿子有了同等待遇。这个善举让刘备结识了公孙瓒等一批名士,他也因此终于摸到一丝击破职场冷冰的可能。

说不定就是这一次契机让刘备意识到:我别的硬件条件竞争不过别人,但我可以试着做一个像叔父一样的好人。

网络配图

一个好人的标志,就是去做善事。无论善事有多小,总会慢慢影响到其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是刘备的发展规划。

他的原则很简单,三个字:“善下人。”具体怎么做,史书中没提,可能是事儿太小了,但效果斐然,他在各界赢得了广泛好评。他甚至因为人好还成功从中山豪商那里拉到了第一笔风投动资金。然后刘备就像现在的很多热血青年们一样,开始创业了。

创业期间,刘备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若要把事业做大,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原则。

他被任命为平原县(今属山东)县令期间,经常在城里溜达,他一屁股就坐到百姓的破席子上,跟他们乐呵呵地聊天,一点不嫌弃他们的席子不干净;他还跟那些百姓从一个饭盒里抓饭吃,根本不挑肥拣瘦。

这些都是小事,小到不值一提。

但这些不值一提的举动,却救了他一命。

当时有个叫刘平的人,不知为什么特别厌恶刘备,觉得他特别不顺眼。于是刘平找了一个刺客,让他把刘备杀掉。

刺客一听说目标是刘备,立刻大惊。刘备?那可是个大好人哪,平原城里谁不知道?这样一位善长仁翁,怎么能把他杀了呢?于是刺客主动跑到刘备那去,往刘备手里塞了一张好人卡,羞涩地低头跑掉了。

史书写到这时,感慨了一句:“其得人心如此。”

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力量,它甚至能影响到敌对阵营的刺客,让他主动放弃行动,也变成一个好人。

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刘备起起伏伏,颠沛流离,也干了不少矬事,可“善小”这门功课却从来没耽搁过。

时有传言:“刘备逃亡一千里,好事做了一马车。”无论他如何狼狈,大家对他的态度都不错,从袁绍到曹操,从刘表孙权,都给刘备发过好人卡。而且,刘备身边总有一群忠诚的伙伴,无论时局如何艰难,他们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网络配图

刘备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虽然始终摇摇欲坠,却从来没彻底跌倒过。他仿佛自带了一个“汉末好人”的光环,任何接近这个光环的人,都会被他同化、感化。

“我什么都没有,能依靠的只有人品。”刘备每次逃亡前,大概都在盥洗室里对着镜子如此呐喊。

在刘备寓居荆州之时,史书上没怎么提他的作为,想必也是一堆不起眼的小善事—当曹操南下时,刘备要跑路,许多荆州士民都要求跟随他,十几万人浩浩荡荡地跟着他一起跑。这是群众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是刘备头顶上好人光环的威力所在……

他这一生像放电影一样,当年的一幕幕情景不断在刘备眼前浮现。想着想着,刘备的思绪飘回到了永安宫中,他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苦心,刘禅能不能听懂。他转动脖子,看了一眼刘禅,没过多久,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刘禅永远忘不了老爸当时的眼神,那分明是在向自己诉说着:儿子,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网络配图

刘备去世后,刘禅始终谨遵老爸的教诲,朝着当好人的人生道路前进:对于辅佐了自己11年却始终不给自己放权的诸葛亮,刘禅一直容忍、尊重,甚至在终于得到诸葛亮的死讯后,他也没有长吁一口气,而是哭倒在地,悲痛欲绝;得知造反派魏延死后,刘禅也给棺椁葬之,堪称有情有义;在位40年,刘禅虽有生杀予夺之权,却没有杀过一个大臣……

刘禅当了那么多年好人,如今面对邓艾打到城下的浩荡大军时,他就更要当得义无反顾了。他本可以拿蜀中百姓的性命逞英雄,然而,他宁愿亡国,也不要百姓遭殃。这种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好皇帝,即使在他的带领下亡国了,百姓又怎么忍心责怪他?

面对保国还是保民的残忍选择题时,身为蜀汉后主,刘禅想必是犹豫过的。不过,想起老爸当时的眼神与叮嘱“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刘禅的心里便有了答案。这个答案虽受后人争议,刘禅内心却清楚地知道,自己这样做,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老爸,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何娶张飞的女儿为妻 刘禅的儿子是否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

    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之身,打下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刘禅即使继承了刘备的十分之一,也端不会混帐到如此地步的。既然不是基因的问题,那剩下的解释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刘禅根本就是在自暴自弃。至于刘禅为何会自暴自弃,这就要从一段失败的婚姻说起。大家读三国志蜀书时,多半关心的是诸葛亮传

  • 刘禅真的有那么昏庸吗? 罪魁祸首竟然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

  • 若诸葛亮取代刘禅自立蜀是否可以一统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刘禅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受先帝刘备所托辅佐蜀汉后主刘禅,为此,诸葛亮为一统三国,鞠躬尽瘁,六出祁山,终病死于五丈原,让人惋惜。可是,在刘备白帝托孤时,并不只是说了拜托诸葛亮辅助刘禅,还有“如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王。”众所周知,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但是诸葛亮并未取代刘禅为王。总结小说《三国演义

  • 刘禅与曹操复杂的关系 竟是曹操侄孙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

    曹操和张飞都是三国中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俩人分处不同阵营,一个是刘备最忠诚的兄弟,一个是刘备一生的对手,不管真实的战场上还是各种历史故事中两人都算得上是死对头。但有的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小,这两个冤家竟然是亲戚,张飞算是曹操的侄女婿!不仅如此,就连蜀汉后主刘禅(张飞的女儿就是他的皇后),也算是曹操的隔房

  • 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仍能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 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 才对此人相见恨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从小就接受的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国破后必然是家亡,是为国破家亡。但这个理论并不总是成立,对一些人而言,对一些家而语,国破之后并不一定就是家亡。比如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刘禅和他的家族,在蜀汉国破之后就活得很是滋润嘛!安置蜀汉皇族的安乐公国,熬死了曹魏,熬死了西晋,直到王羲之写出《兰亭序》的前六年,即东晋穆

  • 刘禅为何是夫妻生活中最悲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提起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

  • 刘禅拥有中等智慧: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

  • 三国刘禅与诸葛亮:不是父子竟胜似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时,蜀汉皇帝刘禅特意换上白色丧服,下令举国哀悼三日。有个在诸葛亮手下不得志的官员李邈,却上书称:「诸葛亮倚仗强军,狼顾虎视,独揽大权,是对国家和社稷的重大威胁。如今幸好他死了,边疆战事可以停止,皇室宗族可以保全,全国上下都为此感到欢庆。」刘禅接到

  • 刘禅成为扶不起的阿斗缘于娶张飞之女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 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