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什么将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

孙权为什么将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5:56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那为什么孙权会把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网络配图

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正史上可不是周瑜的计谋,而是孙权甘心情愿所为。据陈寿《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是孙权见到刘备的势力强大了,才主动把妹妹嫁给了他。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09年(东汉建安14年)刘备东行至吴就婚是三国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当时主动的一方是孙权,是他真心实意地提出和刘备联姻。孙权为什么这样做?

原因一,孙权的妹妹留的是孙家的血液,作为孙家的女儿,她理所当然要承当复兴孙家门楣的责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她不牺牲自己的幸福,如何能更好的巩固孙刘联盟,对付曹魏的进攻。

网络配图

原因二,孙权考虑的是全局。早在赤壁之战之前,鲁肃就劝说孙权与刘备联络《榻上策》。当曹操占据荆州,刘备败走当阳的关键时刻,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鲁肃便不失时机地会见刘备,在他的斡旋下,终于达成了孙、刘联盟,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是造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役。刘备趁此机会收取了荆南四郡,其军事势力迅速扩大,使孙权不能等闲视之。原因三,刘备到达东吴后,第一次会见了孙权,他们都是汉末英雄,互相谈得很投机,真可谓是英雄相惜。史书上说“先主至京(今江苏镇江),见权,绸缪恩纪”。根本没有假许婚真加害的任何意图。

孙权的妹妹和刘备年龄差多大?

网络配图

孙权的妹妹叫孙尚香,大约是出生在公元192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当时荆州刺史刘琦病死,刘备的属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孙刘联姻在公元209年,那是刘备49岁,正史并没有记载孙夫人的生卒,《三国演义》中说孙夫人当时正值妙龄,按照她的兄长的年岁,她大概在18岁左右。孙权对此畏惮,于是进其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孙权明明可以干掉刘备,为什么还要联刘抗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

    熟读三国历史,赤壁战役前夕,曹操南征荆襄九郡,刘备手下兵力联合刘琦也不过1.5万兵马屯驻江夏,这个时候的孙权明明有机会可以干掉刘备,为什么还要联刘抗曹?关于这个问题,刘备的代言人诸葛亮出使东吴充分地展示了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诸葛亮初出茅庐职业生涯之中精彩的一笔。而孙权最后做出

  • 此人智谋远超周瑜为何被孙权瞧不起?最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庞统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环境下,群雄四起争夺地盘,但最终拼的都是资源和人才。尤其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当时混的不会很差。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常年生活在山里,但因为他的才华,刘备多次请他出山辅佐,所以可以看出,东汉末期群雄对人才是有多么的饥渴。但并非人人都这么幸运,比如今天讲的

  • 孙策为何把权力交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孙策

    古人权力的交接一般是子传父业,鲜有兄弟相及。一般来说,嫡子尚小由大臣辅佐等成年再移交。然而历史上有两个奇怪的案例便是直接传位给兄弟。其一是孙策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孙权。其二是赵匡胤死后太宗继位。后者疑云太多,且不去讨论。且看孙策到底为何要把权力交给孙权、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把儿子交给儿子孙韶为何不妥,而

  • 历史上孙权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等人曾经嘲笑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演义中,以孙尚香为诱饵,伏击刘备,以成就大业的幕后主使,就是周瑜。其实,历史上恰恰相反。周瑜是极力反对把孙尚香嫁给刘备的,而孙权才是执意招赘刘备的主谋。孙权是什么动机当时,孙权年纪不过是三十左右,而妹妹孙尚香更只有十八九

  • 火烧赤壁六个秘密: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草船借箭是孙权杰作

    火烧赤壁的六个小秘密,简而言之可谓两借两献一打一放,现在咱们就依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一起看一看。火烧赤壁1.草船借箭草船借箭不是虚构,但诸葛亮草船借箭却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结果。草船借箭这个精彩故事并非在赤壁之战期间上演,而是发生在五年之后,即公元213年,的濡须口战役,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另一位

  • 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竟因迫不得已:曾遭周瑜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

    历史上都有刘备借荆州的说法,而且是一借不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赖”。孙权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受害者。但问题是像孙权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因此现在很多人认为,所谓“借荆州”是东吴苦心编出来的剧本,替自己到处击鼓鸣冤,把刘备推到了不义的一方。在刘备看

  • 中国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孙权

    一直以来,草船借箭的始作俑者是诸葛孔明大爷(尼玛,没曾想,这次不是历史课本误我,而是语文课本误我,看来,你们现在组团忽悠来了。当然,还跟罗贯中大爷脱不了干系,原因则是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草船借箭》的文章)。罗贯中大爷,你要证明诸葛大爷的聪明才智,也不至于出此下策,移花接木误人害己啊。网络配图不得不

  • 三国孙权临死前为什么立最小的儿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

    江东大族主要为陆家、顾家、张家、朱家等,看看四家代表的结局:陆逊忧愤而死,活了63岁。顾雍和子辈还算平安,但孙子顾谭被流放交州,两年后死了,活了42岁;顾谭弟弟顾承流放到岭南,死在那里,活了37岁。张昭算是平平安安地死去,活了81岁。他的大儿子张承死得早,逃过一劫,次子张休本来流放交州,到了半途,被

  • 孙权挂念他的病情 竟从墙上凿个洞每天偷看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

    一提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典故,相信多数人都会想到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大将吕蒙。他发愤勤学、刻苦读书、善于用兵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能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对吕蒙褒扬有加,他曾向党的高级干部多次推荐认真学习《三国志·吕蒙传》,并说到:“吕蒙没有文化,很感

  • 打了胜战的孙权为何反向刘备求和 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

    孙权、刘备二人,毕竟是非凡的人物。孙权能在战胜以后,反而向被他打败的刘备求和;刘备于报仇报不成功以后,慨然面对现实,接受孙权的言归于好的建议。这两位均可以称为“知过能改”,值得我们赞叹。双方互相派遣的使者,孙权所派的郑泉与刘备所派的宗玮、费伟,也都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外交人才,非清朝以来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