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中国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2 更新时间:2023/12/16 17:48:35

一直以来,草船借箭的始作俑者是诸葛孔明大爷(尼玛,没曾想,这次不是历史课本误我,而是语文课本误我,看来,你们现在组团忽悠来了。当然,还跟罗贯中大爷脱不了干系,原因则是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草船借箭》的文章)。罗贯中大爷,你要证明诸葛大爷的聪明才智,也不至于出此下策,移花接木误人害己啊。

网络配图

不得不说,罗贯中大爷,你电影看多了,深受其春秋笔法的影响,居然神经错乱,在老婆找不到的情况下,你找了诸葛亮这个“好基友”,把他在心中写的多么伟岸、高大,威风凌凌,智商突破300迈。

却说,《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神机妙算,料定某天有大雾帮忙(奥,对了,现在可不要再拿当代人说事了,雾霾两千年前就出现了。看来雾霾出现,还不都是坏事,这不诸葛亮就吸着雾霾,取得大胜了),就这样,在大雾那天凌晨,诸葛亮吃着火锅唱着歌向长江北岸的向曹军进发了。这次曹操这厮估计被貂蝉迷得肾透支了,居然,在未看清敌情的情况下,让弓弩手乱箭射之了。

且看原文怎么说: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网络配图

事后,孔明入寨见周瑜。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诡谲小计,何足为奇。”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草船借箭的桥段。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其实,草船借箭的主角并不是诸葛大爷,而是东吴集团CEO孙权。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网络配图

看到这,或许,这还跟草船借箭没多少关系,再往下看,您就明白了。在《魏略》中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

各位看官,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本来该讴歌孙权神机妙算的,没曾想罗贯中移花接木,接到诸葛亮身上。我只能说,罗贯中、诸葛亮你们不是好基友,是什么呢?

标签: 诸葛亮孙权

更多文章

  • 三国孙权临死前为什么立最小的儿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

    江东大族主要为陆家、顾家、张家、朱家等,看看四家代表的结局:陆逊忧愤而死,活了63岁。顾雍和子辈还算平安,但孙子顾谭被流放交州,两年后死了,活了42岁;顾谭弟弟顾承流放到岭南,死在那里,活了37岁。张昭算是平平安安地死去,活了81岁。他的大儿子张承死得早,逃过一劫,次子张休本来流放交州,到了半途,被

  • 孙权挂念他的病情 竟从墙上凿个洞每天偷看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

    一提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典故,相信多数人都会想到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大将吕蒙。他发愤勤学、刻苦读书、善于用兵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能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对吕蒙褒扬有加,他曾向党的高级干部多次推荐认真学习《三国志·吕蒙传》,并说到:“吕蒙没有文化,很感

  • 打了胜战的孙权为何反向刘备求和 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

    孙权、刘备二人,毕竟是非凡的人物。孙权能在战胜以后,反而向被他打败的刘备求和;刘备于报仇报不成功以后,慨然面对现实,接受孙权的言归于好的建议。这两位均可以称为“知过能改”,值得我们赞叹。双方互相派遣的使者,孙权所派的郑泉与刘备所派的宗玮、费伟,也都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外交人才,非清朝以来的若干

  • 孙权向关羽提出结为儿女亲家?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

    孙权向关羽提出结为儿女亲家?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据《三国志》记载,却真有其事。这里边隐藏着什么秘密?孙权到底想干什么?关羽失荆州这事,很大的一个缘由应该怪孙权。正是这哥们在背后捅了一刀,才使汉寿亭侯壮志未酬,望北长叹。可是,孙权为何要对盟友痛下杀手,很大的一个诱因大概是关羽不解风情,回绝了一门儿

  • 三国探秘:孙权最喜爱的战神到底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

    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吕蒙甘宁蒋钦周泰,后来的陆逊等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过孙权最信任的将军莫过于周泰。为何会这样说呢?其一,周泰出身低微,做过山贼,不过因为作战勇敢,受到孙策的重用,孙权也喜爱他,就给哥哥下套,让孙策把周泰归属于自己。从此,周泰就来到孙权身边,而且

  • 孙权一方霸主:但喝醉之后竟做了这样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喝酒,少喝点是雅事,喝的适中是正事,喝的太多就要坏事。普通人如此,身居高位之人更是如此。三国时期,掌握天下的三位君主,曹操喝酒好吟诗,于是有了《短歌行》;刘备喝酒爱郁闷,于是有了髀肉复生的感慨;那么孙权喝酒之后的酒品怎么样呢?网络配图答案是真不怎么样?正常人喝酒耍酒疯的事,他全能做出来。一次他在武昌

  • 揭秘:东吴孙权向关羽提亲背后隐藏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导读:孙权向关羽提出结为儿女亲家?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据《三国志》记载,却真有其事。这里边隐藏着什么秘密?孙权到底想干什么?网络配图关羽失荆州这事,很大的一个缘由应该怪孙权。正是这哥们在背后捅了一刀,才使汉寿亭侯壮志未酬,望北长叹。可是,孙权为何要对盟友痛下杀手,很大的一个诱因大概是关羽不解风情

  • 为何说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是一步错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称为“武圣”,五虎上将之首,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他斩杀大将颜良,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四方,功绩卓越。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网络配图因为贤弟关羽的死,吴蜀联军反目成仇,展开了一场大战。吴国将领孙权的谋士张昭为孙权出谋划策,让孙权把关羽的头割下来,寄给曹操,把关

  • 孙权为顺利称帝竟“磨叽”10年:向曹操阿谀奉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装了10年的

  • 历史上孙权在杀死关羽后为何要向曹操俯首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导读: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