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晚年的三大昏招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孙权晚年的三大昏招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4/1/28 8:08:48

东吴孙权,让曹操、刘备二位一世枭雄都无可奈何,曹操更有“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千古佳句!然而其晚年,围绕太子之位做错的三件事,把东吴折腾的乌烟瘴气,等到尘埃落定,时间定格在280年,青盖入洛阳,一切皆晚矣。

网络配图

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指孙和虽为太子,但却和鲁王孙霸在朝廷享受同样的礼遇,最终引发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而分裂而发生斗争。因为孙权独宠王夫人,所以对王夫人所出的孙和、孙霸两儿子感情难分彼此。由于孙权的纵容,助长了孙霸觊觎太子之位野心。太子的拥护者没有坐视不管,鲁王及其党羽并非善类,双方的斗争或单挑、或群挑、或团战,煞是热闹。(公众号:三国往事)“太子帮”陆逊上疏要求回京,当面“论嫡庶之分”,要求孙权把孙霸请出皇宫。陆逊当时在朝廷和军中享有崇高威望,他一发话,其他支持太子的大臣,纷纷上疏,要求皇帝明确太子与鲁王的嫡庶之分。虽然陆逊的谏言是合理正确的。但是孙权却不批准,使得孙霸的气焰更为嚣张。于是,鲁王这一派开始反扑了。针对陆逊等人的诋毁行动开始了,造谣污蔑,无所不用其极,历数陆逊二十条罪状!虽然孙权仅仅只是派了内侍对陆逊仅仅是训斥了一番。但是将陆逊的外甥以及太子的近臣全部流徙蛮荒之地。陆逊知道后,忧愤难当,第二年就死去。东吴的中流砥柱就此倒塌。

再说孙和,夹着尾巴做了多年太子,却被两方势力明争暗斗。一是“鲁王党”在明处找茬。二是同父异母的大姐全公主,又在暗地里使绊子。全公主觉得孙权过于宠爱王夫人(孙和生母),一直耿耿于怀。孙权生病,太子为老爸祈福,顺便到某个妃子的家里坐了坐,全公主立马告发太子不诚心。同时她又告诉孙权说,王夫人见您生病,不但不伤心,还面露笑容。一句诬告,孙权就信了。(到底女儿的爹的小情人啊,说什么就信什么!)最终,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7岁的孙亮做了太子。再后来孙亮被孙峻所废,孙休继位后又对孙綝杀伐,吴国在帝位的斗争中伤痕累累,白白消耗着自己的国力。

网络配图

孙权终于下决心废太子之前,还要看看大家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太子。孙和刚被软禁的时候,朝臣们的反对意见此起彼伏,特别是以朱据为代表那些武将,更是齐刷刷的站了出来提出了反对。但是孙权不去反思女儿的小报告是否正确,废孙和是否合适,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唯已故统帅陆逊马首是瞻,跟皇帝的意见倒相左,眼里没自己这个皇帝的这些文武群臣身上。(公众号:三国往事)结果,孙权将反对的文臣满门抄斩,尸体扔进长江天堑死不见尸;武将各杖打一百,发配大边疆地区。屠刀一举,在朝群臣再不敢说一句话。

网络配图

在为《三国志》做注的时候,裴松之评论道:“孙权横废无罪的儿子,是亡国的征兆。”孙权晚年曾打算复立孙和为太子,他老泪纵横地对陆抗说:“如果陆逊活着,我还愁什么!”(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呢?)看他为孙亮选的两个辅政大臣,就知道东吴有能力的大臣已经绝迹了:诸葛恪,非安邦定国之才;滕胤,循规蹈矩,智谋不足。此二人都不是辅政的料,很快东吴就引发内讧,诸葛恪、滕胤立即被杀,孙峻掌权。从此东吴国力日渐日衰,二十年后为晋所灭。孙权晚年如果没有这三大昏招,情况会怎样?以陆逊为首的“太子帮”辅佐孙和,吴国必定不会内乱;陆逊、陆抗父子,都是一代名将,对抗晋朝足足有余;朱据轻财好施、文武全才,此时文臣武将集集如云,国力必定蒸蒸日上。至于问鼎中原,九合诸侯,一统天下又何尝不可!然而,历史哪儿有那么多如果呢?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孙权身后不为人知的7位夫人:竟然也娶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第二个夫人是寡妇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东,和孙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主持这个婚事的,是孙权的妈妈吴太夫人。谢夫人死得早,

  • 孙权拼了血本抢下半个南郡,为何要转借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曹操仓皇北撤。孙权趁势进攻,和曹操在南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了抢夺南郡,东吴倾巢出动,打了一年终于从曹操手中抢下半个南郡。但孙权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夺下半个南郡后,却拱手让给了刘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备借荆州”事件。那么孙权为何要将辛辛苦苦打

  • 刘备未能一统三国,根本原因不是曹操孙权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病逝白帝城,终年62岁。刘备的生平一向以规复汉室为己任,生平险些都在流落在渡过,可以说刘备是带着很多的遗憾离世的。众所周知以前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给刘备拟定了金瓯完好的最高纲目,“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统辖好汉,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

  • 孙权为什么不杀刘备,还把荆州借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三国演义中写道,赤壁大战后,诸葛亮巧用计谋智取荆州,大气周瑜。后在东吴的责问下,又以刘琦的名义说先借着荆州,等刘琦死了就还。结果刘琦死后,依然耍无赖不还。网络配图其实,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赤壁大战后,东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虽然是联合抗曹,刘备只有几千人,将领三四个,大部分都是东吴的功劳,荆州地区当

  • 三国吴帝孙权晚年很昏聩?任用小人与魏国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

    东吴定都建业的时候,孙权已经48岁。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和众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喜欢疑神疑鬼。曾经雄视天下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怀都被浪花淘尽,渐渐走向昏聩。先从一桩不起眼的间谍案说起。一名间谍被任为高官230年的某天,孙权看到一封奏章,上面说:我放弃了魏国的荣华富贵来投奔陛下,到东吴也有些日子了,您却

  • 为什么孙权不顾别人劝阻把妹妹嫁给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

    在《三国演义》中,是周瑜以孙尚香为诱饵,伏击刘备,以成就大业。其实,历史上恰恰相反。周瑜是极力反对把孙尚香嫁给刘备的,而孙权才是执意招赘刘备的主谋。当时,孙权年纪不过是三十左右,而妹妹孙尚香更只有十八九岁。而刘备却已经年过五十。可以说,刘备和孙尚香完全不般配。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的妹妹推向火坑,完

  • 孙权为什么将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那为什么孙权会把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网络配图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正史上可不是周瑜的计谋,而是孙权甘心情愿所为。据陈寿《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是孙权见到刘备

  • 孙权明明可以干掉刘备,为什么还要联刘抗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

    熟读三国历史,赤壁战役前夕,曹操南征荆襄九郡,刘备手下兵力联合刘琦也不过1.5万兵马屯驻江夏,这个时候的孙权明明有机会可以干掉刘备,为什么还要联刘抗曹?关于这个问题,刘备的代言人诸葛亮出使东吴充分地展示了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诸葛亮初出茅庐职业生涯之中精彩的一笔。而孙权最后做出

  • 此人智谋远超周瑜为何被孙权瞧不起?最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庞统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环境下,群雄四起争夺地盘,但最终拼的都是资源和人才。尤其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当时混的不会很差。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常年生活在山里,但因为他的才华,刘备多次请他出山辅佐,所以可以看出,东汉末期群雄对人才是有多么的饥渴。但并非人人都这么幸运,比如今天讲的

  • 孙策为何把权力交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孙策

    古人权力的交接一般是子传父业,鲜有兄弟相及。一般来说,嫡子尚小由大臣辅佐等成年再移交。然而历史上有两个奇怪的案例便是直接传位给兄弟。其一是孙策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孙权。其二是赵匡胤死后太宗继位。后者疑云太多,且不去讨论。且看孙策到底为何要把权力交给孙权、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把儿子交给儿子孙韶为何不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