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跟哪个皇帝打天下最幸福?刘备只能排第五

跟哪个皇帝打天下最幸福?刘备只能排第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4/2/17 13:49:52

职场上选择老板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小白来说,跟一个什么样的老板意味着自己今后的平台有多大,而对于古人来说也是如此,历朝历代乱世之中总会出现那么几个枭雄,而对于政治场上的小白来说,选择跟谁打天下就显得非常重要,跟错了可能会一起被灭掉,跟对了等到功成名就了可能还是逃不了被灭掉的命运,例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人在开国之后无一例外都选择大杀功臣,搞的朝廷上下鸡飞狗跳,当然我国历史上还是有几位比较不错的开国皇帝的,人品好,对哥们也仁义,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如果我们生在古代,跟着哪个皇帝打天下最幸福呢?

网络配图

第五位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绝对是一个非常仁义的皇帝,不管你们怎么想,说他虚伪也好,假仁假义也好,但是从对待手下兄弟方面来说,这一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对诸葛亮始终客客气气,因此诸葛亮才感动的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问如果刘备真是一个伪君子,诸葛亮只会小心提防,会给刘备出死力吗?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的人品肯定是没问题的。另外对待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是很宽厚,当年张飞喝酒误事被敌军偷袭,自己匆匆忙忙跑回来见大哥,连刘备的老婆都给弄丢了,但是人家刘备一点没生气,只是说了一句: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样的帝王怎么会让人不钦佩呢?刘备称帝之后,对手下也是大加封赏,无论是西川旧臣还是自己手下的嫡系,刘备全部都没有亏待,正是因为刘备的仁义,所以才能在乱世之中称雄于世,从这一点来说,刘备的宽厚和仁义并非是虚伪,实实在在是一位难得的好领导。

第四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也是一位难得的贤明君主,虽然当年夺江山的手段非常不光彩,但是人家赵匡胤也没亏待后周宗室,甚至给后周宗室颁布了免死金牌,还在太庙中立下了一块牌子,不准对后周宗室加刑,也不准后世君王擅杀大臣,试问古代皇帝中,谁能做到如此厚待前朝宗室和手下兄弟的,也只有赵匡胤能够做到了,当然赵匡胤对武将的权力过大也有过忌惮,但是人家老赵的夺权手段非常的高明,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只要你们把权力交出来,朝廷保你们后世子孙永世富贵,养你们家儿孙养到死。后来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罗彦环等开国将军的结局都非常不错。

网络配图

第三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和他的老祖宗刘邦不一样,刘邦是个地痞无赖出身,打下了天下就怕别人夺他吃饭的家伙,所以逼得很多功臣纷纷造反,但是光武帝刘秀就不一样了,典型的贵族气度,对待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那是相当的好,不仅封了云台二十八将,而且在削减兵权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功勋们的面子,话说的非常委婉,而这些将军们也是些聪明人,所以纷纷告退,他们告退后,刘秀让他们养尊处优,极尽优待,避免了功臣干预朝政的事发生。

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开创了贞观盛世,从其采取的兼容并包的民族政策就可以看出此人胸怀博大,是一个非常仁厚的君主,当然仁厚只是对自己人仁厚,而对于政敌则是心狠手辣,当年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就是唐太宗纵容手下所为。虽然靠篡位当上的皇帝,但是却被后人广为赞颂,成了后世皇帝的楷模,对于功臣,唐太宗很是宽容,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当年为了帮助李建成还曾经建议杀掉唐太宗,但是后来魏征投靠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对魏征仍然信任有加,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的说:从此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对于其他功臣,李世民还专门造了凌烟阁,使他们死后能够常伴自己左右,可谓是给了臣下极大的荣耀。

网络配图

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虽然被后世称为暴君,但是他的功绩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第一次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诸侯争霸的乱局,为后世的文字、版图等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对臣下也非常的宽容,当年李信牛气哄哄的说自己要带二十万人灭掉楚国,但是却全军覆没,回来之后,秦始皇并没有杀他,而是屈尊去求老将王翦,给了王翦六十万兵马去攻打楚国,这等于是倾尽国力来帮助将军成就伟业,换作任何一个帝王都会对将领有所猜忌,但是秦始皇却雄才大略,放心大胆的任用王翦,最终一举灭掉了强大的楚国,另外秦始皇极力推崇军功制,甭管你是公子王孙还是平头百姓,都按军功说话,后世百姓见了王公贵族要下跪,在秦朝没有这一套,如果你想指望着老子吃饭,在秦朝是行不通的,老百姓立下军功,照样比公子王孙的地位高,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后世封建王朝中再也没有这种纯粹的思想了,导致贵族废物一大堆,天天吃喝玩乐,把王朝最后败坏了!所以当年你要是跟着秦始皇这位有个性,有脾气的领导,只要有能力,也会受到重用!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赵子龙并没有多大名气为何跟了刘备后天下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子龙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河南正定),那句有名的:“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也来于此。网络配图 正史对赵云的描述其实没有三国演义那么高,三国演义中赵云前期率义从跟随了白马将军公孙瓒,各种游戏里公孙瓒特色兵种“白马义从”也来于此。但赵云在公孙瓒门下时并没有多么出彩的时刻,反而在跟随刘备,长坂坡七进七出之后再也没有

  • 刘备帐下官职最高的人:竟然是个浪得虚名之徒!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说起刘备部下中官职最高的人,可能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或者关羽。其实不然。刘备帐下官职最高的,是许靖。许靖何许人也?他是汝南平舆人,与袁绍是同乡。汉代后期流行人物品评。许靖与其堂兄许劭,是当时最著名的评论家。网络配图 他们每月都会对天下人物品评一番,号称“月旦评”。被他们品评的人,很快就会名闻天下。曹

  • 刘备错过的三大名将能力出众 堪比他的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三国历史上,刘备可以说是最辛苦的一个了,白手起家,创建了蜀汉,不像孙权,是从父兄手中继承的基业,也不像曹丕,父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给他打造好了基础,其中,对刘备帮助最大的要数五虎上将了,但是你不知道的,刘备其实碰到了许多的武将,其能力丝毫不逊于五虎上将,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第一位当属于张辽了,三国

  • 千古奇冤:三国历史上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所以事实上刘备根本去东吴,更没有乐不思蜀了,说刘备乐不思蜀爱美人差点忘了江山,那可是千古奇冤呀。刘备东吴招

  • 刘备东征东吴是为关羽报仇?真实比这复杂的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一:大背景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大将关羽遭到曹操孙权两面夹击,兵败被杀。建安二十五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称魏帝,改年号为黄初元年。次年,蜀中传言汉献帝被害,四月刘备宣称继承大汉皇帝之位,改年号为章武元年。孙权没有称帝,但完全是事实上的第三方割据力量。传统意义上的东汉政权结束,进

  • 刘备真要把江山让给诸葛亮?不开玩笑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蜀汉章武三年(223)4月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可自取”一般理解为“你可以自己干”,也就是把蜀汉皇帝的位子让给诸葛亮。诸葛亮闻言涕泣不已,对刘备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于是成就了

  • 刘备比刘邦和刘秀差?换成刘备后不一定有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各自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刘邦是在秦末大乱的局势下崛起的。他之所以能够走南阳这一线,攻入关中,是因为秦军和诸侯联军的主战场在河北和山东,他并未遇到强敌,也没有遇到多少秦军主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顺利的。进入关中之后,按照楚怀王的约定,刘邦就应该当秦王。但是项羽认为他是抗秦和灭秦主力,不愿意被刘邦抢了秦国。

  • 揭秘:刘备为何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

  • 刘备陵墓之谜:刘备陵墓到底是真还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据说是三国英雄刘备的埋骨之处。武侯祠是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惠陵两部分组成。网络配图惠陵在武侯祠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据史料载,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遗体运回了成都安葬。两宋时有人提出质疑:刘备真的安葬在惠陵了吗?自古以来帝王

  • 刘备墓地之谜:刘备的墓地真的在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俗话说,名人身上是非多,“刘皇叔”即使死后,关于他的墓地也是颇多说法,莫衷一是。目前关于刘备墓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位于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 (刘备殿)西侧。网络配图据西晋著名历史学家、原蜀国旧吏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刘备)的遗体被人从奉节运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北宋熙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