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东征东吴是为关羽报仇?真实比这复杂的多

刘备东征东吴是为关羽报仇?真实比这复杂的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0 更新时间:2024/2/17 14:26:57

一:大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大将关羽遭到曹操孙权两面夹击,兵败被杀。建安二十五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称魏帝,改年号为黄初元年。次年,蜀中传言汉献帝被害,四月刘备宣称继承大汉皇帝之位,改年号为章武元年。孙权没有称帝,但完全是事实上的第三方割据力量。传统意义上的东汉政权结束,进入了正儿八经的三国时期。

这一年的七月,刘备说要替关羽报仇,大发兵马,向东进攻孙权。许多大臣都不以为然,以大将赵云为代表劝说:“大汉国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消灭了魏国,孙权自然归降。目前我汉军气势正盛,应该先攻打曹魏的关中,而不是去对付孙权。”刘备一概听不下,留诸葛亮守益州,亲率大军征吴。

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关羽失荆州被杀,最大的原因是孙权背盟偷袭了关羽的后方。刘备不会不愤怒。但决不能简单认为,因为怒火冲天而丧失理智,听不进所有的人的不同意见发兵攻打孙吴,他一定是有自己的思考和打算。

刘备的英雄本色是得到同时代智者的认同的。唯大英雄有真见识,这是历史上颠簸不破的真理。当时的大形势,曹魏依旧是三家中最为强大的,孙吴其次,蜀汉最弱。刘备一生的苦手曹操的死,让刘备大大松了一口气,来自北方的压力相对来说减小了不少。曹丕虽继承了曹魏的丰厚家底,但在刘备眼里,算不上是一个同一重量级的人物。刘备在托孤给诸葛亮时就说:“你的才能,胜曹丕十辈。”乘着曹魏的弱主在位,抓住时机打孙权一下,不失为一上计吧!

以蜀汉的实力,挑战强大的曹魏,要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蜀汉方,谁的心中都没数。但同样的实力,乘着道义上继承汉帝这一鼓舞士气的东风,去对付孙权,则有把握的多。如果能打败孙权,占据江南半个国,再回头来和曹魏决一雌雄,就是个很有可行性的计划。

网络配图

曹魏的高级谋士刘晔分析,刘备一定会出兵去打东吴。他说:“蜀国虽然地小力弱,但刘备的谋略从来是以尚武来示强。向所有的人炫耀一下我们的实力还是绰绰有余的,加上刘备和关羽,名为君臣,恩如父子。关羽战死,不兴兵为他雪恨,道义上说不过去。”这说明刘备对外用武,炫肌肉同时也为关羽报仇。而剑锋直指,还是那个要害,荆州。

二:荆州之重

荆州的战略地位在三国中是非常重要的。诸葛亮在出山时就指出“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是交通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地区,谁占领了荆州,谁就占据了战略主动权。曹孙刘三家为此地争破了头,是形势使然。

建安十三年,曹操进攻荆州,时任荆州牧的刘琮举州投降。接着曹操又在当阳大败刘备,打的刘备差点输掉所有本钱。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当是时也,曹操抚手,谓天下已定。”说的就是当时的形势。曹操已占有荆州,面临平定天下的大好时机。结果曹操操之过急,没有稳定荆州而匆忙兵临江东,被赤壁一把火烧了回来,天下三分形成。

荆襄九郡,赤壁之战后,曹操占据北部南阳、襄阳、南郡;孙权占东部江夏;刘备占据南部长沙、桂阳、零陵等。接着东吴周瑜经过近一年的苦战,攻占南郡,不料英年早逝。东吴鸽派鲁肃上马,劝得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驻马,共对曹操。至此,赤壁后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刘备集团,基本占据了荆州南部。出力大的孙吴集团,却没得到多少好处,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刘备攻取益州,孙权就来讨要荆州。刘备说等我得到凉州就还荆州。孙权大怒,这个老滑头,老赖!发兵打荆州,刘备也发兵应战。正值曹操攻打刘备的北大门汉中,刘备不敢两线开战,和孙权议和。双方以湘江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蜀,瓜分了荆州南部。刘备集团留下关羽守荆州这一部分。等到关羽势力大盛,北攻曹魏,逼的曹操差点迁都。东部的孙权也感觉到关羽逼人的气势,才不顾后果地联合敌人曹魏,袭击关羽后路。关羽败亡,长江以南的荆州地区全归东吴。

网络配图

三方的明争暗斗都是为了占据荆州这个要点。关羽强盛,曹孙两家俱感寒气。如今孙权拥有整个荆州,进一步窥视巴蜀就是容易的事情。益州的刘备不作出反应,将只有被动挨打的分了。

早在东吴鹰派代表周瑜为大都督时,他就劝孙权经荆州去攻取益州。益州的领导人刘璋的懦弱大家都知道,一帮虎狼人物,鹰一样的视野,都看上这块肥肉。刘备诸葛亮垄中对时就把益州视为自己的禁脔,是不许他人动筷子的。刘备一边劝孙权不要破坏抗曹同盟,说我和刘璋都姓刘,五百年前是一家,你真要打他,我就去做和尚!一边布置诸葛亮、关、张等谋臣猛将占据各重要关口,吴军过不去,不得不撤。最后益州还是被刘备收入囊中。荆州的地利是如此重要。所以刘备才拼尽全力,要夺回荆州。

三:刘备的性格

刘备最大的特点是“喜怒不形于色”,能忍常人不能忍。以关羽刮骨疗伤,依旧谈笑风生的硬汉本色,尚且死心塌地地跟随刘备,这个刘备的坚毅顽强,面对变故的不动声色,非凡俗我辈所能理解。他从二十来岁起兵打黄巾到四十好几还寄居荆州刘表屋檐下,期间吃亏受气何止百千,而不坠其青云之志,实是人中英雄。

网络配图

早年刘备拥有徐州,收容了无家可归的吕布,结果被吕布反咬一口,抢了他的徐州。刘备被袁术攻逼,进退失据情况下,利用吕布也怕袁术吞并的心理,反过来依附吕布。倒过来吕布收容了他。新三国演义剧中有个片断,刘备吕布讲和后,刘备率军去小沛。吕布、陈宫在城楼上看刘备率关张走出城门,面无表情,沉默不语,都被这个人的深沉震慑住了。这个演绎非常到位。这要有多大的心胸容得下这种耻辱呢!

刘备也曾短期依附过曹操,曹操和刘备是同一高级平台的人物,看出这个大耳朵的不凡。直接赞扬“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以曹操的猜忌,和雄视天下的气势,当时没有收拾刘备,只是形势不允许罢了。怕杀一人失天下人心。刘备虚与委蛇,最后居然全身而退,这个瞒天过海的本事,可以称是上上等人物。

刘备决定伐吴时,已六十挂零,老英雄有时不我待的迫切感。当年一起争霸天下的人物,袁绍、孙坚、曹操、刘表都已作古。像刘备这样意志坚强的人物,肯定有只争朝夕的想法。一旦下定决心要和孙权争荆州,见真章,就义无反顾地往前走。更何况当时东吴的名将周瑜、鲁肃、吕蒙都已去世,陆逊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碌碌余子,不足挂齿。打下荆州,应该还是有把握。

刘备和关羽名分上是君臣,恩若兄弟。自己的第一大将被同盟军偷袭战死,老刘备的一腔热血,欲喷薄而出。但是遇到大事,刘备心定的本事是很强大的,不会作出脑子发热的事。现在打出为关羽报仇的大旗,可以挡住许多不知我肺腑之人的多话,即解心头之恨,也可以实现收回荆州的大计,才是刘备的真实目的。

网络配图

只可惜毕竟是人,不是神,人算不如天算。资历浅、名声小的陆逊却是个深谋远虑的高级人才,是未来三国东吴的栋梁之才。夷陵一战,刘备大败,看着漫山遍野的士兵尸骸,羞愧愤怒,长叹道:“我居然被陆逊羞辱,真是天意啊!”

撤军到白帝城,刘备就得病了。没多久就去世。也看出争荆州报弟仇却失败的挫折对刘皇帝而言,是个多么大的打击。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刘备真要把江山让给诸葛亮?不开玩笑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

    蜀汉章武三年(223)4月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可自取”一般理解为“你可以自己干”,也就是把蜀汉皇帝的位子让给诸葛亮。诸葛亮闻言涕泣不已,对刘备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于是成就了

  • 刘备比刘邦和刘秀差?换成刘备后不一定有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各自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刘邦是在秦末大乱的局势下崛起的。他之所以能够走南阳这一线,攻入关中,是因为秦军和诸侯联军的主战场在河北和山东,他并未遇到强敌,也没有遇到多少秦军主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顺利的。进入关中之后,按照楚怀王的约定,刘邦就应该当秦王。但是项羽认为他是抗秦和灭秦主力,不愿意被刘邦抢了秦国。

  • 揭秘:刘备为何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

  • 刘备陵墓之谜:刘备陵墓到底是真还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据说是三国英雄刘备的埋骨之处。武侯祠是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惠陵两部分组成。网络配图惠陵在武侯祠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据史料载,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遗体运回了成都安葬。两宋时有人提出质疑:刘备真的安葬在惠陵了吗?自古以来帝王

  • 刘备墓地之谜:刘备的墓地真的在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俗话说,名人身上是非多,“刘皇叔”即使死后,关于他的墓地也是颇多说法,莫衷一是。目前关于刘备墓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位于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 (刘备殿)西侧。网络配图据西晋著名历史学家、原蜀国旧吏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刘备)的遗体被人从奉节运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北宋熙宁年间

  • 刘备有四个儿子为何让刘禅继位?答案让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的播出,让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三国。对于三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人喜欢曹操,有人喜欢孙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喜欢蜀国。对于蜀国的开创者刘备,人们除了对他仁义和能力的称赞以外,还对他最后让刘禅继位这件事表示不解。刘备有四个儿子,那为何会让刘禅继位?网络配图刘备一生有四个儿子:刘

  • 刘备为何不重用一代名将赵云 原因居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说起蜀汉五虎上将,常被提到的就是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这五人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放在任何时候都能成就一番事业。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刘备识人能力是极其强悍的,这点连诸葛亮也自叹不如。网络配图大家

  • 刘备称帝前的言论什么水平?十足的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

    之前孔明劝他称王:玄德大惊曰:“军师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议长策。”玄德曰:“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玄德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后来劝他称帝:汉中王览表,大惊曰:“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汉中王勃

  • 解读:刘备为何统一的梦失败会出现在两个兄弟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诸葛亮,张飞,

    说起刘备的一生,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到过徐州、小沛,见过皇帝,骗了个皇叔当,青梅煮酒时候被曹操认为是天下匹敌的英雄。刘备手下大将都是三国一流的角色,可是这么混混沌沌几十年,却是几乎每战必败,到头来一点成就都没有,竟然只能

  • 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刘备的?为何说刘备“爱才不惜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刘备,陈寿,三国志

    关于刘备的为人,实质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讨论。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