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腹背受敌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关羽腹背受敌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15 更新时间:2024/3/30 20:55:50

导读:看过《三国演义》后,大家总觉得关羽的死有点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去送死吗?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也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为何刘备要见死不救呢?

网络配图

为什么关羽必死

首先说说为什么关羽必死?这不妨从荀彧之死说起。

荀彧是最早跟随曹操的谋士,在曹操谋士中排名仅次于郭嘉,对曹操忠心耿耿,立下许多功劳,曹操对他非常尊重。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远远高于曹操,因此荀彧对于曹操的贡献还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给曹操带来的好处。

可是,荀彧这个人帮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汉室。到后来曹操封魏王加九锡,荀彧发现他有篡夺汉朝的野心,于是站出来反对曹操,结果曹操大怒,赐了一杯毒药,害死了荀彧。为什么先说荀彧?因为关羽和荀彧是一类人。

关羽这人,没事喜欢读《春秋》,讲大义。他追随刘备固然有兄弟义气的成分,但最根本的,还是希望能匡扶汉室,留名千古。

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关羽被曹操俘获后,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名义上是汉献帝所封,实际上是曹操封的。对于这个封号,关羽十分看重,毕竟这在名义上是汉朝所封,自己从此算是汉朝的官员了。

后来离开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就应该避免再提这个“汉寿亭侯”,以免刺激大哥刘备。因为在刘备眼里,这就是曹操封的。可是,关羽依然高调自称“汉寿亭侯”,大旗上绣着“汉寿亭侯关”。在他看来这是荣誉,可是大哥眼里这是曹操给的糖块。华容道关羽私放曹操后,其实刘备心中就有点凉了,看来这个老弟有点靠不住啊。

关羽为什么私放曹操?有意气的成分,可是还有更深的考虑:假如刘备杀了曹操,那么刘备很可能就会是下一个曹操。

诸葛亮料到了关羽会放曹操,因为他知道关羽的目标是匡扶汉室。为什么料到了还要让他守最后一关?因为他知道三足鼎立才是最好的结果。

魏蜀吴三家头痛

到刘备取了西川,诸葛亮法正等一班兄弟极力劝说刘备称帝,可刘备拒绝了,先自封了汉中王。为什么?因为关羽这时在荆州呢,自己要是称帝,等于是逼关羽投降曹操。可就是自封汉中王这件事,关羽心中也很不满:没经过汉献帝批准,这就是僭越啊。所以,刘备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不肯受命。

《三国演义》其实写得很是传神,当费诗带着刘备的任命书来到荆州的时候,关羽直截了当地问:“汉中王封我何爵?”语气中明显带着不满和不屑,因为他知道,作为王,刘备是没有资格封爵的。之后听说自己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大怒。关羽的反应很不正常啊,没感觉到吗?虽然最后关羽勉强接受了封号,其不满已经昭然若揭。费诗一定把关羽的反应原原本本告诉了刘备和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这时候很难做。让关羽进四川吧,那今后一定闹翻,关羽恐怕就是荀彧的下场,自己则落下过河拆桥的恶名;让关羽继续镇守荆州吧,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投降了曹操。怎么办呢?这时的孙权也很挠头,因为关羽占据荆州,随时可以顺流而下,攻打吴国。曹操也很头疼,因为荆州为战略要冲,随时能够北上中原,攻击许昌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就成了魏蜀吴三家共同头痛的一个人物了。但是,关羽本人也很头痛。跟着刘备干吧,那就是汉贼;投降曹操吧,恐怕也是汉贼;投降孙权吧,那也是汉贼。自立为王吧,那还是汉贼。怎么办呢?最不想当的就是汉贼,可是条条道路都写着汉贼两个大字。

网络配图

腹背受敌刘备不救

曹操想了个坏主意,派人去蹿嗦孙权出兵攻打荆州。孙权不是傻瓜,他也知道关羽不好对付,所以回信给曹操,建议还是曹操去打荆州。结果,曹操和孙权都不打,但是暗中都在做准备。说起来,诸葛亮最坏。他让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起兵取襄阳。关羽不是傻瓜,他知道起兵取襄阳就等于攻打曹操,而身后是孙权在虎视眈眈。问题是,前有曹操后有孙权的情况下,大哥刘备竟然没有派几个兄弟来撑场子。以一己之力对付曹操和孙权,行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假装有条件也要上。在北伐之前,关羽其实做好了两手准备。好的一手是一路顺利剿灭曹操,然后扶持汉室一统天下;坏的一手是战败而死。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汉贼,所以,关羽欣然北上。刘备、曹操、孙权其实都怀有同样的期望:关羽千万别取胜啊。关羽出兵取樊城,随后水淹三军,擒于禁庞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吓坏了,甚至准备迁都。可是司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吴三家都不希望关羽走得太远的情况下,他一定走不远。

孙权行动了,吕蒙白衣入荆州,袭取了荆州。试想,如果此前诸葛亮派赵云来守荆州,十个吕蒙来也是白给。前方,强弩之末的关羽终于被徐晃击败,于是退守麦城。这时,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将是谁?刘备的干儿子刘封。刘封竟然拒绝救关羽,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如果没有刘备或者诸葛亮的明示或者暗示,他敢不救关羽?就这样,正面曹操,背面孙权,再加上刘备不救,关羽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不败了。终于,关羽被吴国所擒。到了这个时候,关羽是决定要死的。最终被杀,也算是求仁得仁。

关羽之死“皆大欢喜”

关羽以死来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刘备曹操孙权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所以,关羽之死称得上是皆大欢喜,四方多赢。关羽死后不久曹操也去世,于是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

网络配图

关羽死后,刘备杀了刘封,算是做个姿态,而刘封无疑是作了替罪羊。但是很显然地刘备有些良心发现,深感对不住关羽,于是出兵吴国为关羽报仇。在关羽这件事上,刘备对诸葛亮恐怕有些不满,所以诸葛亮上表劝他不要伐吴的时候,刘备“掷表于地”断然拒绝,这样的事情在从前是没有过的。也正因为对诸葛亮不满,刘备伐吴竟然不带诸葛亮玩,明显的是不信任。

当然,一切历史都无从印证,只有利害关系历历在目。罗贯中则早已经看透了一切,该埋的伏笔都埋下了,只看我们能不能领悟。跟着刘备干吧,那就是汉贼;投降曹操吧,恐怕也是汉贼;投降孙权吧,那也是汉贼。自立为王吧,那还是汉贼。怎么办呢?最不想当的就是汉贼,可是条条道路都写着汉贼两个大字。

结论昭然若揭,答案就是诸葛亮谋杀了关羽,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帮凶。整个三国期间,他们共谋作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谋杀了关羽。也许正为如此,关羽比他们都要高尚,所以关羽成了圣人,而他们没有。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另有隐情?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顾茅庐

    导读:三国时期人才济济,诸葛亮在众多佼佼者中还不算是最厉害的一位,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可以有两种解释。网络配图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

  • 刘备信任诸葛亮?揭白帝城托孤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帝城托孤

    导读: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江山,在临终之际又将大权交与诸葛亮手中,希望他可以好好辅佐阿斗。这看似刘备对诸葛亮十分器重,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隐情。网络配图《三国志》作者陈寿评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和他

  • 马超投靠刘备, 本该激情燃烧, 一事却暴露真实处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超投靠刘备

    马超,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不仅本人骁勇善战,马岱、庞德等人都是一代虎将,虽在关中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但在西北地区影响力极大,手里还有一支人数不多但极为彪悍的西北铁骑。益州争夺战时期,正是因为马超的及时出现,刘璋才惊慌失措。马超参战后不到十天,刘璋便打开城门主动投降了。对于马超的归顺,刘备非常重视

  • 刘备为何两次拒绝做州牧?不愿意做还是不能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刘备是个有本事的人,少有大志,小时候在楼桑村居住,因为大桑树枝干茂盛,远远望去,好像车盖一样,刘备经常让小伙伴叩拜自己,说自己今后可能当天子。他的叔父拉住他,说那句话有掉头之罪。网络配图可见刘备自小就想当天子,不过刘备因为根基浅,和关羽张飞一起闹革命,曾经受到社会的挤压。黄巾军造反,刘备和关羽张飞等

  • 刘备打天下 依赖了“皇叔”这个名分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

    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史有明载。但一来这身份没那么稀罕,谈不到信不信。二来这身份过于不稀罕,所以刘备成事,也没怎么依赖这个名分。别信《三国演义》里编的。网络配图《三国演义》里,汉献帝亲自认了皇叔,于是人人都叫刘备做刘皇叔。可是整本《三国志》,没有皇叔二字。更没有提到认皇叔这个事。只能说,刘备是无数汉室

  • 揭秘曹操为什么无法收降刘备的部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曹操为何无法收降?网络配图其一,刘备他们有理想。刘备虽然人马少,但是有理想。自从和关羽张飞在一起闹革命,就把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 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子女各自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子女,我们更熟悉的是刘禅、关兴、张苞三人。除了这三人之外,关于他们的女儿的消息我们并不十分了解,那么历史上这三兄弟各自女儿的命运是什么呢?网络配图1、刘备之女。关于刘备女儿的信息,历史记载上给出的记载很少,只有《三国志》中有过一句简单的记载。那是在曹操、刘备新野之战后,刘备

  • 刘备为何要等到黄巾起义爆发才有机会为国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初登场,是在涿县榜文前,据说那时的幽州太守刘焉听说黄巾军即将杀入本州,这便把校尉邹靖叫过来商议,结果便是出榜招募义兵。但这里其实有点问题,首先是官名不对,州的长官是刺史或者牧,而不是太守。其次这人也对不上,刘焉是比刘备靠谱得多的汉朝宗室,他曾做过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刺史,也做过南阳

  • 抢了刘璋地盘的刘备为何连刘璋的嫂子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

    首先先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刘备入蜀称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后来称帝后的皇后是谁吗?这个蜀汉第一位皇后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国马云糜竺的糜夫人,当然也不会是完全是因为政治才嫁给刘备的孙夫人。这个皇后叫穆皇后,我们只知道她叫吴氏,什么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下文还是直接称

  • 三国张鲁为什么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鲁

    张鲁,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一带军阀,占据汉中长达三十多年,后来投降于曹操。他曾说过:“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是什么致使他说出这样的话?他曾经是雄踞汉中的一带军阀,手下有不少能人志士,有哪些人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建安二十年,曹操开始征讨汉中的张鲁,张鲁兵败后听取了阎圃的建议先逃到巴中,后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