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抢了刘璋地盘的刘备为何连刘璋的嫂子也不放过?

抢了刘璋地盘的刘备为何连刘璋的嫂子也不放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3/30 20:55:17

首先先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刘备入蜀称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后来称帝后的皇后是谁吗?

这个蜀汉第一位皇后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国马云糜竺的糜夫人,当然也不会是完全是因为政治才嫁给刘备的孙夫人。

这个皇后叫穆皇后,我们只知道她叫吴氏,什么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下文还是直接称呼她为吴皇后吧。

这位吴皇后可不简单,虽然她的名声没甘糜二夫人,和大家熟悉的孙尚香(《三国志》中孙夫人的真实姓名没有记载,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提到孙坚之女名曰孙仁,京剧折子戏《龙凤呈祥》名曰孙尚香)那么响亮,可她却一点都不简单,再没嫁给刘备之前就不简单。

网络配图

吴皇后有个哥哥叫吴懿,吴氏兄妹的父亲和刘璋的父亲刘焉关系很好,所以吴氏兄妹便跟着刘焉来到了蜀地,后来还做了刘璋手下的中郎将。

吴皇后的第一个老公叫刘瑁,两人在一起十五六年左右,然后刘瑁就死了,吴皇后就开始守寡。

而吴皇后能嫁给刘瑁并不是因为她和刘瑁青梅竹马或者自由恋爱,也不是吴皇后貌美如花人见人爱,而是有人迷信说她是大富大贵之相,刘焉这个一直想称帝的汉室宗亲,便要求刘瑁娶了吴皇后。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刘备从刘璋手里抢走了刘璋的地盘,后来还要抢走刘璋的嫂子,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曹操可曾因抢了张绣的婶婶而致张绣再反,失去了猛将典韦和爱子曹昂。

莫非刘备也是人老心不老,为了个漂亮寡妇,就不顾个人名声了?

显然不是的,入蜀后的刘备都五十多了,再那个年代都算高寿了,咱们五十多还得想着退休还得延迟时间。五十多岁得高寿之才刘备,自然对女色不会有太多的兴趣,他娶吴皇后,完全是因为政治利用上的关系。

网络配图

首先刘备也是有狼子野心的主,他肯定听说了吴皇后是大贵之人,她的男人是能做皇帝的,而刘备显然就不是一个甘为臣下的主。

其次呢,刘备当时不得不娶吴皇后。

首先刘备选择吴氏做夫人是政治和军事形势的需要。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

年),刘备攻取益州刘璋投降,刘备在益州尚且立足未稳,但是形势逼人东有孙权虎视眈眈,不断的派鲁肃讨要荆州,而且在第二年孙权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情况下,悍然派大将吕蒙攻打荆州,长沙郡和桂阳郡全部投降东吴,只有零陵郡还在抵抗,刘备听说后急忙从益州赶回湖北公安,准备派关羽攻打吕蒙,收复失地。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却祸不单行,因为曹操借孙刘联盟破裂的天赐良机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如果汉中有失,将会直接导致益州门户大开,曹军可以长驱直入,益州也就围在旦夕。益州一旦丢失,刘备就玩完了,刘备一旦玩完,曹操大军在益州顺长江东下必定势如破竹,孙权势必独木难支。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和刘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迅速妥协达成了和解协议,结果是以湘水位界,湘水以东归孙权,以西归刘备,然后刘备火速赶回益州准备抵抗曹操的大军,碰巧曹操没有听取谋士刘烨的意见继续乘胜进攻益州,否则后果还真是难以逆料。在这种严峻的军事政治形势压迫下刘备迫切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可是刘备却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刘备自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入蜀以来,连续三年战争不断,才终于拿下益州,益州百姓经过三年的战乱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可是孙权和曹操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能咬紧牙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各个阶层的所有力量,方能度过难关。

网络配图

其次刘备刚刚夺取益州,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各个阶层成分复杂。

其第一梯队自然是以刘备为核心,以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糜竺等最早多年跟随刘备出生入死的死党,至于荆州的诸葛亮和马良,也可以勉强算是核心人物,能从广义上说是荆州帮吧;

而刘备入蜀如果没有法正张松等原来刘璋的老部下帮忙,恐怕很难夺取益州。所以刘备必须笼络以法正为代表的董和、黄权、李严、吴壹、费观等益州帮的强大政治势力。甚至就连原来刘璋所排挤打击的刘巴等势力,也都得到了刘备的重用。而吴壹的妹妹吴氏作为原来刘焉的儿媳妇自然和当年刘璋所重用的势力集团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况且吴氏的父亲本来就和刘璋的父亲有旧交。

所以当群下劝刘备娶吴氏为夫人的时候,刘备虽然有些疑虑,可是在最终法正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他立马决定娶吴氏为夫人,因为他明白,法正实际上的弦外之音,那就是:“如果老板您不娶吴氏为夫人的话,以我法正为首的益州帮是不会答应的,因为只有您娶了吴夫人为妻,我们益州帮在您的身边才算是拥有了我们自己的政治代言人,我们才能得到您的信任,您也才能得到我们的衷心拥护,否则我们怎么能和你的铁哥们荆州帮的关羽和张飞他们相比呢?况且老板您既然连我的前老板您的远方本家刘璋的公司都收购了,那么刘璋的兄弟媳妇您为什么就不能笑纳呢?其实您就算这么做了,比起重耳娶了他亲侄子的媳妇,您也不算太过分。

您要是不同意的话,我法正本人本来就不受刘璋的赏识,这您是知道的,要不然我也不可能跳槽到您的公司干,至于我的那帮弟兄们会不会跳槽到曹操的公司或者孙权的公司干,出卖我们公司的利益,我可是不能保证的。

网络配图

我这可是完全为我们公司和老板您的整体利益来通盘考虑的,按说这个事情是您自己的婚姻大事,我本来不应该插嘴,事情不大。老板您自己看着办吧!”在这种情况下,对形势洞若观火而又雄才大略能屈能伸的刘备,怎么可能不作出令法正满意的决定呢?

再次刘备攻取益州时已经五十四岁左右了,就算身体再好,也不可能对女色有太大的欲望,要说嫌弃吴氏是寡妇,也不可能,因为他的老对手曹操还就专门喜欢寡妇,因此刘备也绝对不会担心曹操会展开舆论攻势借此机会贬低他长期以来保持的良好政治形象。

其实说到底,政治家的婚姻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国家和百姓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政治家本人也无可奈何。这是作为政治家必须付出的代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政治家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自己的女人的话,多半不会有好的结果,喜欢妹喜的夏、喜欢妲己的纣王、喜欢褒姒周幽王、喜欢西施夫差、喜欢赵飞燕和赵合德的汉成帝、喜欢冯小怜的那个混蛋皇帝、喜欢杨贵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喜欢花蕊夫人的孟昶,等等实在是不胜枚举。

除非政治利益和个人爱好合二为一发生竞合,比如李渊与窦皇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杨坚与独孤皇后、蒋介石与宋美龄等等,可是历史上这样幸运的政治领袖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说刘备之所以愿意娶吴皇后,完全是因为个人需要而已,为了巩固他江山而已,并不是贪图美色。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张鲁为什么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鲁

    张鲁,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一带军阀,占据汉中长达三十多年,后来投降于曹操。他曾说过:“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是什么致使他说出这样的话?他曾经是雄踞汉中的一带军阀,手下有不少能人志士,有哪些人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建安二十年,曹操开始征讨汉中的张鲁,张鲁兵败后听取了阎圃的建议先逃到巴中,后来刘备

  • 揭秘:曹操和刘备为什么都要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看"三英战吕布",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再加上刘备,对他也是奈何不得,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说,这样一位大英雄,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人常说,读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

  • 探秘:三国历史上刘备东征为何败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化悲愤为力量的意思,是把悲愤的情绪,转化成为正义的力量。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曹操大举南下,造成赤壁之战,刘备才有机会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刘表去世,刘备便以堂叔的身份,辅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仍然表奏刘琦为荆州牧。就不会产生“借”荆州这种悬案,省却了许多无谓的争执。后来刘备自领益州牧,也应该居于

  • 揭秘三国史中刘备与诸葛亮真实关系 并非是铁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

  • 刘备为什么不让勇猛忠诚赵云去留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这个问题很多三国迷都有疑问,赵云与关羽一样勇猛忠诚,而且又谨慎小心。为什么一定要关羽守来镇守荆州而不是赵云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兵力来守卫荆州,但是荆州这个地方又是四战之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随时两只狼就眼馋要来咬上一口

  • 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刘备却败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

    与虽然相隔了400多年,但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统一中国,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最终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刘邦何许人也?不说大家都知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作为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刘备;身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之一,刘备的名

  • 揭秘:刘备为什么被众人称之为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导读:曹操被称之为奸雄,而刘备被称之为枭雄。这二人的称谓,在《三国演义》里面众人皆知。奸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是奸诈、狡猾的意思。而这个枭字又作何解释呢?小编认为,枭字具有盛气凌人的霸气,且兼有雄心壮志,这也是枭雄与奸雄的区别。那么这个枭雄的枭字,在刘备身上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网络配图在白帝城托孤一事

  • 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徽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朝野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若没有伯乐的慧眼发现,再有能耐的千里马也会难免郁郁终老于普通的马厩之下,没有机会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施展自己风驰电掣的突出才能。网络配图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这位伯乐慧眼独

  • 吕布深受部下爱戴 被曹操所杀全因刘备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

    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网络配图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

  • 揭秘刘备为何要冒充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三国志》中有一个情节值得琢磨: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此情节一眼即可看出是陈寿杜撰的。刘子敬的担心确在情理之中,因为平常百姓乘“羽葆盖车”属于谋反大罪,是要被灭门的,然而一个懵懂小儿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的。陈寿的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