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张鲁为什么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

三国张鲁为什么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4/2/27 23:43:35

张鲁,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一带军阀,占据汉中长达三十多年,后来投降于曹操。他曾说过:“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是什么致使他说出这样的话?他曾经是雄踞汉中的一带军阀,手下有不少能人志士,有哪些人呢,最后结局又是怎样?

建安二十年,曹操开始征讨汉中的张鲁,张鲁兵败后听取了阎圃的建议先逃到巴中,后来刘备派人去请张鲁去蜀国,但是张鲁拒绝了,他说:“我宁愿做曹操的奴仆,也不想去蜀国做刘备的客人。”这是为什么?刘备以礼待之,张鲁不去,反而要去曹操那?

先从两人的气度上来讲,刘备比起曹操,曹操的气度更大,特别是对于他这种投降的人。曹操对杀他儿子的张绣,他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对他还不错,张绣最后是病死的。而刘备呢,刘备对孟达,在关羽死后他怀疑孟达,致使后来孟达叛变。再者,曹操的军事实力要比刘备强上许多,刘备几次获胜基本不是完完全全靠战胜,而是打持久战,消耗敌方的物资而取胜。

张鲁的手下有哪些

张鲁是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占据汉中长达三十多年,后来投降曹操封侯。既然是一方的军阀手下也是出过不少的能人,主要是有阎圃,杨柏,庞德马超,杨松等人。

阎圃,是张鲁名下的一位谋臣,他在张鲁戎马生活中为他出谋划策,建安二十年,曹操讨伐汉中,张鲁失败了,想要向曹操投降,但是阎圃建议他不要这么早投降,现在投降讨不了多少功劳,还是先去巴蜀之地依附他人,然后再归顺,这样一来功劳一定不少。张鲁听从他的意见,后来投降后,果不其然曹操封他为镇南将军,将他封侯。后来阎圃也被封为列侯,最后因病去世。杨任,是张鲁旗下的一名武将,当曹操征讨汉中的时候,他率领众军迎战,是曹操大军受到大挫,但是后来受到杨昂的连累,失败了,他也立状说不杀了曹操绝不回来,的确他在作战中毫不退缩,但是最后战死与曹操手下夏侯渊刀下。

张鲁,曾是占据汉中的一带军阀,手下有不少的能人志士,他曾说过:“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他最后虽然投降于曹操,但从后来的结果来看,他的选择还是正确的,曾经张鲁的将士曾说为了保卫汉中,不取曹操性命绝对不会回来,但是最后张鲁却投降了曹操,不知他心里是否有些许愧疚呢?

标签: 张鲁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和刘备为什么都要杀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看"三英战吕布",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再加上刘备,对他也是奈何不得,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说,这样一位大英雄,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人常说,读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

  • 探秘:三国历史上刘备东征为何败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化悲愤为力量的意思,是把悲愤的情绪,转化成为正义的力量。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地盘,曹操大举南下,造成赤壁之战,刘备才有机会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刘表去世,刘备便以堂叔的身份,辅助刘表的大儿子刘琦,仍然表奏刘琦为荆州牧。就不会产生“借”荆州这种悬案,省却了许多无谓的争执。后来刘备自领益州牧,也应该居于

  • 揭秘三国史中刘备与诸葛亮真实关系 并非是铁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

  • 刘备为什么不让勇猛忠诚赵云去留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

    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守荆州?这个问题很多三国迷都有疑问,赵云与关羽一样勇猛忠诚,而且又谨慎小心。为什么一定要关羽守来镇守荆州而不是赵云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赵云没威信”刘备率大军去打益州,只能留下很少的兵力来守卫荆州,但是荆州这个地方又是四战之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随时两只狼就眼馋要来咬上一口

  • 为何刘邦能一统天下而刘备却败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

    与虽然相隔了400多年,但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统一中国,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最终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刘邦何许人也?不说大家都知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作为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刘备;身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之一,刘备的名

  • 揭秘:刘备为什么被众人称之为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导读:曹操被称之为奸雄,而刘备被称之为枭雄。这二人的称谓,在《三国演义》里面众人皆知。奸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是奸诈、狡猾的意思。而这个枭字又作何解释呢?小编认为,枭字具有盛气凌人的霸气,且兼有雄心壮志,这也是枭雄与奸雄的区别。那么这个枭雄的枭字,在刘备身上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网络配图在白帝城托孤一事

  • 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徽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朝野上下可谓人才济济。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若没有伯乐的慧眼发现,再有能耐的千里马也会难免郁郁终老于普通的马厩之下,没有机会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施展自己风驰电掣的突出才能。网络配图那么,谁是三国第一伯乐?司马徽也,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史称其“一生清雅,善知人”。这位伯乐慧眼独

  • 吕布深受部下爱戴 被曹操所杀全因刘备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

    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网络配图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

  • 揭秘刘备为何要冒充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三国志》中有一个情节值得琢磨: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日:“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此情节一眼即可看出是陈寿杜撰的。刘子敬的担心确在情理之中,因为平常百姓乘“羽葆盖车”属于谋反大罪,是要被灭门的,然而一个懵懂小儿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的。陈寿的杜撰

  • 刘备的儿子为什么不如曹操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做囚徒。曹操的女人比较多,所以儿子生下一大堆,据说有二十五位。捡骨干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