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教子家风:刘备教子女与曹操相比很差吗?

曹操教子家风:刘备教子女与曹操相比很差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44 更新时间:2024/2/17 8:39:40

奸雄曹操是个名人,历史上争议较大,“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了得,其子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

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在他的心目中,孙权是孩子们的榜样,史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一说。因为孙权属于“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大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这是个让他又恨又敬的豪杰。而刘景升的儿子刘琮这个“官二代”就差远了。想当年,他曹某人挥戈南下,还没打到荆州呢,那小子就率众投降,把老子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相送。这样不忠不孝没骨气的人,在他曹某人的眼中与猪狗无异。

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曹操当然也玩特权,整合最优的教育资源,为儿子选择最好的老师,良师才能出高徒嘛。选择什么样的老师呢?曹操的标准是德行堂堂正正、“深明法度,就像邢颙他们那样”的人。邢颙,先被曹操点名去辅佐他相当看好的曹植,但是曹植才高气傲,“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不爱听邢颙唠叨,两人比较疏远。

网络配图

曹丕做了太子后,邢颙又被曹操选派当了曹丕的老师。除了邢颙,曹操还派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国之重宝”的邴原和他本人很敬重的张范去辅佐曹丕,曹操很客气地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不成材,怕他难走正路,想请你们去匡正劝勉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曹操深谙其道。一次,曹操让曹彰领兵出征,临行前,他告诫曹彰:“居家为父子,受事则为君臣,待人处事须遵王法,尔其戒之!”言下之意就是你即使为将在外,一切也要按规矩来,否则,别怪我不讲父子情分。

为了激励孩子发愤学习,他曾颁布《诸儿令》搞竞争:“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曹操的家教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刘备、诸葛亮在教育子女上与曹操相比会很差吗?

先排除诸葛亮,诸葛亮死时候瞻8岁,况且这8年诸葛亮一直在忙北伐大业,除了戒子书没看到过诸葛亮怎么教育儿子,为什么会扯上诸葛亮。再补充一句,诸葛乔是过继的,教育的好不好主要还是看诸葛瑾了。

说一下曹操和刘备的差距。

不同意阿斗很牛逼的论段,他是否有实力还得史实说话,我说汉献帝也很牛,只是生不逢时环境压抑,这没根据。其次,即便他处理某些事时的确明智,但要看,他的比较对象是曹丕。曹丕8岁弓马娴熟,如果要讲曹丕事迹拉开说估计半天也讲不完。

曹操和刘备教育儿子的家风差距拉开的原因三点

首先,曹操25个儿子,正室所出就5个(算丁夫人扶养的曹昂),刘备有记载的不超过5个,这个差距如何弥补?人家分母大,选择机会多不是吗?曹操如果就生5个儿子,我们就看不到曹冲这种奇才了好么。同样,刘备一直生,或许哪天就对路了出个曹丕那样的。

其次,立嗣观念问题,刘禅当世子基本上很早板上钉钉。曹操拖啊拖,他都是魏王了还没有立谁的意思,这说明什么?曹家竞争机制还是不错的。

最后,才是最主观教育方式,曹操讲究会文的学武,会武的学文。劈刀令之类的还是有记载的。

还是曹操最聪明,你们拼命成长,长好了老夫挑人上人,这是一种更宏观的教育方式。

网络配图

关于刘禅这人,推荐刘禅到底是个傻瓜还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沃金大大的回答,吾辈就不班门弄斧了。至于诸葛瞻,我觉得除了忠义可以拿出来说说就真的没啥可说了。我就忍不住想起了三国志10里的设定,要是父母五维比较逆天,生出来的孩子有很大概率就是……

再讲讲我们曹总,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冲,个个都很牛逼的好伐?而且有人能文,有人善武,还有我们阿丕这样文武双全的主。家庭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感谢

@张洪滨 在评论中提到的母亲的影响,我非常认同,在这里补充一点内容。

曹总这些孩子里,最耀眼的几个无疑是丕彰植三兄弟了,而他们三人的母亲正是武宣卞太后,这是三国历史上很有意思的一位女性。本为倡家,二十岁时被曹总纳为妾,丁夫人甩掉曹总以后被立为正室。卞夫人的出身很不好,最后竟然做到正室,不用说绝对是智商情商一流!卞夫人情商之高举一个小栗子,曹总得到一些珍宝,让卞夫人选一个,卞夫人选了个中等货色的,曹总问她为何,她便说:“选最好的是贪婪,选最差的是虚伪,所以选一个中等的。”

还有一个卞夫人辞贺的故事在这里说一下。阿丕被定为太子后,有人就来祝贺,并提议卞夫人拿出些东西赏赐大家,卞夫人却说:“魏王只因丕儿年长,所以立他为继承人。我只应以庆幸免去了教导无方的过失罢了,又有什么理由要重重赏赐别人呢!”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夸奖卞夫人“怒不变容,喜不失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也有提到类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个人对于这一点真的是非常佩服,可以说是人生观的终极目标。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卞夫人这个情商,你们感受一下。在这一点上阿丕绝对得到真传,参见丕本纪:“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陈寿大大,你这真的不是在黑我家阿丕?!)

母亲讲完了,下面喜闻乐见地讲一下阿丕的父亲,鉴于之前看过一篇写的很好,兮嘉就懒得自己码字啦,大家随意看看,感受一下…

曹操现在主要的头衔基本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我看还漏了重要的一个,教育家。曹操在对曹家孩纸的教育上,在一个乱世里面甚至比以后治世的帝王之家要更加的细心和尽心。说曹操怎么教曹二的。

曹二自己的《典论自叙》里面说“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五岁开始拉弓射箭,过了一年,曹丕说他六岁而知射。等到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在马上骑射了,运动中打靶比打运动靶难多了吧。曹二的单人作战能力有三个例子,一个是自个儿向荀彧吹的:

网络配图

还是自叙: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苟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将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夫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每发必中也没什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要能疾驰中快手连珠,趴在马上,躺在马背上,各种千钧一发之下射中靶心,下次我表演给令君看,得瑟你就!)

实战的例子就是打宛城的那次,死了哥跟典韦的,他这十岁的小盆友骑着马颠颠儿的跑回来了(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更囧的是用甘蔗跟邓展打架:

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固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芋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

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剿,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夫事不可自谓己长。

(先是听邓展讲剑术啊,击剑的八卦啥的,曹二一边啃甘蔗一边一脸花痴样儿的听着,然后手痒说,要不咱俩练练?于是邓展就跟这娃儿摆开排场打起来了,居然被这小得瑟用手上还没吃干净的甘蔗三次打中手臂,曹二这囧娃又得瑟,还介绍经验为毛我只打手不打脸呢?BLA了半天,邓展心里不爽啊,嚷嚷要再来一次,然后曹二使诈,命门大开,引诱(喂!)邓展深入,结果一甘蔗敲人脑门儿上……)

在这年曹二童鞋还“能属文,有逸才,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谜:并非真心让位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导读: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可以取而代之。刘禅其实当时并不在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实际上并不那么浓厚,至少没有了去抱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刘备在托孤现场的言行就完全是针对诸葛亮和李严赵云等人的,充满了政

  • 刘备是如何让智谋诸葛亮绑为其卖命一辈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诸葛亮在离开隆中追随刘备时,曾再三告诫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园,他将来还要回来。而多年以后,当他位极人臣,身为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时,他在给后主的奏章中又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

  • 揭秘刘备从草根变成一方霸主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

  • 解密:关羽失荆州让刘备损失了哪四位重要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寄人篱下、辗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徒具英雄的声名却不能用武,空有复兴汉室的志向而不得伸张。之所以会这样,在于没有人才辅佐。诸葛亮出山后,不但帮助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还使他获得荆襄士族的大力支持。至此,刘备终于有了三分天下的本钱,有了中兴汉朝的基础。网络配图不过,刘备集团里却有一个异数,这

  • 巅峰对决:三国中曹操和刘备哪一个更值得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在三国时期,每个英雄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备和曹操就好像是两个人格的对立。曹操被人们称为枭雄,其文采和军事才能被后人所认可。而刘备凭借仁德之心广纳人才,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二人谁更值得后人推崇呢?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让刘备讲讲天下英雄是谁?在刘备罗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时,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

  • 此人背叛刘备投靠曹操 临别时还发明了个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词可以形容关羽,也可以形容徐庶,不过徐庶这个情节是在《三国演义》里虚构出来的,小说中说道徐庶进入曹操阵营之后,不献一计直到死,这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真正的历史上徐庶跟刘备、曹操之间关系比小说中还要复杂得多。网络配图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刘备得到徐庶后,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抓过来,

  • 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是阴谋还是真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白帝城托孤一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这简简单

  • 揭秘益州牧刘璋为何主动邀请白眼狼的刘备入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璋

    刘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刘备的入侵。而刘备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川中,恰恰是刘璋自己发出的邀请。赤壁战前,曹操已经消灭了盘踞北方四州的袁绍,三分天下有其二。网络配图当时的曹操踌躇满志,满以为只要自己出兵江南,定可以一统天下。远在益州的刘璋,对益州的前途深感担忧,于是派遣使者张松前往邺城探听曹操的口风,看能不

  • 都说刘备爱哭:其实曹操竟比刘备更爱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想必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三国中有两个人物最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刘备,一个是曹操,为什么呢?因为这刘备遇到什么事情就只爱哭,而曹操遇到什么事情就爱笑,而且是大笑!但是在历史上有7次曹操哭的竟然比刘备还惨,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七哭爱子冲。网络配图

  • 张飞遇刺背后的真正元凶:是被刘备算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

    此前,我们只晓得勇士李逵是被哥哥宋江用毒酒害死,谁知猛将张飞也遭到了刘备的算计。世上的大哥啊,为何都如此不厚道!可没有了甘当“三姓兄奴”的愚弟,谁还会对你赤胆忠心,谁还会把你的巧言当真,谁还会在乎你那几两几斤?本文论证《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