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手稿出土:三国名将赵云竟被说成是女儿身?

刘备手稿出土:三国名将赵云竟被说成是女儿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3/12/6 3:19:29

一九九九年三月,中央政府的一支考古队伍将刘备墓出土,发现了一大批东汉未年的文物。当中最叫人咋舌的, 是发现了汉先主刘备的手稿, 揭开了二千年来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国名将赵云,竟然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而且与刘备有着不只是君臣的关系手稿中刘备多次提到与诸葛亮讨论赵云的名份问题。 可惜因为内部政策关系,官方只公开了部分的手稿内容,且不多提到关键内容。

可是有学者就本身三国广为人知的故事作出分析, 提出多点指出本身赵云的性别也是有迹可寻的,且看以下分析。

一、赵云廿十岁出头便跟着刘备,从界桥到长阪坡的时候十八年, 后来还跟着刘备、诸葛亮几次出访东吴,但照样年轻貌美,面孔白晰, 不象别的那些男人,胡子拉碴的。

二、长阪坡一战,刘备自己也把妻儿老小都丢了,自个儿逃命。 反倒是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把小阿斗救了出来, 这不是女人的母性是什?而且恶战当中,小阿斗不但不哭,反而睡得香甜, 试问哪个大男人有这样的本事?

三,赵云救出了小阿斗,回到刘备阵?。 刘备居然说出“小娃儿险折吾大将!”的说话, 再扔低自己的孩子?调赵云的重要性。 这分明是刘备无法用言语表?赵云对自己所奉献的感激, 只好扔阿斗表示赵云的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

四,赵云本身跟从公孙瓒,在北海救孔融一役中与刘备懈逅, 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说法,刘备与赵云临别时“执云之手依依不舍”。 男人见到男人,顶多是识英雄重英雄,互相尊重,何来依依不舍? 可见赵云是一个清丽脱俗的美女。

五,赵云不愿意结婚,赵范要把守寡的嫂子介绍给赵云。 按照常理,赵云不愿意也就算了,但他竟然和和赵范翻脸, 逼得赵范再次反对刘备。 一个男人为甚么会对娶一个女子那么厌恶?这一点也是十分可疑的。

六、赵云是女扮男装,刘备、诸葛亮肯定是知道的, 所以刘备安排赵云保护家小,换了别人,关羽憋得红着脸, 既不忍心也不放心, 张飞又是粗人,不够细心,别的人就更信不过了。

七、赵云本领高强,对刘备这忠心耿耿,刘备、诸葛亮却一直不肯重用赵云, 极少给予赵云独领三军的机会。赵云从未试过当一城太守, 每次也只是跟随刘备当私人保镳。 如果说门第之见,那关、张不也是出身低微?如果说是不信任, 那也不会把一家老小的性命托付给赵云; 如果说不知道他的胆略,刘备自己不也说过“子龙一身都是胆”。 一个一身都是胆的武将为其么会不被重用?原因很简单, 就是刘备不太愿意自己的女人冒太多的险。

八、曹操在长阪坡为什下令不准放箭,只要活捉赵云? 如果说爱惜人才,文的如审配陈宫,武的有良、文丑,还有活捉的吕布, 他都照杀可也,毫不在乎,为什这在乎赵云? 只要想想曹操是个花心的老色鬼,就该知道答案了。 曹操怎会知道这个秘密呢? 最大的可能该是徐庶告诉他的。

九,刘备在策封五虎将时,关羽曾大发雷霆,表示不与黄忠等老将为伍。 可是关羽在效力曹操时曾谦虚地说自己不如张飞勇猛,试问一个如此谦虚的人为甚么会为与老将为伍发怒? 可见事实的真相是关羽根本不是为与老将为伍发怒,而是为与女子为伍而发怒。

十、正因为赵云是女扮男装,又长期跟随刘备, 所以和刘备的几个夫人也有恩恩怨怨。麋夫人跳井自杀,只是赵云一面之词, 死无对证,难保这不是争风吃醋,趁乱加害的一起谋杀。

十一、赵云和刘备的特殊关系,使他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跨江截阿斗,赵云作为一个武将,却能管刘备的家事,还能对孙夫人拔剑相向, 差一点把孙夫人逼得跳江,连张飞这个结义的大老粗都觉得过分了, 赵云却做得出,这完全由赵云在刘家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十一、刘备去东吴娶亲,带着赵云去,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 过去的密信有蜡丸,或者象曹操那样送个盒子, 偏偏诸葛亮给赵云的却是女人用的锦囊, 本来送给别人女人的东西会惹得别人不高兴的,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他在五丈原把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目的是为了激怒他。 他送赵云锦囊,一个送得,一个收得,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十二、赵云之死,是给赵夫人用针扎死的,赵夫人为什这深仇大恨? 分析起来,一定是赵云为了掩人耳目,假意娶了亲, 还领养了两个孩子, 但赵夫人肯定是知道真相的,想到一辈子就这给骗了,能不生气吗? 所以说,赵云其实和圣女贞德一样,是个在乱世年头,敢于在男权社会中,以自己本领和胆量展示自己才华的独特女性。 只是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她们只能乔装改扮, 扮演了一个扭曲的男性形象以逃避社会的排斥。 圣女贞德阻止了英国人的南侵, 历史性地拯救了整个法兰西。 赵云虽然没有圣女贞德般的影响力,可是两千年过去了, 她依然以特殊的魅力活在世人心里。

标签: 赵云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妙策!庞统为何能说服刘备攻取刘璋的西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庞统,蜀汉,刘璋

    刘备一直很谨小慎微地维护自己的形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直以仁义的形象名闻天下。所以,当诸葛亮劝刘备趁族兄刘表暗弱,夺下荆襄九郡以为安身立命之基的时候,刘备唯恐毁坏自己一贯的标签形象而断然加以拒绝。但在面对同属刘备宗族兄弟的刘璋的时候,庞统却让刘备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主意……刘备似乎对是否拥有自己的地

  • 刘备投奔过哪些人?刘备如何从草根崛起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

    吕布有个外号,叫“三姓家奴”,说的是他投奔过多人,分别当过丁原、董卓、王允三个人的义子。其实,如果单以投奔论,吕布投奔过的人绝对没有刘备多,投奔人数之多,看成《三国演义》第一。当然,刘备的投奔和吕布的投奔完全不是一回事,结果也完全不同。刘备投奔过哪些人?让我们先来盘点盘点。刘备首先投奔的人是卢植。卢

  • 三国史上的一代枭雄刘备为什么娶中年寡妇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枭雄,刘备,孙尚香

    刘备人称一代枭雄,占据益州时,孙夫人回到了东吴,后宫空虚,于是想起了娶了老婆。以刘备如今的地位,娶个黄花大闺女易如反掌,不过诸葛亮等人却劝他娶个寡妇。这个寡妇是谁,却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她的哥哥叫吴壹,是刘璋手下的大将,在刘备与刘璋决战的时候,曾作为刘璋的中郎将,率兵与刘备开战。后来他做了识时务的

  • 三国历史上刘备酷似岳不群?一生最恨之人非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说三国,就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刘备,另一个当然是曹操。不过很遗憾,这两个英雄从天下大乱的那天起就一直是死对头。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三国志》里刘备和庞统的一番对话:“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刘备和曹操水火不容的关系。有了这个“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的政治方针,也就不难理解后

  • 历史上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诸葛亮,托孤,三国

    曾国藩生前 ,常把“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这一句话,挂在嘴边。四十 岁以后,曾国藩得力于悔字诀,办事愈来愈园融,处世愈来愈园通,和这一句话应该有十分 密切的关系。他的悔字诀,是不是从 《三国演义》获得,我们无从 知道。但是刘备一生,也是 悔字诀最好的写照。凡事不怨不尤,只以事先避免事后可能带来的后悔

  • 东吴名将太史慈: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太史慈,刘备,名将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色。不仅

  • 刘备为何偏偏不给兄弟关羽封侯?关羽的众多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刘备

    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用封侯这个法宝,这一手段。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的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进封为西乡侯;黄忠因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立

  • 刚出道的刘备做得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这个人以仁慈著称,为人温柔谦恭、彬彬有礼,尤其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刘备的柔弱的一面更是不胫而走。老百姓对他的眼泪是记忆犹新的,其实作为一方霸主,作为不断开拓的蜀汉君主,作为从无到有的地方军阀,刘备其实是个很强硬的人物。刘备自从在家乡招募到兵马之后,就追随刘焉参加了镇压黄巾军的起义。后来,起义被

  • 好心还是阴谋:刘备为何要收留走投无路的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刘备,三国,

    因为吕布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最终在与曹操的对阵上连连失利。兖州大境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手中。曹操很激动,看着昔日的根据地,喜不自胜。可是吕布却走投无路,常言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吕布有点懊悔,现在放眼天下,有点孤苦伶仃的味道。可不是吗,袁术想谋取他的妻妾,袁绍想夺取他的性命。原本与曹操无冤无仇,却听从了别

  • 刘备墓被盗为何如此诡异?刘备死后到底葬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墓史称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 (刘备殿)西侧。史载,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绿草茵茵,墓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