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89 更新时间:2024/2/14 11:41:55

还不知道:刘备伐吴赵云反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在笔者看来,这句话用来形容蜀汉和东吴的关系,也是比较适合的。早在赤壁之战时,孙权联合刘备击败了曹操,促使孙刘两家成为盟友。不过,在刘备势力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孙刘联盟呈现出走向分离的趋势。特别是在襄樊之战时,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导致孙刘联盟彻底走向破裂。当然,在夷陵之战后,经过诸葛亮等人的努力,蜀吴联盟再次建立。

不过,对于夷陵之战来说,依然给蜀汉和东吴的历史带来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就刘备来说,在这场讨伐东吴的战役中受到重创,不仅自己在夷陵之战的次年去世,也让蜀汉付出了数万兵马的代价。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时,蜀汉的文臣武将基本上是没有明确反对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讨伐东吴时,只有赵云明确反对,为何其他人都保持沉默呢?

首先,和《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刘备伐吴并没有遭到多少反对的声音。其中,就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明确反对刘备伐吴,赵云给出的理由应该是先讨伐篡汉自立的曹丕。但是,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由此,对于赵云来说,一个人的反对自然是孤掌难鸣。

除了赵云,在《三国志》等正史中,丞相诸葛亮只是在夷陵之战后,才发出了如果法正还在的感慨,至于在夷陵之战前,则没有诸葛亮劝阻刘备的记载。此外,就黄权来说,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时,他主要是劝谏刘备不要御驾亲征,也即让刘备坐镇后方,而不是反对刘备伐吴。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夷陵之战前,蜀汉的文臣武将,几乎是都不反对刘备讨伐东吴的。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东吴背叛蜀吴联盟,偷袭荆州,又斩杀关羽,已经触碰了蜀汉的底线。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在这个时候,刘备还不还击的话,势必让蜀汉的将士寒心,乃至于削弱了蜀汉上下的凝聚力。打个比方,今天东吴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你刘备不去反击,下一次曹魏攻取汉中,除掉魏延,你刘备还可能无动于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怎么可能还有武将为蜀汉镇守一方,忠心耿耿呢。

从这一点来看,刘备必须要讨伐东吴,因为不管夷陵之战的结果如何,都有助于增强蜀汉内部的团结。但是,假如没有夷陵之战的话,只会削弱刘备在蜀汉将士中的威望,这要比夷陵之战失败的危害更大。进一步来说,从刘备和关羽来看,夷陵之战的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应该是蜀国文臣武将没有劝阻的重要原因。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早在东汉末年,关羽、张飞就开始跟随在刘备左右了,并且三人的关系可谓十分亲近,也即《三国志》中形容的“恩若兄弟”。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刘关张兄弟终于建立了可以抗衡曹魏、东吴的蜀汉。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关羽可以称之为蜀汉的联合创始人,而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想要反对刘备为关羽报仇,显然需要相对应的资格。而在蜀汉的文臣武将中,自然只有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拥有这一资格。而在这几个人中,只有赵云明确反对讨伐东吴。当然,赵云的意思也不是不为关羽报仇,只是应该先讨伐曹魏,如果能消灭曹魏,那么东吴自然会臣服。

最后,另一方面,刘备伐吴时,之所以绝多数人都不反对,其实和刘备称帝存在直接的关系。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数个月后,刘备正式起兵,发起了夷陵之战。刘备称帝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蜀汉的文臣武将加官进爵,比如诸葛亮被封为丞相,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由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先称帝,再讨伐东吴,原因就是称帝之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封赏手下,而在获得刘备的封赏之后,这些文臣武将自然不好反对刘备发起夷陵之战了。比如诸葛亮、张飞、马超、魏延等当时的大臣,都获得了汉昭烈帝刘备的封赏。

换而言之,刘备称帝并分封手下,有助于在夷陵之战时获得蜀汉上下的支持,这不仅可以避免蜀国内部的反对声音,也在面对吴王孙权时,促使汉昭烈帝刘备能获得身份上的优势。总的来说,对于《三国志》等正史中记载的刘备伐吴,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是截然不同的。在蜀汉群臣基本上支持或者不反对的背景下,刘备得以在公元221年调集了5万大军,这已经是蜀国兵力的半壁江山了。因此,在笔者看来,能够迅速调集这么多的兵马,也说明刘备伐吴客观上获得了蜀汉上下的支持。

标签: 刘备赵云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真的埋伏有刀斧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蜀汉

    对刘备托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要说明一点,没有任何史书记载或推测刘备托孤时,后面埋伏有刀斧手。在这里我假设一下埋伏有刀斧手的情况,而且我也认为刘备确实有可能埋伏了刀斧手。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蜀汉当时的派系构成。刘备带领荆州兵入川后,益州是整体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到底说了什么 刘备为何会被吓得掉筷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煮酒论英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东汉末年,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当时的无数英雄豪杰了,他们以乱世为舞台,共同缔造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托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福,三国成为了我国民间最受喜爱的历史时期之一,许多人对当时的人物、故事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而如

  • 刘备封关羽的“荡寇将军”地位有多高 这个官职究竟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封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对于关羽来说,偏将军是其获得的一个武将官职,并且名义上还是东汉朝廷

  • 关羽战败之后如果逃回蜀汉 刘备会不会杀掉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战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是刘备的铁杆兄弟。从刘备涿郡起兵起,关羽就一直辅佐着刘备。哪怕是暂时投靠了曹操,可也是心怀刘备的恩德,一旦条件成熟就跑回刘备这边。从此,更是忠心耿耿,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刘备委以重任。然而,盛极必衰。在襄樊战争中

  • 孙恒:东吴不出名的小将,曾差点活捉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恒,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恒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可谓是群星璀璨,有着许多知名的武将,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吴国也不甘示弱,太史慈甘宁等人也都是名垂青史之辈。如此多的大将便如同太阳一样悬挂在天空,遮盖住了许多小将领那如星辰一样的微光,孙恒便是这样一位虽有才能,但却

  • 董卓死后马超和韩遂割据一方 马超归降刘备之后,韩遂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韩遂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遂结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凉州,是汉代设立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它位于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此地虽在西汉便纳入中原王朝的疆域,但其主要的居民一直都是氐族人、羌族人。因此,凉州一带的士兵不仅战斗力较强,也容易形成割据一方的实力。东汉末年,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

  •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法正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法正,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法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法正此人,在《三国演义》中,感觉就像是个谄上媚下、拍马屁的角色。如果不是黄忠“定军斩夏侯”当了回军师的话,估计能记住他的人并不多。不过,历史上的法正与小说中介绍的却大相径庭。赤壁大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后,刘璋为结交强援,打算派人前往荆州结交

  • 刘备的出身如此卑微 刘备最后是怎么成就帝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熟读三国后,我们会发现,枭雄刘备成功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心酸苦辣。但能在那个群雄逐鹿、英豪辈起的年代,成就一份帝业,实属不易!而刘备之所以成功,无非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刘备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刘备虽然自诩为

  •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他想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为什么要低三下四的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谋士中算是佼佼者,但他在出道前却是一介书生,卧耕于陇亩,过着“归隐”生活,显得默默无闻,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让世人感到很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

  • 法正身为刘备谋士实力有多强 汉中之战就看出实力强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法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法正实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17年,法正献计刘备,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不进攻益州,只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与张郃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此时正是夺取汉中最佳良机。法正这个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看来,蜀汉一旦夺取汉中:上,可以讨伐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