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顾茅庐背后秘密: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并不铁

三顾茅庐背后秘密: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并不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4/1/27 23:13:36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种君臣相得、犹如鱼水的关系果真如此吗?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根据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史料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如此。

第一,从三顾茅庐后到白帝城托孤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亲密无间,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也并非是第一人。因为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刘备只是让诸葛亮守住荆州,以庞统法正作为主要谋士,辅佐自己西取巴蜀,后来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只是留在后方做点儿后勤工作而已,在此战役中,诸葛亮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法正的排名也在诸葛亮之前。

第三,众所周知,刘备对二弟关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但是最终却导致了惨败的局面。如果刘备当时把关羽调入川中,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留在荆州的话,那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第四,当关羽失掉荆州后,刘备举兵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一些学者们认为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经常会有分歧。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孙吴,北伐曹操,这样才能兴复汉室。而且其中维护孙刘的联盟,才是最关键的地方。但刘备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他缺乏一定的战略思想,只想割据一方,能够称王称帝足矣,对诸葛亮的联吴想法不太重视,以致发生了夷陵之战。第二点便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是很信任,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居要职,并且作为吴国的使臣来讨过荆州。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刘备在任用人才时,也不会忽视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在其史学名著《读通鉴论》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写道,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

而白帝托孤事件,刘备允诺诸葛亮可以取刘禅而代之,应该说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罢了。在刘备去世的前后阶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刘备所带入蜀的荆、襄旧部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后主刘禅又是平庸之主,很难处理好蜀国大臣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最为信任的法正、庞统都已死,刘备所能够依赖的人就只有诸葛亮一人了。而且当时刘备白帝托孤的对象,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他还让益州大族李严同受遗诏。

由此可见,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关系,只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人的一种表面印象罢了。

标签: 刘备与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秘史:为何刘备在汝南的用兵频频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说话公元200年,即东汉建安五年,刘备刚在徐州被曹操打得抛妻弃子,关羽被擒。刘备如丧家之犬往青州投奔袁绍,袁绍出城二百里迎接。网络配图当年七月,占据汝南的黄巾军首领刘辟投归袁绍,袁绍便派刘备领兵与刘辟一起从汝南方向骚扰曹操的许昌,这个时候关羽得知也从曹操处跑回刘备这里。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建安五年是

  • 解密三国刘备:谁才是枭雄刘备的真正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

    东汉末年刘备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小的时候,一无所有。近似于乞丐,刘备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不过刘备最后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朋友的力量。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刘备的朋友到底有多少?早先,刘备曾在叔父刘元起的资助下,去河北大

  • 七大原因造就刘备的儿子不如曹操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的儿子不如曹操的儿子

    论“官二代”,刘备和曹操的儿子是标准的“官二代”。刘备的亲儿子有三个,大儿子刘禅,二儿子刘永,三儿子刘理,都不怎么成器。最有名的当属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投降曹魏,被曹操的后人所俘,葬送了父亲一手打造的蜀汉江山,“乐不思蜀”地甘做囚徒。曹操的女人比较多,所以儿子生下一大堆,据说有二十五位。捡骨干的两

  • 刘备是真君子?宁愿被曹操追上也不抛弃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其中有这么一句:“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中国小说史略》),这句话本来并不过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将刘备作为封建时代的“仁君”形象而加以塑造的,与历史上的枭雄刘备自然不可混为一谈。然而许多读书不细心的朋友人往往先入为主的以《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代入历史上的刘备,最后

  • 三国里曹操刘备孙权谁才是最好的老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去找工作,总是会遇到很多选择,当然大多数都选择“高薪”的,可是我们看看三国中的人物,他们是怎么选择的?我们也知道三国最后剩下三个最大的老板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下面小编深度解析下这三个人的集团,到底谁才是最好的老板,如果回到三国你会选谁?曹魏集团已经借壳上市的公司自从在官渡之战曹操

  • 曹操刘备的“用人之道”智商越高运气越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

    常言道“傻人有傻福”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回到三国看看曹操和刘备就知道还真是这样曹操和刘备作为三国中主角,驾驭人材是必备技能,但方法不同操以慧,备以义:曹操是用智慧,刘备是用义气曹操是用智慧“驾驭人材”:连发三次“唯才是举”的广告,只要你有才能就可以跟着我干怎么用还得看曹操自己分配,这可是很考验智慧的

  • 为何刘备不管多落魄都有人跟随?魅力极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的个人魅力极强,无论他置于何种落魄之中,他的身边总会有人自愿誓死追随。刘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是一个能打得了督邮的人;一个能灭得了黄巾的人;一个投奔过曹操公孙瓒袁绍刘表刘璋而从来没人叫他n姓家奴的人;一个能带着全城老百姓跑路然后一把火把新野烧了的人;一个能从卖草鞋的混到一代枭雄的人。网络配

  • 刘备为何不信鲁肃能成事?个人偏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鲁肃

    诸葛亮看重鲁肃,但刘备不看好他,总觉得他不能成事。那么,刘备不用鲁肃是信不过诸葛亮吗?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这点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就有个说法,还是刘备自己说的:“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看来对其印象非常不错。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任用也是亦步亦趋、慢慢锻炼的,非常稳健。对于诸葛亮

  • 换妻如换衣:刘备一生究竟有过多少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一生究竟有过多少女人

    刘备一生到底有多少女人?刘备给人感觉,属于那种老实憨厚的君子,并不认为他会是视女人为衣服的花心郎。我们来细数下刘备一生到底有多少个女人?甘夫人,小沛人,因刘备在涿郡“数丧嫡室”,所以在小沛将甘夫人纳为小妾。长坂之战中刘备抛弃妻小慌忙逃窜,赵云保护幼主阿斗及甘夫人突出重围,在荆州时去世,葬于南郡,后被

  • 三国猛将关羽之死是刘备一手策划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刘备

    刘备大举入蜀之后,镇守荆州的关羽,同时与魏、吴交恶,加之与糜芳、士仁的内部矛盾,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部将潘璋所杀。这一历史事实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后人在关羽的失误感到惋惜时,却很少提到刘备在这出失地折将的悲剧中的责任。然而,章太炎先生却认为,这件事上刘备不仅有责任,甚至丢荆州、损关羽的整个事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