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
三顾茅庐是谁呀,三顾茅庐说的是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6 2:12:46阅读:2658
2007年,刘备参观了草堂,并邀请智者诸葛亮为他工作。据史料记载,两人一见面就一拍即合。刘备曾说:“孤中有孔明,鱼中有水。”后人自然认为君臣关系是“鱼水关系”。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遇到军政大事都向他请教。刘备对他简直百依百顺。那么,历史上,这两个人的关系真的是鱼和水的关系吗
三顾茅庐背后的秘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2:15:58阅读:447
刘备于207年"三瞅茅庐",请出智者诸葛明为其效劳。据史料纪录,此二人一见钟情,刘备曾经道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火也。"先人做作以为此君臣二人是"鱼火"闭系。据《三国演义》中的刻画,刘备对于于雄才年夜略的诸葛明是特别疑任的,逢到军政年夜事无没有请他出谋献策,刘备对于其几乎便是行听计从。那末,汗青
三国:刘备临死前向诸葛亮推荐一人,为何此人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9:49:39阅读:1711
导语:都说三国是一个很悲情的故事,曹操生前雄才伟略,以席卷天下之势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为后来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以为曹家将会坐拥天下,却没想到被权臣司马懿一家人夺走了胜利果实,给他了做了嫁衣。刘备出身草根,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行动,终于在晚年成功三分天下,但没想到一场夷陵之战把他从巅峰打入谷底
刘备东征孙权时,为何诸葛亮死活不跟随,13年前孔明就已道明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9:41:07阅读:2074
刘备后来还拥有了五虎上将等一些著名的勇猛将士。在公元219年和曹操大战汉中的时候,刘备获胜。但是在公元220年,蜀国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败走麦城,中了曹操和孙权的奸计,死在了临沮,因为关羽这个人一直都是忠义之人,宁可战死也不投降,所以最后死在了孙权的手上,而荆州又丢了,这彻底的激怒了刘备。在公元221
贵为刘备义子,刘封之死与诸葛亮有多大关联,答案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14:10:03阅读:2612
在这个问题上,得仔细分辨,否则很容易被误导。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回答两个事情:一个是刘封该不该死的问题,一个是到底是谁决定了刘封之死。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封该不该死。在小编看来,刘封之死,真的一点都不冤枉。毫无疑问,刘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
如此精明的诸葛亮,为什么蜀国在刘备死后逐渐衰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59:07阅读:4363
晚年,诸葛亮什么都靠自己。打20多下军棍的处罚措施,必须亲眼目睹。有时他甚至上去自己动手。诸葛亮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说:“不是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坏处,而是先皇对我这么好,我承担了先皇的重任,我不会允许自己犯错误。其实是因为诸葛亮太谨慎了,所以不能让别人做事,因为他怕别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别人,不能让别人去做
三国中诸葛卧龙不难求,此人让刘备跑了半个中国,曹操也忙着巴结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23:14:02阅读:1287
三国时期各路豪杰辈出,不少将士都为了招纳贤才都亲自出马,最出名的就是刘备的三顾茅庐,最后也是成功让诸葛亮出山祝他一臂之力。可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刘备最难求的人才,他曾经为了一人到处奔波,难道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此人便是刘巴,他的名气并没有那么响,可的确让刘备为了他花费了数年时间。刘巴打小就显露出了他的
刘备夺取益州时,为何不带军师诸葛亮,而带的是副军师庞统?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6 18:02:09阅读:1411
众所周知,“卧龙”和“凤雏”全被蜀汉先主刘备得到,但刘备并没有平定天下。被水镜先生十分看好的“凤雏”庞统,早早便死在了落凤坡。后来诸葛亮穷尽毕生心血,也才帮刘备三分天下。很多人猜测,如果当年刘备入蜀时带的是诸葛亮,那庞统就不会死。刘备是不是就有了夺取天下的机会?那刘备当初在入蜀时,为何不带正牌军师诸
不是诸葛亮成就刘备,而是刘成就了诸葛亮的一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4:41:46阅读:2040
此为本人的一点见解,我个人认为,其实不是诸葛亮成就刘备而是刘成就了诸葛亮的一生,值三国乱事,诸葛亮出山时,天下群雄中真正可以让他立足而又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就只有刘备了,其当时并无显赫名声,吸是一诸葛村夫,躬耕于南阳,苟活于乱事.天下郡雄当以曹操实力最为强劲,但曹武有夏侯兄弟,张辽,于禁等,文有程昱荀攸
刘备入川,为何只带庞统而不带诸葛亮,多年后司马懿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时间:2024/3/20 5:21:27阅读:4798
众所周知,在当时的三国时期一直有着一句话,说刘备手下的这两个人只要获得其中一个便可以获得天下,由此也能够看得出来当时的刘备究竟多有能力让这两个人都甘愿的为他做事,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他先把荆州给拿下了,最后再去夺取西川,然后便可以统一这天下,庞统也为刘备献了几个计策,但是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仅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时间:2024/3/6 3:12:17阅读:1186
(刘备称汉中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其地盘再次扩大。此时的刘备,通过“湘水分界”与东吴孙权平分荆州,加上益州和新晋夺取的汉中,可谓是“坐拥三州地,带甲十数万”,势力达到最巅峰,与曹操、孙权已呈鼎足之势。同年秋,群臣向刘备劝谏进位汉中王,并奉表许昌,向汉献帝表明刘备称王之
法正奇谋不断,为刘备立下大功,与诸葛亮可谓互补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15:47:14阅读:1166
刘备长期缺少算无遗策、谋略制敌的一流谋士。法正的出现,一度弥补了这一缺陷。对于法正,诸葛亮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在他看来,法正的出现,如同给刘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什么要赐死刘备的儿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15:10:25阅读:1818
但是,诸葛亮为什么最后却要赐死刘备儿子刘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不是刘备所生,刘备46岁生刘禅,这是刘备亲生长子。刘封比刘禅大十几岁,且文武才全,作战勇敢,才能比刘禅强了不知多少倍,刘备立刘禅为太子,刘封肯定是不高兴的,诸葛亮害怕刘备死后,刘封取代刘禅,更换了刘氏纯正的血统。为
刘备有千古名马的卢,托孤给诸葛亮,为何让诸葛亮乘一辆破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10:52:57阅读:2657
有人说诸葛亮是文官,同一个时期的司马懿、法正、庞统都以马作为代步工具。在宋朝时期,中国人尚武,文官也是骑马佩剑,唐朝更不同说骑马更是官员的标配。也有人说诸葛亮身材矮小,或者患有病症,身体不好,不宜骑马,可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身材高大,而且身经百战,骑马对他来说肯定是常事,说诸葛亮身患各种等理由都有些
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后才出山,并非自抬身价,而是另有考虑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22:15:35阅读:4605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官渡之战后,刘备战败只得去投靠刘表,但是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谎称徐庶母亲生病,徐庶只得回家看望母亲,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让他去找诸葛亮,并且说能得道诸葛亮的人就能够得道天下,随后刘备去拜访诸葛亮但是去了三次才拜访到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当今天下的形式,刘备听后特别佩服他,年轻
若刘备绝对听从诸葛亮的话,可否实现《隆中对》里说的汉室复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14:23阅读:4561
天下大势,并非一两个人的决定就可以扭转的。蜀汉并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即便是刘备“听”诸葛亮的话也不会有所改变。分析“听”话,是听什么话如果说刘备“听”诸葛亮的话,指的是“听”什么呢?个人认为应该指的是“联吴抗曹”这一基本外交原则。1、为什么诸葛亮要推出“联吴抗曹”这一根本原则当面对曹操大军威胁,刘
此人堪比诸葛亮,却被刘备却拒之门外,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1 16:36:17阅读:3598
刘备十分敬仰陈登的人品和才能。刘备之所以错失陈登乃形势所逼,刘备被曹操击败逃离徐州投靠刘表,陈登没有跟随刘备离开徐州而投降了曹操。即使如此,刘备对陈登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有次,刘表刘备以及荆州名士谈论天下名士,名士许戡曾经因陈登怠慢自己对陈登表示不满,诋毁陈登,遭到刘备反对,刘备在刘表等人面前极力盛
《三国演义》中主角光环最强的人不是诸葛亮、不是刘备,而是他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4:38:54阅读:770
镜头一:谋董贼孟德献刀话说当时董卓杀入宫中,直接把汉帝废了。司徒王允以寿诞的名义邀得诸臣前来。而有着远大抱负的曹操则一心想着借王允的七星宝刀来刺杀董卓。当董卓躺下时,曹操毫不犹豫拔出宝刀,结果这个动作恰好被董卓透过镜子看到了,于是就被董卓喝住质问。幸好曹操是个小机灵鬼,懂得随机应变,直接说我这是想让
诸葛亮作为刘备手下的军师,都做过哪些贡献,带你了解真相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0:58:01阅读:1734
当时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处罚是太狠了一些,希望可以缓和的来进行管理,但是他听说之后就说原来地方上的长官品德不够出众,所以导致这个地方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推行严格的制度,这样才可以出现全新的面貌,在这之后诸葛亮还定制了各种的刑法。首先做的第一点就是经常的打击朝廷对刘备人身进行诽谤的一些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9 7:45:53阅读:2674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存在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等四位同姓异国兄弟。总体而言,两大兄弟集团的关系是先精诚合作,后貌合神离;瑾与亮的关系则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隆中对”是战略中的战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阐述的战略主要分两步:一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