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真的没有看出夷陵之战的危害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阻止刘备

诸葛亮真的没有看出夷陵之战的危害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阻止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40 更新时间:2024/1/13 4:14:10

对夷陵之战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夷陵之战是刘备和孙权之间的一次关键的战役,它也被列入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刘备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东吴将领陆逊所败。这一次战役,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那么,当时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难道没有看到这场战役的危害吗?他为什么不去劝谏刘备呢?

一、刘备和孙权战争的起源。

在江陵之战时,东吴撕毁了和蜀汉的盟约,偷袭占领了蜀国所管辖的荆州。在这次战役中,吕蒙采取了装病麻痹关羽,白衣渡江偷袭对手,优待敌军家属瓦解军心,层层设伏穷追猛打的种种手段,全歼了关羽的大军,并擒杀了关羽。这使得东吴和蜀汉结下了深仇,不是用外交辞令可以化解的。

在孙权擒杀关羽前后,也预料到可能会和刘备兵戎相见。他为此在外交上做了准备,结好曹魏,一方面借助曹魏的力量,一方面希望能够将祸水引向曹魏。在袭取荆州前,孙权就偷偷向曹操投降,并结下姻亲。在袭取荆州的时候,孙权先向曹操写信,打着为曹操效力的名义要求讨伐关羽。在擒杀关羽之后,孙权又将关羽的首级送往曹操那里报捷,对外显示是受了曹操的指使杀了关羽。最后,孙权向曹操写信,推举曹操称帝,想要让刘备去讨伐篡汉的曹操。

但是,老奸巨猾的曹操并没有上孙权的当。他对孙权和刘备之间始终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孙权写密信要袭取荆州,还请曹操不要泄露机密,曹操则将密信一式两份,一封射进樊城曹仁的军中,一封则射进关羽的军营。在关羽得知孙权袭取荆州赶忙撤军时候,曹操下令前线的曹军不得追杀关羽。在得到孙权献来的关羽首级时,曹操用诸侯之礼厚葬之。至于最后,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则根本就置之不理。这使得孙权嫁祸之计不成,下一步蜀汉的战争矛头指向何方,就要看刘备的选择了。

刘备在丢失荆州后,也在进行着报仇的准备。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件,耽搁了刘备的行动。曹操在不久后便病死了,接下来曹丕便篡汉建立了曹魏政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继续汉统,打起兴汉安刘的旗帜,刘备也随之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这样一来二去,等到刘备准备对外用兵的时候,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二、刘备选择战争对象的理由。

本来在荆州丢失的时候,刘备报仇的对象就只有孙权一家。可是,当刘备称帝后,他面对的敌人变成了两家。孙权是背信弃义的夺取荆州,杀死了自己最得力的大将关羽,而曹丕则是篡汉建立了曹魏。这两家敌人应该选择哪一家,就成为了刘备面临的问题。

如果从当时刘备的军事准备来说,攻打曹丕是比较容易的。这是因为在夺取汉中后,刘备就已经开始了北伐秦川的准备。他派魏延防守汉中,而将张飞和马超都驻扎在北部方向上。他封马超为凉州牧,委任他夺取凉州的重任。在后方的建设上,刘备征发大批民夫,从成都到白水关,修筑四百多处馆所驿站,为北伐做准备。

因此,在军事部署上,刘备已经做好了准备。同时,刘备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如今曹丕篡汉,君父之仇,不共戴天。讨伐曹丕,出师有名。而且在出兵的过程中,由于曹丕刚刚篡汉,刘备还可以得到心怀汉室的百姓拥护。如果曹丕的统治稳定下来,一切就未可知了。

但是,刘备最后还是选择了讨伐孙权,刘备做出这样的选择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为了建国立威。在失去了荆州之后,刘备的蜀汉已经成为三国中势力最小的国家。刘备建立蜀汉后,首先要建立蜀汉的威信。为了这个目的,刘备就要发动对外的战争,来显示自己的国力充沛。

二是为了关羽报仇。关羽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部下,对刘备忠心耿耿。他曾经拒绝了曹操的拉拢,千里走单骑回归刘备的手下。用当时人的评价就是,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情同父子”,如果刘备不能为关羽报仇,会引发那些最忠心于他,跟随时间最久的部下们的不满。

三是难易程度和收获不同。如果兵出秦川,刘备就要面对曹魏和东吴的夹攻。当时东吴已经向曹魏称臣,如果刘备出兵秦川,蜀汉很可能会面对北有曹魏的抵抗,东有东吴的袭击,面对两个敌人。如果对东吴发动进攻,刘备就只需要面对东吴一个敌人。由于战场的限制,曹魏是无力对蜀军发动进攻的。而且当时吕蒙已死,刘备身经百战,对东吴剩下这些将领的能力十分了解。他有信心战胜东吴,取得胜利。

如果北出秦川,刘备即便是拿下关中,从地理位置和经济收获上,关中都不能和荆州相比。关中由于连年战乱,加上曹操迁移征调,已经是一片荒芜。就算是拿下秦川,也对蜀汉没有多少好处。荆州则不同,开发程度和地理环境要好得多。刘备认为自己在荆州的时候,对当地百姓多有恩德,也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

从以上这些原因出发,刘备选择了出兵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

三、诸葛亮为何没有劝谏刘备。

虽然刘备对发动夷陵之战的考虑很周密,可是,他的考虑多是从战术的层面上出发,而不是从战略层面上出发的。他虽然考虑到,打败东吴,夺回荆州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从战略上来说,蜀汉和东吴发动战争是根本错误的。

在当时曹魏一家独大,蜀汉和东吴弱小的情况下,只有两家联合起来,共抗曹魏,这才会有出路。刘备发动对东吴的战争,造成两个弱国自相残杀,最后不管是谁胜利,都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这样,蜀汉和东吴只会更弱,而在旁边的曹魏则渔翁得利,越来越强。蜀汉和东吴被曹魏灭亡的命运就无法改变了。

那么,作为《隆中对》的制订者,作为蜀汉首屈一指的战略家,诸葛亮会看不到这一点吗?他当然能够看到这一点,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诸葛亮还是反对这次战役的。可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有看到诸葛亮劝阻刘备呢?

这是因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诸葛亮知道自己劝不住。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之后,刘备对他十分信任,委以重任。诸葛亮既管内政,又管外交,为刘备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备的阵营里,刘备已经将文官之首的位置留给了诸葛亮。

在军事行动上,刘备并不依赖诸葛亮。他先开始是自己亲力亲为,比如在博望坡火烧夏侯惇就是刘备的杰作。当时曹操的将领来攻打刘备,刘备轻蔑的说,你们来多少都不是我的对手,除非是曹操亲自来。

到了后来,刘备有了庞统法正为谋主,就如同如虎添翼一般。在庞统、法正的协助下,刘备取得了夺取西川和汉中的胜利。诸葛亮心里知道,军事行动上,只有法正能够劝阻刘备。如今法正已死,刘备是不会听从自己的劝告的。因此他就不劝阻刘备了。

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要顾全大局。诸葛亮的身份地位在蜀汉政权中是不一般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政局带来影响。所以说,诸葛亮即便是反对刘备的意见,他也不能明确的公开发表出来。

诸葛亮只能采取迂回的策略。他对东征不发表意见,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刘备和诸葛亮两人都心知肚明。诸葛亮还默许赵云和黄权直接向刘备表示反对意见,刘备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这样诸葛亮也就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第三个原因是诸葛亮要避嫌。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为官,虽然刘备和孙权对他们兄弟都十分信任,但是人言可畏,不能不避嫌。诸葛瑾在当时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写信劝阻刘备不要对东吴用兵。

在信中,诸葛瑾的意见基本和赵云、黄权的一致,可是,这样的空言对刘备有什么用处呢?东吴夺了刘备的地,杀了刘备亲如手足的大将,然后连一点表示都没有,仅仅光靠诸葛瑾的一封信就阻止得了刘备的报复吗?可以说,诸葛瑾的信,只会增加刘备的愤怒,坚定东征的信念。

诸葛亮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劝阻刘备。他对刘备的劝阻只能对蜀汉政权造成更不利的后果。所以,由于上面的这些原因,诸葛亮就没有去出面劝阻刘备了。

结语:

在经过长期的准备后,刘备发动了对东吴的战役,这场战役后来因为发生的地点,被称为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东吴的将领陆逊,采取先退一步,再进行反击的战术。他先退出山区,把几百里的山区让给刘备,让它成为刘备的负担。

然后,陆逊在夷陵地区坚守不战,一直把刘备拖得兵力疲惫沮丧,刘备也无计可施的状况。刘备为了避暑,将军队带入丛林地带扎营,被陆逊抓住机会,以火攻打败。蜀军损失惨重,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毁于一旦,只有少部分兵力和刘备得以撤回。

因为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蜀汉政权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刘备也因此病死于白帝城。在临去世的时候,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但是,由于蜀汉损失太大,虽然诸葛亮力挽狂澜,将蜀汉政权重新稳定下来,可也无力回天了。

标签: 夷陵之战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刘备进入蜀地之后 孙尚香为什么要会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尚香,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尚香回东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赤壁之战时,针对强势的曹操,孙权和刘备进行了联盟。结果一把火把百万曹军烧得灰飞烟灭,不可一世的曹操败退后,刘备却火中取栗,“窃取”了最大战果,把荆州之地占为已有。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听从周瑜之言,使用美人计——将妹妹孙尚香嫁给

  • 揭秘刘备麾下五大谋士,谁算得上是首席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三国

    你真的了解三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按照陈寿所著《三国志》的列传排序,刘备手下侧重于文职工作的人分别是诸葛亮、庞统、法正、许靖、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秦宓、董和、刘巴、马良、陈震,再往后的,就属于后起之秀而跟刘备交集不多了。从太子舍人董允开始,新晋文职官员属于诸葛亮刘禅一

  • 司马徽为什么不向刘备举荐司马懿?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徽,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徽为什么不向刘备举荐司马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要说三国时期最传奇的人物,那这人当属水镜先生司马徽。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靠才华文明于天下,当时他已经看出了汉朝的颓势,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扭转这个局面,于是回到荆州开设学院,希望可以教导一批学生来改变这个国家。我们熟

  • 刘备手下能人颇多,诸葛亮为什么只欣赏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三国

    刘备手下能人颇多,诸葛亮为什么只欣赏赵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都知道三国的刘备底下是人才济济,可以说刘备能成事,真的还得多亏了手底下这批人,他们个个都是有真本领的人,并且皆是名声在外,关羽算作是武中豪杰,诸葛亮则是智慧的代表。然而人才总归都有点毛病,那就是恃才傲物,谁

  • 赤壁之战孙权出力最多 孙权为什么还要联合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赤壁之战,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赤壁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时刘备才几千人马,加上江夏公子刘奇的人马也不过二万,孙权当时比刘备实力雄厚得多。最起码有五.六万人马、曹操水陆军八十三万,诈称百万,兵峰所指,其实是指向刘备。刘备穷图未路,与孙权一拍即和,孙刘联盟建立.赤壁大战后。其实是刘刘备

  • 孙权年轻貌美的妹妹,和刘备为何没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尚香,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刘备一生,颠簸起伏,为了干出一番事业,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最终,在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辅佐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皇帝。刘备一生至少有四位妻子,也至少有四个儿子,那么,孙权妹妹(演义中为孙尚香)作为刘备最年轻的一位妻子,为何没有给刘备生出

  • 如果刘备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会不会隐居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如果诸葛亮不遇刘备,那么他会隐居一生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并为此而大力招揽人才,因此真正有才之人不用君主将他放置“囊中”,也能够脱颖而出。诸葛亮跟随刘备时已

  • 荀彧为什么不去辅佐刘备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自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彧,曹操

    对荀彧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末乱世,曹操一统北方,靠得就是人才。曹操在其强大的人才团队辅助下,可以说无往不胜,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大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 刘备逝世后,蜀汉的政治中心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季汉的英雄们已经做到极致了,最终的败落是死结,时代和大势决定了他们不能成功刘禅继位的时候大概16/17岁,在这之前就是个孩子,刘备还活着的情况下,小孩子是没有办法参与政治的,甚至在继位之后、冠礼之前,都是没资格去掌握朝政的,只能靠

  • 刘备托孤时如果禅让给诸葛亮 三国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托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世时,益州派和荆州派尚能基本维持平衡,也能勉强相安无事。若诸葛亮当皇帝,益州派断然不会服气。凭撒呀?刘备乃皇室宗亲,有汉室血统,统治益州还说得过去。以李炎为代表的刘璋旧臣,本来就不服诸葛亮。更何况诸葛亮是要当皇帝,益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