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戴复古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情感生活有是如何的?

戴复古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情感生活有是如何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91 更新时间:2023/12/8 8:01:35

戴复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戴复古生于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岁。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望江南》:”石屏老,家住海东云。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千首富,不救一生贫。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谁解学西昆?”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戴复古。

这首词,充满了自嘲,却又在冷幽默中蕴含着深深的自负,像一股幽蓝而遒劲的力道,磅礡而出。老戴我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奈何你们都唤作诗人,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使诗作千首等身,也不过一生贫困,流落江湖罢了。戴复古最喜欢的诗人是苦吟诗人贾岛和一辈子凄风苦雨中穷困潦倒的诗圣杜甫,人以群分,这首词作,无意中反倒成了戴复古一生漂泊的注脚和真实的命运写照。

戴复古的老爸就是一个文艺愤青,戴爸叫戴敏才,自号东皋子,是一位“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的人。人穷却骨头硬,平生唯一喜好是作诗,不肯做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且以科举货与帝王家而为耻。戴爸弥留之际最大的遗憾是,做了一辈子文青,戴家诗人的祖传标签恐将不复存在,谁能继承戴家衣钵呢?

戴复古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而且后来成就远超戴敏才,戴家的文艺薪火相传。戴复古,好名,有气质。而其作品亦多受晚唐诗风影响,多反映民间饥苦,忧国忧民,其艺术价值直追他所崇拜的诗圣杜甫,且看这首《淮村兵后》:“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南宋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不顾山河破碎的现状,廖廖数笔,纤毫毕现,功力确非一般。

戴复古一生不仕,究竟是受他父亲布衣论的影响,还是空怀抱负无用武之地呢?很可能是他看穿了南宋小朝廷的灯红酒绿,眼见远比他有名气、有地位、有大志的老师辛弃疾都被闲置,而对仕途失望透顶。年青时的戴复古,就走上了一条暴走江湖的行吟诗人之路,路过,看过,以及远方无处不在的风景,都成为他笔下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一路走来一路吟,在暴走中,磋砣岁月,悠游人生。

戴复古怀疑过这种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生活吗?他的好友南宋文学家楼钥,曾有过记载,有一天,戴复古携带着一大卷呕心沥血的诗稿,前来拜访,宾主促膝交谈中,戴复古唉声叹气地哭诉,我老爸说过人生最艳丽的风景就是一路走来一路诗,但诗岂能当饭吃?结果我就穷成这个样子了。楼钥安慰他,为诗而不能脱贫,穷怕啥?正因为贫穷,所以才能心无旁鹜,工于诗书,你虽然返贫,但诗名却闻名天下,诗作也越来越精益求精,这是好事呀。

至此,戴复古困顿的心,像打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坚定的把暴走和远游的事业进行到底,矢志不移的奉行“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戴复古这一生,永远在路上,这来来去去一晃就是四十多年,直赢得驴友们交口称赞,而诗作亦炉火纯青,天下传唱。宋官家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戴

复古用他的经历,诠释了路上也有颜如玉,这一可遇不可求的美好艳遇。

据明代陶宗仪著《辍耕录》记载,戴复古年青时,有一次远游到了江西武宁,因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言谈举止异于常人,被

一位富家翁看上了,此时,戴大才子一副落魄相,这位富家翁不仅好吃好喝款待,还把自己待字闺中的姑娘,许配给了戴复古,戴大才子颤抖激动的心,稍有犹豫就满口欢喜的同意了,天上掉下一如花似玉的美姣娘,谁知道戴大才子此时怎样想的,他在老家明明有明媒正娶的夫人啊,还有俩嗷嗷待哺的孩子。

戴复古这上门女婿,一做就是两三年,或许富裕的岳父家对他越好,新婚的幸福生活越是如胶似漆,美貌的妻子越是对他体贴入微,他越是内心不安,心中有愧,接下来,戴复古做了一件更不靠谱的事,他思前想后,终因牵挂远方的原配和年幼的儿子,居然向温婉贤良,燕尔云欢的现任妻子实情相告,自己是有家室的人,想要回归故乡。

泪眼婆娑的妻子傻了,想不到衣冠楚楚,伉俪情深的丈夫,居然欺骗了自己,富家翁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揭,又是要报官,又是要打算找人废了这个负心汉,深明大义的妻子知道,劝不回戴复古这颗早就要飞奔回家的心了,反而安抚劝慰自己的父亲,放了丈夫,是啊,你留得住这个人的身,却留不住他的心,又有什么用呢?好一个知书达理的奇女子,一面忍受内心的痛不欲生,一面为自己没有名份的男人整理行装,然后,背着父亲偷偷馈赠银两,并且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为这个负心的男人饯行。

面对这样温柔贤惠的妻子,这一晚,戴复古这个南宋著名的浪子,会不会热泪盈眶,会不会重生悔意?才貌双全的妻子,在临别的一刹那,赋诗作别,好让人心痛的生离死别句,词作《祝英台近》云:”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傍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这可能是宋词中最哀婉凄绝的一首词了,不知道作为诗人的戴复古,这一刻内心是否肝肠寸断?也不知道这位才女,对负心郎如此情深意重是否值得?这不是一个居家的男人,戴复古终于还是走了,但戴复古绝对没有想到,他这一走,带去了痴心妻子所有的希望和生的欢乐,这位史书上没有留下姓名的女子决绝得让人心悸,她竟然举身投池,以死明志。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此事虽载于野史,却让人相信它的真实,这符合戴复古这样永远在路上,一生漂移,无定行吟派江湖诗人的作派,甚至你无法用一句简单的不道德,来遣责诗人这样的负心行为,他这一生是为诗而生的,没有什么能够羁留住他永远不知疲倦的脚步,他停不下来。

戴复古回家后,却发现原配夫人已经病亡,而两名年幼的儿子寄养在亲戚家里,他曾在诗中写道“明知弄巧翻月拙,除却谋归总是虚。”结,果竹篮打水两头落空,当真是”求名求利两茫茫,千里归来赋掉亡”。史载十年之后,他曾满怀对亡妻的歉疚和怀念,写下了一首《木兰花慢》,词云:”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这首词似乎是戴复古为发妻所作,看来,诗人的心够坚,够硬,也或许,诗人的心,我们永远不懂。据说,七十多岁时,戴复古再次流窜江湖,而此时,老戴赫然已经是海内名家,这位老顽童,用一生在路上为自己的诗作划上了句号――――“分无功业书青史,或有诗名身后存”。

标签: 戴复古南宋

更多文章

  • 《惜馀春慢》宋孔夷,弄月馀花,团风轻絮,露湿池塘春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惜馀春慢(情景)宋代:孔夷弄月馀花,团风轻絮,露湿池塘春草。莺莺恋友,燕燕将雏,惆怅睡残清晓。还似初相见时,携手旗亭,酒香梅小。向登临长是,伤春滋味,泪弹多少。因甚却、轻许风流,终非长久,又说分飞烦恼。罗衣瘦损,绣被香消,那更乱红如扫。门外无穷路岐,天若有情,和天须老。念高唐归梦,凄凉何处,水流云绕

  • 《南浦·旅怀》宋代孔夷,原文翻译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南浦·旅怀宋代:孔夷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译文画角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

  • 北宋著名词人孔夷代表作品一览,诗词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

    孔夷,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85-1100年)的著名词人、书法家。字方平,号三楼。汝州龙兴(今属河南宝丰)人。学者孔旼之子。北宋哲宗元祐间隐士,隐名鲁逸仲。孔夷深受父亲孔旼的影响,终生不求仕进,唯以诗酒自娱。隐居滍阳(今河南),与李廌为诗酒侣,自号滍皋渔父。与李荐、刘攽、韩维为友。王灼《碧鸡漫志》卷

  • 北宋官吏李若水是怎么死的?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

  • 忠君爱国的李若水,为何最后结局十分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李若水

    北宋靖康之乱,金兵攻破开封城时,有一个大臣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他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此人就是被后人尊为“靖康耻”的第一大忠臣——吏部侍郎李若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他本名李若冰,或许这个名字给人太过孤傲冰冷的感觉

  • 李若水是谁?为何说他是“靖康之耻”第一大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若水,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若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靖康之乱,金兵攻破开封城时,有一个大臣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他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此人就是被后人尊为“靖康耻”的第一大忠臣——吏部侍郎李若水。他本名李若冰,或许这个

  • 唐仲友的身份如何 为什么朱熹一直想抓住他的把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教育家,朱熹

    宋朝的朱熹,号晦庵,是南宋有名的析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在哲学上继承二程理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儒学集大成者。他所著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为士子必读的教科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孔子的粉丝,他非常反对“孔子杀少正卯说”,认为这个言论是后人以孔子的名义散布的谣言,是故意污蔑孔子的。而朱熹本

  • 朱熹严辞弹劾唐仲友 不但没被告倒反而升了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进士

    唐仲友(1136-1188年),字与政,又称说斋先生,浙江金华人。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绍兴甲戌进士,父亲唐尧封官至五品龙图阁朝散大夫,其兄唐仲温,1151年进士,兄唐仲义,1160年进士。唐仲友这个人很有才,18岁就中了进士。而且,中了进士后,马上便给宋孝宗写了万言书,就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意见和

  • 宋朝朱熹和唐仲友的一场公案 为什么一代才女严蕊会被波及到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朱熹

    朱熹是南宋的一位理学大家,当时与之同在朝中的唐仲友却并不赞同其学说,就这样引发了一场公案,而才貌双全的严蕊亦是因此受到极大牵连。因为在此前,唐仲友与严蕊有过交往,当时的严蕊出身官妓,虽然确实与唐仲友酒席歌宴,但身为官妓的严蕊却并不是一般那种能随便与客人同居的妓女,这一点在宋代的法律是上亦是有记载的。

  • 有关于唐仲友的的相关记载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奇闻趣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朱熹

    相关记载[明]黄宗羲《宋元学案·说斋学案》:唐仲友,字与政,金华人也。侍御史尧封之子。侍御以清德有直声。先生兄弟,皆自教之。成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兼中宏辞,通判建康府。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试,除著作郎。疏陈正心诚意之学。出知信州,以善政闻,移知台州。尝条具荒政之策,请以司马光旧说,令富室有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