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官吏李若水是怎么死的?生平经历简介

北宋官吏李若水是怎么死的?生平经历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6 更新时间:2023/12/8 14:09:34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

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其中诗二卷。

《宋史》卷四四六有传及多种史书籍有传,小说《说岳全传》有 一节对他壮烈殉国事迹有所描绘。

生平经历

李若水早年在太学读书,进士及第后,历任元城(今大名)尉,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县)司录,济南教授等职。当时徽宗昏庸无能,朝政由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把持,对北方日渐强大的金国采取妥协投降战略,“主和”派占据上风,李若水对此极为愤慨,多次上书皇帝,深中时病,条陈兴国治邦良策。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钦宗继位,加封李若水为礼部尚书,李若水十分谦逊,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徽、钦二帝被俘,备受羞辱,李若水仗义执言,怒斥金国统帅粘罕不讲信义,粘罕见李若水忠勇可嘉,想收买留用,便许以高官厚禄,对李若水说:“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李若水严辞拒绝,粘罕又命仆从劝慰李若水,说:“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李若水叱之说:“忠臣事君,不复顾家矣!”李若水大义凛然,骂声不绝,粘罕无奈,命人割下李若水舌头,李若水不能用口骂,便怒目而视,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断手,最后寸磔而死(即凌迟处死),死年三十五岁。

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若水忠义之节,无比伦,达于联闻,为之涕泣”。赠观文殿学士,谥曰“忠愍”故李若水有“南朝一人”的美称。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忠君爱国的李若水,为何最后结局十分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李若水

    北宋靖康之乱,金兵攻破开封城时,有一个大臣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他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此人就是被后人尊为“靖康耻”的第一大忠臣——吏部侍郎李若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他本名李若冰,或许这个名字给人太过孤傲冰冷的感觉

  • 李若水是谁?为何说他是“靖康之耻”第一大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若水,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若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靖康之乱,金兵攻破开封城时,有一个大臣护送皇帝到敌营谈判。为了捍卫皇室尊严据理力争,他不顾性命大骂敌兵。直到他被裂颈割舌而死,骂声才停止。此人就是被后人尊为“靖康耻”的第一大忠臣——吏部侍郎李若水。他本名李若冰,或许这个

  • 唐仲友的身份如何 为什么朱熹一直想抓住他的把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教育家,朱熹

    宋朝的朱熹,号晦庵,是南宋有名的析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在哲学上继承二程理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儒学集大成者。他所著的《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为士子必读的教科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孔子的粉丝,他非常反对“孔子杀少正卯说”,认为这个言论是后人以孔子的名义散布的谣言,是故意污蔑孔子的。而朱熹本

  • 朱熹严辞弹劾唐仲友 不但没被告倒反而升了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进士

    唐仲友(1136-1188年),字与政,又称说斋先生,浙江金华人。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绍兴甲戌进士,父亲唐尧封官至五品龙图阁朝散大夫,其兄唐仲温,1151年进士,兄唐仲义,1160年进士。唐仲友这个人很有才,18岁就中了进士。而且,中了进士后,马上便给宋孝宗写了万言书,就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意见和

  • 宋朝朱熹和唐仲友的一场公案 为什么一代才女严蕊会被波及到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朱熹

    朱熹是南宋的一位理学大家,当时与之同在朝中的唐仲友却并不赞同其学说,就这样引发了一场公案,而才貌双全的严蕊亦是因此受到极大牵连。因为在此前,唐仲友与严蕊有过交往,当时的严蕊出身官妓,虽然确实与唐仲友酒席歌宴,但身为官妓的严蕊却并不是一般那种能随便与客人同居的妓女,这一点在宋代的法律是上亦是有记载的。

  • 有关于唐仲友的的相关记载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奇闻趣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朱熹

    相关记载[明]黄宗羲《宋元学案·说斋学案》:唐仲友,字与政,金华人也。侍御史尧封之子。侍御以清德有直声。先生兄弟,皆自教之。成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兼中宏辞,通判建康府。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试,除著作郎。疏陈正心诚意之学。出知信州,以善政闻,移知台州。尝条具荒政之策,请以司马光旧说,令富室有蓄

  • 袁采宋朝官吏生平经历、个人著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

    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字君载,信安(今浙江省常山县)人。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和《世范》三书,今只有《袁氏世范》传世。其详细事迹已不可考。个人生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监登闻鼓院。《衢州府志》称其“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淳熙五年(1178),任乐清县令

  • 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被小人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

    在中国历史中,科举制是相当久远的,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几乎陪伴了封建社会的下半场。科考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状元,那如同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一般。中国历史上谁是最年轻的状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广东的莫宣卿,一说是江西的汪应辰。出现这个争议并不奇怪,因为史料记载他们都是虚岁17登科,因为没有详细的年月

  • 《宋史·汪应辰传》史料记载,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

    《宋史·汪应辰传》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时赵鼎为相,延之馆

  • 汪应辰是什么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宋

    汪应辰(1118-1176),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五十九岁。人物经历(宋史本传不著年岁。此依传中“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推算)五岁知读书属对;十岁能诗。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宰相赵鼎奇之。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