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苏东坡和他的三位夫人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

宋朝苏东坡和他的三位夫人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01 更新时间:2023/12/7 23:26:24

人的婚姻难以捉摸,有的两相厮守白头偕老,有的骤然生变劳燕分飞……苏东坡属于某种另类婚姻,请听笔者细细道出。

(一)第一次婚姻幸福美满,夫人芳年早逝

苏东坡和王弗原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好玩伴。至和元年(1054年)春,苏东坡奉父母之命娶王弗为妻。苏东坡将及弱冠,坦率豪爽、倜傥不羁,王弗二八芳龄,貌美温柔,知书识礼。月老用红线把他俩拴在了一起,性格正好互补,那亲密无间、恩爱非凡的模样儿硬是人见人羡。

当时,苏东坡正处于十年寒窗时期,天天都在夜以继日地学习。做完家务后的王弗,常常来到书房坐在桌旁,静静地陪伴他。

开头苏东坡不以为然,只是认为老婆撒娇腻人而已。古代的学习,背功特别重要,不少书藉文章,诗词歌赋要背下来才行。有一次苏东坡背诵《汉书》时,其中有点遗忘,一着急就疙疙瘩瘩了。这时王弗轻轻笑笑,接着背一两句提示他。苏东坡好生奇怪,随口问她另外几本书的内容,她有的能背出来,背不出来的也能把书中的主要内容说清楚。这下令苏东坡刮目相看了,嗬,不知从小的玩伴,还是个高水平的书香小囡呢!

22岁的苏东坡经过笔试、殿试,取得进士第四名,成为了朝廷编制内人员。

从嘉佑六年(1061年)春开始,历任大理评事(掌管刑狱的京官)、凤翔府签判(辅佐州府掌管文书的官)等职。

那时做官称为宦游,就是工作调动频繁,经常要到陌生地方接触陌生人。家属嘛按政策自然随行。

才华横溢、坦率豪爽的苏东坡与人谈话时,不管是否了解对方,想啥说啥,毫无防备之心。

王弗不仅“知书”,还十分“识礼”哩。她如母亲关心儿子一样,每逢苏东坡外出办事或交友,她都要反复提醒他多加小心。

每当苏东坡与到家来的客人谈话时,她总是悄悄躲在屏风后听,客人走后给苏东坡加以品评,把来客的性格特点、是否值得深交的建议一一给苏东坡道出。开初苏东坡没放在心上,后来事实证明,夫人判断的准确率几乎高达百分百。他非常佩服王弗的眼光和见识。从此很乐意听取王弗的意见和劝告。

天公不成全情深意笃的一对伴侣哟,苏东坡在京城任职期间的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年仅27岁的王弗突发急病去世,给苏东坡留下了铭心刻骨的悲痛。

妻子逝世十周年忌日,远隔亡妻坟茔千里之远,在密州太守任上的苏东坡独酌消愁,谁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喝得酩酊大醉后伏桌神游......

梦幻中看到妻子坐在窗前,对着镜子在细心梳妆打扮。他想叫妻子发不声,妻子看着他也说不出话。苏东坡多想给她诉说十年来的思念和忧伤啊......

醒来时,满面的泪水直滴答。他摇摇晃晃地起身来到书房,冥思片刻,情意绵绵哀思切切地提笔填写了一首《江城子》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整首词凄婉而悲怆,把人的生离死别抒发得淋漓尽致,历来认为在悼亡词中居榜首,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词。

(王弗)

(二)第二次婚姻相濡以沫,历经艰苦的岁月

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小名叫“二十七娘”。

这名儿是按家族同辈排序取的,史书载,“二十七娘”嫁给苏东坡后,苏东坡以其出生在闰正月、在家排行老四为据,为其取名王闰之,字季璋。

苏东坡十分欣赏王闰之和王弗的容貌及性格十分相似,并把自己和堂姐生的儿子视为己出的承诺。

不幸的是,王弗生前对苏东坡“有啥说啥”的担心这时兑了现。

元丰二年,苏东坡调任湖州知州,在例行向皇上表示感谢的奏章中,写了“难以追陪新进”的牢骚话,被当时掌权的“新党”抓住把柄,以讥讽朝政的罪名,抓进大牢,受尽百般折磨。

后来全靠皇太后搭力,才被开释,贬职任黄州团练副使。

这团练副使不仅没有任何职权,还不准出黄州地界,只能说比坐牢、软禁好一些。

这职位估摸和弼马温一样,同属“未入流”,薪饷少得很,每月仅四千五百钱,很难养活一大家子人哦。

(王闰之)

王闰之不呕气不埋怨,开动脑筋想办法,每个月老苏发饷后,将钱均匀分成三十份,用根绳索吊在房梁上,每天早上用长叉取下来一份使用。如当天有点剩余钱,就放在一个罐子里,以备有客人来买点酒肉办招待。

苦日子就这么慢慢熬着过。

有一天老朋友马正卿来访苏东坡,见他日子过得如此清苦,动了恻隐之心,找到自己昔年同窗、时任黄州太守的老徐设法,将城东一块闲置的荒坡地拨给老苏家种粮食蔬菜,解决吃饭问题。

苏东坡闻之大喜,想起白居易当年在东坡植树种花的事,这么个窘迫样子还借此酸溜了一把,写了首《步东坡诗》,并自号“东坡居士”。

他本人绝对没想到,以后苏东坡这名头比苏轼那姓名还响亮几分哩。不过,苏东坡天天忙于看书写诗交友,上坡种粮食蔬菜的事只能由王闰之带着家里的其他人承担,他只是偶尔去看看。

随后的日子里,苏东坡一直没能回到京城,辗转于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担任知州。由于长年四处奔波,生活不稳定,日久积劳成疾,元佑八年王闰之辞世。悲痛万分的苏东坡含泪写下《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追念她在自己坎坷的人生中悉心的陪伴,感谢她对长子苏迈视同己出无微不至的照顾。

(王闰之)

(三)第三次婚姻相伴晚年,慰藉孤独心灵

苏东坡年轻时曾到杭州任通判,很喜欢一个叫王朝云的小歌女。据说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欣赏其俏丽的容貌和美妙的歌舞有感而写的。

后来苏东坡收王朝云为侍女,两夫妇对她很好。起初只能认几个字的王朝云,不仅做事勤快,还十分聪明好学,经过数年的努力,向苏东坡学会了识字和书法,还能写诗填词。她崇拜爱戴苏东坡,决定终身追随他。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王朝云长大成人了,由侍女改成了侍妾。王闰之逝世后,王朝云成为苏东坡事实上的妻子。囿于当时的社会习俗,入仕之人不能娶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子为妻且只能为妾。

王朝云十分理解苏东坡。据说有一次苏东坡吃完饭,摸着发福的肚子,玩笑着问仆人们,自己肚里装的啥?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有说机智的,有说才学的。苏东坡不吭声。王朝云说,装的是不合时宜。苏东坡心悦诚服地说:知吾者,朝云也。

王朝云的确说得对。苏东坡坦率豪爽、倜傥不羁的性格难为权贵们所容!“新党”和“旧党”,不管谁掌权,都说他是对方的人,不仅不给好果子吃,反而让其吃够苦头。“新党”的章惇为相掌权后,不舍个人恩怨,昧着良心把他贬职到岭南。那些年代把年近花甲的人弄到路途遥远、疾疫横行的那地方去,加上去的人心情忧郁,说白了就是在置之于死地!

看着苏东坡难得再有翻身的机会了,平时跟随他的人都纷纷离去,只有王朝云,无怨无悔,不畏难难地陪伴他来到惠州。苏东坡深受感动,作了一首《朝云诗》赠送她。

王朝云花了不少心思,精心照料苏东坡的日常生活。由于自己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之水土不服,在惠州两年后,王朝云病逝了。按照王朝云的遗愿,苏东坡把她葬于惠州西湖。惠州西湖原名丰湖,是根据苏东坡的诗句“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雨到西湖”改名的。王朝云与苏东坡相识于杭州西湖,分袂于惠州西湖,是段悲情浪漫史吧?

(王朝云)

苏东坡思念王朝云不已,填写了一首《西江月.梅花》词追忆她: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遗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四)笔者点评

苏东坡的一生是坷坎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有三位美丽善良、对他痴心不改的女性接力终身陪伴他。

笔者有感而发,在此赋诗一首作为本文结束语:

王弗闰之和朝云,接力助夫世间行。

“情为何物”东坡释,千秋永传三女名。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王弗是什么人?怪不得苏轼一辈子忘不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弗,宋朝

    苏轼妻子王弗贤惠漂亮,而且极其聪明,怪不得苏轼一辈子忘不了她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苏轼的才华在当时宋朝早已声名鹊起,宋英宗非常的欣赏苏轼,而且在他还未继位的时候,就听说过苏轼的大名,因此,宋英宗一登基,这位新皇帝就想破例将这位才子提升为翰林学士,想让他负责

  • 19岁苏轼娶16岁王弗,新婚之夜写下一首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爱情和婚姻,成为了很多一生之中所需要经历的重要事件。对于爱情,人们大多都是向往,但是对于婚姻,喜欢之人的比例却下降了不少。因为在结婚之后,或许你的感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在结婚的那一刻,人们的喜悦之情还是难以抑制的,

  • 苏轼结发之妻王弗:生十有六岁,而归于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王弗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生十有六岁,而归于轼。”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轼的《亡妻王氏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北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自古人生四大喜,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1055年,19岁的四川青年苏轼,迎来了人生四大喜之中的一大喜“洞房花烛夜”,与16岁的同乡女子王弗喜结良缘。现代人崇尚婚姻自由,男女双方在结婚之

  • 《宋史·洪咨夔传》原文翻译,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楼钥赏识之。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直院庄夏举自代。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扬州闭门设守,咨夔亟诣寿隽言曰:“金人忌楚,必未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

  • 洪咨夔南宋诗人生平简介,字舜俞,号平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个人履历嘉定中,崔与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筹划边防。时金人南侵六合(今南京市北),扬州形势

  • 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史达祖,南宋,《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宋朝:史达祖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

  • 史达祖之双双燕·咏燕,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代,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咏燕,宋代史达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

  • 史达祖之绮罗香·咏春雨,这首宋代诗词该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代,绮罗香·咏春雨

    绮罗香·咏春雨,宋代史达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

  • 《水龙吟》程垓原文赏析,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辜负,一年芳意。柳困花错字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词作鉴赏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