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资治通鉴·后唐纪·安重诲》原文及翻译,安重诲,应州人也

《资治通鉴·后唐纪·安重诲》原文及翻译,安重诲,应州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1/22 8:50:08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初,帝义子从珂与安重诲饮酒争言,从珂欧重诲,重诲终衔之。至是,重诲用事,时从珂为河中节度使,重诲屡短之于帝,帝不听。重诲乃矫以帝命谕河东牙内指挥使杨彦温使逐之。是日从珂出城阅马彦温勒兵闭门拒之从珂使人扣门诘之曰吾待汝厚为如是对曰彦温非敢负恩受枢密院宣耳请公入朝。从珂止于乡,遣使以状闻。帝问重诲曰:“彦温安得此言?”对曰:“此奸人妄言耳,宜速讨之。”帝疑之,欲诱致彦温讯其事。重诲固请发兵击之,乃命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将兵讨之。帝令彦稠必生致彦温,欲面讯之。从珂知为重诲所构,驰入自明。

帝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乃奏称:“臣徒以忠实之心事陛下,得典枢机,今事粗能晓知,至于古事,非臣所及。愿仿前朝侍讲、侍读、近代直崇政、枢密院,选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乃置端明殿学士。

安重诲以孔循少侍宫禁,谓其谙练故事,知朝士行能,多听其言。朝廷议置相,循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欲用御史大夫琪。循力沮之,谓重诲曰:“李琪非无文学,但不廉耳。宰相但得端重有器度者,足以仪刑多士矣。”他日议于上前,上问谁可相者,重诲以协对。圜曰:“重诲未悉朝中人物,为人所卖。协虽名家,识字甚少。臣既以不学忝相位,奈何更益以协,为天下笑乎!”上曰:“宰相重任,卿辈更审议之。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与物无竞,此可相矣。”既退,孔循不揖,拂衣径去。重诲私谓圜曰:

“今方乏人,协且备员,可乎?”圜曰:“明公舍李琪而相崔协,是犹弃苏合之丸,取蜣之转也。”循与重诲共事,日短琪而誉协,癸亥,竟以端明殿学士冯道及崔协并为中书侍郎。

(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翻译:

安重诲,是应州人。安重诲年轻的时候侍奉明宗,为人聪明敏锐,谨慎恭敬。

以前,后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与安重诲曾在饮酒时争吵,李从珂殴打安重诲,安重诲始终记恨他。到此时,安重诲掌权用事,当时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多次在明宗面前说他的坏话,明宗不听。安重诲便假造明宗意旨,谕令河中牙内指挥使杨彦温驱逐他。这一天,李从珂出城检阅战马,杨彦温领兵关了城门,拒绝让他进城。李从珂命人扣门,质问他说:“我待你很厚重,你怎么能这样做?”杨彦温回答说:“我彦温不敢对您负恩,我是受枢密院的宣示,请您入朝。”李从珂暂驻扎在虞乡,派使者把情况朝廷报告。明宗问安重诲说:“杨彦温怎么能这么说呢?”安重诲回答说:“这是坏人杨彦温的胡说,应该赶快派兵征讨他。”明宗怀疑此事,想把杨彦温引诱来讯问情况。安重诲坚持请求派兵攻打杨彦温,朝廷便命令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统兵讨伐他。明宗指令药彦稠:“务必把杨彦温活着抓回来,我要当面讯问他。”李从珂知道是被安重诲所陷害,赶快入朝自己进行表白。

后唐帝不识字,四面八方的奏书都让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不能全部通晓,于是上奏说:“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机密,现在的事情还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道的。希望效仿前朝的侍讲、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

安重诲认为孔循从小在宫廷里侍奉,明白熟习朝廷里过去的典章制度,也知道朝廷官员的品行才能,所以好多事情都听他的话。朝廷商议设立宰相,孔循推荐太常卿崔协。任圜想起用御史大夫李琪。孔循极力阻止他,于是对安重诲说:“李琪不是没有文才,只是不廉洁。宰相只能用端庄稳重有器度的人,这样才足以成为朝廷百官的典范。”有一天在后唐帝面前议论这件事,后唐帝问谁可以任宰相,安重诲回答说是崔协。任圜说:“安重诲不熟习朝中人员,被人所收买。崔协虽然是名家,但认识的字很少。我已经是因为没有学问而忝列相位,怎么可以再增加一个崔协而被天下人笑话呢?”后唐帝说:“宰相是个重要的职位,你们再重新商议一下。我在河东时见书记冯道多才博学,与世无争,这个人可以任宰相。”退堂时,孔循没给后唐帝行礼,一甩衣服就走了。安生诲私下对任圜说:“现在正缺人,崔协暂且作备选人员,可以吗?”任圜说:“您抛弃李琪而使崔协为宰相,这就好像抛弃了苏合香丸,选取屎壳螂推的粪球。”孔循和安重诲在一起处理政事,每天都说李琪的坏话而说崔协的好话。癸亥(十一日),终于任命端明殿学士冯道和崔协一起为中书侍郎。

标签: 安重诲

更多文章

  • 安重诲是谁?李嗣源为什么会怀疑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重诲,五代十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重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战火几乎燃遍了整个中国。在那个年代中,中原百姓能够得到安定的时间特别短暂,而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时期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稳定期。虽然李嗣源的登基过程也是依托于叛乱,

  • 后周皇亲慕容彦超的作死之道 真-不作死就不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五代十国,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在郭威称帝后派遣使者朝贡,郭威怕他心有疑虑,特别着意安抚他说:“如今为兄已经称帝,不多说没用的,希望你能够辅助我,共同让黎民安居。”为了让慕容彦超安心,郭威不久即下诏加封他为中书令。三月的时候,郭威又下了一份诏书给他,对他说:“以前国家失德,少主信用小人,仓促之间召卿进京防卫。卿得到命令即刻

  • “天下第一赑屃”正定巨型赑屃 传说是节度使安重荣下令建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唐,安重荣

    被人称为正定巨型赑屃的这件文物出土于2000年6月,准确地讲它是一尊巨大的赑屃碑座。赑屃长8.4米,残宽3.2米,高2.6米,残重达107吨。在它出土之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碑是邯郸市大名县的《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也称为《五礼记碑》,碑身高6.45米,宽3.3米,厚1米,赑屃碑座高2.2米,重

  • 安重荣对石敬瑭:同为节度使,为何你能称帝我却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重荣,石敬瑭,南唐,后晋

    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朔州人,是个行伍出身的武夫,此人性情粗鲁莽撞,是个十足暴虐的统治者。安重荣有个部下名叫贾章,有一回惹怒了他,将被杀害。贾章一家三十口有二十八口死于战乱,仅剩下一个年幼的女儿。她向安重荣叩头哭诉,希望免去父亲一死,但安重荣却置之不理。贾章的女儿见救不了父亲,自己一个人又活不下去,

  •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五代时后晋军事将领安重荣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后晋

    安重荣,生年不详,卒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小字铁胡,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五代时后晋军事将领。安重荣出身累世勋阀。祖父安从义曾任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父亲安全官至振武(治所在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马步军都指挥使。安重荣臂力过人,能骑善射,曾担任后唐振武巡边指挥使。后唐清泰二年(

  • 名家画作欣赏,五代十国画家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画家,黄居寀

    本幅构图之重心,大致居于画幅中央,与北宋山水画之中轴式构图相似,荆棘、蕨、竹、飞鸟平布画幅,颇有图案式的布局意味。按,唐花鸟画仍具浓厚的图案意味,未脱尽图案的装饰意义,如唐高昌古墓《花鸟屏式壁画》,六屏构图格式如出一辙:近处坡石小草与山禽(或水鸟),禽鸟之后耸立一株花卉,画幅上方有飞鸟、云彩。本幅构

  • 黄家富贵,黄居寀作品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黄居寀,画家

    人物简介:黄居寀(933-993后),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到了宋代,黄居寀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授光

  • “墨分千层”的观点是谁提出的?蔡茂友黄居寀水墨荷花对比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黄居寀

    蔡茂友,1963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瑞昌市。1982年于瑞昌二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书法师从启功先生和秦永龙老师,绘画拜崔如琢先生为师。蔡茂友提出了“墨分千层”的艺术观点,并独创了“墨分千层”的水墨画法。他的水墨荷花多为洁白,源自唐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称颂,到宋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 黄居寀是谁?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黄居寀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代十国,黄居寀

    黄居寀 cǎi (933年—993年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竹石锦鸠图卷绢本,设色,纵23.6厘米

  • 从和尚摇身一变成为吴越国第一猛将 顾全武是如何成为两浙第一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代十国,吴越国

    佛教最早始于古印度,在东汉永平十年传入中国,被中原政权所认可。随后汉朝皇帝延请印度高僧进入中国传法,教化百姓,并建立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作为佛教传播的基地。有了官方寺庙后,必然要有传播佛教文化的僧人,就是我们俗称的和尚。然而在梵语里,并不是所有的僧人都能称之为和尚,和尚的本意是指那些得道的或者有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