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一介布衣到当朝太子的导师 胡瑗的开挂人生却是从落榜开始的

从一介布衣到当朝太子的导师 胡瑗的开挂人生却是从落榜开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1/18 18:17:03

宋仁宗朝时,活跃着一位教育家、思想家——胡瑗。从一介布衣到当朝太子的导师,学生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与学者、官员等各界人士的敬重。胡瑗的人生不可谓不成功,而他的开挂人生,其实是从他落榜开始的。

胡瑗祖籍陕西安定,祖父时举家迁至泰州。胡瑗打小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志向和才智。小小年纪背五经,作文章啥得都不在话下,左右乡邻伸出大拇指夸赞他,就连父亲都毫不谦虚,直夸“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天资聪颖的胡瑗还有远大的志向——“以圣贤自期许”,可是,胡瑗有一个硬伤:家穷!

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祖父、父亲都是基层干部,俸禄少得可怜,特别是父亲离任后,家境每况愈下,甚至到了“家贫无以自给”的地步。衣食都成问题,就谈不上教育了,胡瑗没能背着书包上学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过,他好学上进,把家里的书读了个遍。

学而优则仕,几乎是古代所有文人的向往,胡瑗也不例外,也想通过科考迈向仕途,实现远大抱负。可是很遗憾,连续几次科考,胡瑗都名落孙山。

不过胡瑗没有抑郁,他对此进行深刻地反思,也许是自己书读得不精,学识还太浅,那就继续求学!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商量,泰山成了他们学习深造的首选,于是,20出头的胡瑗辞别家人,跟朋友一起往泰山进发了。

胡瑗到了泰山后,潜心治学,研习圣贤经典。他“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在泰山一学就是十年!十年间,为了安下心来认真学习,每次收到家书,胡瑗只要看到信中有“平安”两字,就立刻把信投入山涧,不再继续看下去。如此勤奋、潜心学习,胡瑗投书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食不甘味,宿不安枕”的苦读,让胡瑗打下了非常坚实深厚的知识基础。十年后,胡瑗王者归来,雄心勃勃,准备大展鸿图。可没想到的是,落榜的命运依然在等着他。七次科考,胡瑗就是不中!

这时胡瑗已经40岁开外,继续参加科考还是另谋出路,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问题。放弃科举,基本意味着跟仕途无缘;继续科考,等待他的也许还是落榜......胡瑗认真思考过后,竟然选择了前者。不能不说,胡瑗作出这个决定下了很大的决心,毕竟一没背景二没钱财的读书人,科考是向上人生的唯一阶梯。但是,考了这么多年都没中,他不想再把年华蹉跎在科考的漫漫长路上,而要用来做些实在的事情。于是,放弃科举后,胡瑗回到家乡,觅得一所房子,找到几个学生,当起了先生。

这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让胡瑗走上另一条完全崭新的人生道路,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他专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并在实践中摸索出“明体达用”之学。几年后,胡瑗走出家门,来到苏州一带设学授徒,讲授儒家经典,颇有盛名。在这里,他遇到了伯乐——范仲淹。1034年被贬苏州任知事的范仲淹,对胡瑗已有耳闻且相当敬重,设立郡学后,立即聘请胡瑗为首任教席,并让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满腹经纶的胡瑗终于找到了施展才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旦踏上正确的道路,胡瑗的人生便进入了快车道。在胡瑗的努力教学与管理下,郡学很快成为各地学府的标杆存在。随后,胡瑗还来到湖州教学,他在苏州、湖州一带任教的教学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开创了理学先河。

经范仲淹的引荐,胡瑗以布衣身份受到宋仁宗的召见,得到仁宗的赏识,在结束湖州教学后,开始在中央太学执教,名重天下。1056年,64岁的胡瑗晋升,成了当朝太子的老师。

胡瑗执教三十年,受教者不下千人,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理学家程颐就是胡瑗的学生。他被学生称为“安定先生”,被神宗称为“真先生”,成为与富弼欧阳修包拯齐名的“四真”。

胡瑗在接连的科考失利后,及时调转方向,最终“曲线救国”,不仅实现了儿时“以圣贤相期许”的抱负,成为一代大儒、教育家、理学先驱,为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落榜是胡瑗开挂人生的起点,而落榜前废寝忘食的潜心苦读,才真正积蓄了所有力量,让胡瑗厚积薄发,人生开挂!

标签: 北宋思想家

更多文章

  • 宋初三先生之一 中国北宋教育家胡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思想家

    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生平祖籍今陕西子长县的安定堡。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4年)生于于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市)的一户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显赫,始祖胡遵为晋车

  • 解密 刘备连刘璋的嫂子吴皇后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刘璋

    首先先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刘备入蜀称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后来称帝后的皇后是谁吗?这个蜀汉第一位皇后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国马云糜竺的糜夫人,当然也不会是完全是因为政治才嫁给刘备的孙夫人。这个皇后叫穆皇后,我们只知道她叫吴氏,什么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下文还是直接称

  • 为了江山:刘备连刘璋的嫂子吴皇后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

    首先先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刘备入蜀称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后来称帝后的皇后是谁吗?这个蜀汉第一位皇后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国马云糜竺的糜夫人,当然也不会是完全是因为政治才嫁给刘备的孙夫人。这个皇后叫穆皇后,我们只知道她叫吴氏,什么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下文还是直接称

  • 不解!刘备为何连刘璋的嫂子吴皇后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首先先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刘备入蜀称王后的王后,甚至是后来称帝后的皇后是谁吗?这个蜀汉第一位皇后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生了阿斗的甘夫人,也不是哥哥是三国马云糜竺的糜夫人,当然也不会是完全是因为政治才嫁给刘备的孙夫人。这个皇后叫穆皇后,我们只知道她叫吴氏,什么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所以下文还是直接称

  • 穆皇后吴氏是谁的皇后,穆皇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穆皇后

    穆皇后吴氏(?—245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成为寡妇。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纳吴氏为夫人。建安二

  • 历史上能和皇帝走完金婚的皇后 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赵构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比男子要低的多。女子们都被要求要学会琴棋书画,而且女红也一定要做的很好。常读的书籍是三从四德,是男子的附属品。一般来说,他们都与自己的父兄,丈夫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便是当时女子中地位最高的皇后,也是要听从皇帝的话的。以皇帝为主,可以说一生都是要以皇帝之事为主,照顾皇

  • 宋高宗继妻吴氏:吴皇后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皇后,宋朝

    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1115年-1197年),开封人, 其名史书无记载。吴氏14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1143年(绍兴十三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吴氏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

  • 吴皇后是一位怎样的人?得到皇上这么久的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皇后,宋朝

    相信大家对于金婚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在国外的风俗是指结婚五十周年,其实在结婚之后的纪念日都有着不同的称号,都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这个结婚其实就象征的感情非常坚固,而且爱情永久的意思,在生活中也是一些晚年的夫妻,除了饱受疾病的煎熬之外,还有一些感情上的这些,除了当时的环境的原因,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

  • 吴皇后明朝最“短命”的皇后,便因杖打老宫女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皇后,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明朝最“短命”的皇后,在位仅仅一个多月,便因杖打老宫女被废黜。在帝制时代,皇后看似是最有权势的女人,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论,她的地位、权势和所受恩宠无不是得自于皇帝,若一旦得罪夫君,极有可能会落得一无所有的地步。历朝历代因得罪皇帝被废的皇后都不在少数,其中,明宪宗

  • 吴皇后为什么会打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直接废掉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皇后,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皇后痛殴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为爱人出头,直接废掉了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祐樘的父亲是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是万贵妃。万贵妃是诸城人,四岁就被选入宫中养育。这个年纪,对于故乡、对于家人的记忆基本是零,万贵妃可以算是生在皇宫之中,长在皇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