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策作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为什么还要处死这个助手

公孙策作为包拯的得力助手 包拯为什么还要处死这个助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3/12/26 12:51:05

很多人都不了解包拯和公孙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朝给后人留下了不少非出名的人物,这些人当中有武将也有臣,当然他们出名的方式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些是因为能干令人敬佩而成了名人,有些则是因为做事令后人痛恨而逐渐出名。这次要说的是宋朝出名大臣包拯的故事,保证为什么要处死自己的得力助手,那位帮他不少忙的公孙策的呢?其中的原因讲出来,会令人感到很是唏嘘。

包拯的出名方式是因为他是一个很清廉的人,他一生帮助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情,帮助蒙受冤屈的百姓得到他们想要的公平,这样的事情他一直坚持着去做去实践,而成为了百姓口中和心理敬爱的一个官员。不过包拯并不是一个人在努力的做事奋斗,他身边也有不少的辅助人员在帮助他工作,毕竟那么多的事情不可能也没办法让他一个人去做,他在文之方面会有公孙策提供建议,而武力方面会出现展昭此人的相助。

展昭留下的相关记载是比较少的,他应该是一个拥有高深武功的、想要帮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的一位侠客样的人物,不然也不至于会长时间在包拯身边做事。而公孙策应该是个心思很缜密还善于分析的人,毕竟包拯的工作时需要办案子的,但是他一个人也做不了那么多的工作,总会需要人来帮助他进行问题分析,毕竟多一个聪明人帮忙是挺不错的事情。他们三个人当了很久的同事,按理三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那么为什么包拯后来要处死跟自己多年的公孙策呢?要知道他和包拯共同工作了那么多年,是什么使得两个人之间发展成了这个样子?这就要提到一场命案的调查了。当时他们前往太湖进行事故调查的时候,却被身为衙役的江龙展开了报复,不少官兵在这次报复中被杀害了,江龙的养女也是发难的人员之一,而这个养女本身是公孙策的亲女儿。得知这个事实的公孙策选择放女儿离开,他本人也因此心存愧疚而被包拯给处死了。

关于包拯和他助手的故事就写到这里了,这更加体现出了包拯他处事的公平性。不过想来他的内心也是非常悲痛的,毕竟这个人是他多年工作的好助手,两个人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存在,将他处死包拯的内心一定很煎熬吧。

标签: 包拯公孙策

更多文章

  • 汪元量是个什么样的人?汪元量的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汪元量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汪元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汪元量是南宋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年纪轻轻便已精通写诗填词、弹琴作画。因为汪元量在音律方面的突出才能,因此被选为供奉内廷的琴师。除此之外,汪元量还是一位爱国诗人,汪元量的诗词往往能从中洞悉出他的一腔爱国热情,毕竟他

  • 宫廷乐师与皇帝妃子相识,揭秘王清惠和汪元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清惠,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清惠和汪元量,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宋度宗时期的南宋宫廷宛如一个重症病人,生命岌岌可危,却仍沉浸在美丽的幻像中,不可自拔。没想到,元兵如天降,一下子将这一切摧毁了。上到皇帝,下到宫女,全部沦为战俘,其中就有南宋奇女子王清惠和宫廷乐师汪元量。被俘之

  • 汪元量:宋朝的宫廷琴师,诗作被称为“宋亡之史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汪元量,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汪元量,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汪元量(1241年—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也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之能而担任宫廷琴师,元灭宋后,随太皇太后北行。汪元量因目暗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

  • 【玉簪记】简介,潘必正与陈妙常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玉簪记】

    《玉簪记》是明代作家高濂创作的传奇(戏剧),刊行于明万历年间。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过,曾向妙常挑逗,但为所拒。女贞观主潘法成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亦来女贞观。陈、

  • 陈妙常是什么人?宋朝尼姑陈妙常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

    陈妙常,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陈家本来就是临江的官宦之家,只因陈妙常自幼体弱多病,命犯孤魔,父母才将她舍入空门,削发为尼。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空门多暇。陈妙常好学不倦,她不但诗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十五六岁以后突然容光焕发,秀艳照人,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就象仙女下凡,令人目

  • “松阳的梁祝”张玉娘与沈佺的爱情故事,大起大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玉娘与沈佺

    张玉娘生于南宋末年,自幼饱读诗书、聪慧绝伦。生前著有两卷《兰雪集》,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为宋代四大女词人。她与表哥的爱情大起大伏,历尽悲怆,感天动地,被称为“松阳的梁祝”。张玉娘生于1250年,字若琼,字号一贞居士,松阳人。小时候的经历所有传奇故事情节相似;官宦世家的小姐,喜欢舞弄文墨,擅长

  • 南宋女诗人张玉娘生平简介,才丰而运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女诗人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诗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7年),年仅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

  • 名妓传奇--谭意哥传,谭意哥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谭意哥

    北宋时期,潭州有个名妓叫谭意哥。她出生于英州,幼年丧父,随母亲流落到潭州,在贫困中挣扎。当她八岁时母亲又撒手西归,把她孤零零地扔在世上,无依无靠。一个叫张文的男子见她可怜,收养了她。张文靠编制竹器为生,收入差微,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清苦,

  • 王闰之陪着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与繁华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

    宋词谁的文学成就最高?我们就会想到宋代文学当中成就最高的应该就属苏轼了,在前面很多文章当中,我们都已经了解到苏轼的生平以及他的,各种诗歌等等。这篇文章,我们来看一下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来了解一下这位苏轼有这样高成就背后的妻子是如何支持他的?宿舍的第一任妻子叫王弗,而王闰之是苏轼,第一任老婆的堂妹

  • 王闰之原名为什么叫二十七娘?王闰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

    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她则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人物经历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