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耶律德光为什么不敢再中原称帝?原因是什么

耶律德光为什么不敢再中原称帝?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71 更新时间:2024/2/12 4:05:41

10多万辽国军队占领了开封,耶律德光为何不敢做中原皇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领10余万辽国军队大举南下,占领了后晋政权的首都开封。随后,耶律德光盖国号为大辽,表示自己要做中原的皇帝。一个最大的问题出现了,既然辽国军队已经占领河南地区。几个月之后,耶律德光为何要仓皇退出中原地区呢?认真的说,在这一阶段,辽国还不具备征服中原的能力和条件。

在唐朝灭亡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石敬瑭是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女婿,负责镇守河东地区。李嗣源去世之后,后唐内部爆发了权力斗争。当时,李嗣源的干儿子李从珂步步紧逼,打的石敬瑭没有办法。为了化解危机,石敬瑭请北方的契丹出兵增援,代价就是著名的幽云十六州。这对于契丹来说诱惑力太大,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领5万军队南下,帮助石敬瑭击败了李从珂。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同时兑现了幽云十六州地区。几年之后,石敬瑭决定认耶律德光为干爹,后晋和契丹之间成了父子关系。

过了几年,石敬瑭因病去世。由于没有儿子,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承了皇帝,按照辈分来说,石重贵应该喊耶律德光为爷爷。石重贵的态度是:在私下里,自己可以喊耶律德光为爷爷。但是在国与国关系上,大家是平等的。这让耶律德光非常恼火,此外,在两国贸易问题上出现了激烈的矛盾。最终,契丹方面首先翻脸,向后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此时幽云十六州的作用体现出来,由于没有燕云地区为依托,契丹军队长驱直入,中原军队根本就挡不住。虽然后晋军队也曾经击败了契丹军队,但后晋内部也有问题。

后晋的大将杜重威和皇帝石重贵存在很深的矛盾,在契丹的忽悠下,杜重威率领大军投降,导致开封的北面门户顿开,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率领契丹军队攻入了开封,后晋皇帝石重贵成为了俘虏。随后,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表示自己要进入中原地区做皇帝。但此时的契丹汉化程度很低,契丹官兵们非常的粗鲁野蛮。契丹军队没有军饷,全部依靠打草谷的收入,打草谷就是抢劫。占领开封之后,契丹军队四处出击,开封、许昌、洛阳、郑州等地区受灾严重。由于契丹军队的种种暴行,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反抗,出现了很多起义军。

起义军不会正面与契丹军队较量,但经常伏击契丹小股官兵,具体情况可以联想抗日战争的华北战场。契丹军队的伤亡越来越多,耶律德光的兵力本来就不多,随着伤亡逐步增多,耶律德光开始发愁了。因为自己仅仅占领了中原地区的一条线,自己属于长驱直入,周边很多地区都不再自己的手里。由于催逼官员们奉献家产,那些投降的后晋官员们也是怨声载道,他们开始秘密联络河东地区的大将刘知远。得知开封被占领以后,刘知远迅速集结各地的军队,准备切断契丹军队的退路。眼看自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耶律德光垂头丧气的撤离了中原地区。

耶律德光率领军队北返的途中,契丹军队的暴行和后来的日本军队没有多少区别。行进的途中,耶律德光突然去世,而是没有任何的征兆。辽国方面表示,自己的皇帝死于突发疾病。但中原百姓把耶律德光去世的那片树林命名为杀胡林。据说,是一位义士拼死刺杀了耶律德光。契丹军队撤退以后,刘知远率领军队进入开封,建立了后汉政权。由于幽云十六州在契丹的手里,后汉、后周和北宋始终不敢大意。辽国军队依靠幽云十六州为跳板,经常南下进攻中原地区。即使在赵匡胤成为皇帝以后,辽国的大规模进攻也没有结束。到了宋真宗时期,辽国大军20万曾经逼近河南北部的濮阳。

标签: 耶律德光宋朝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马希声简介 马希声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代十国,南楚,马希声

    马希声(898―932年8月15日),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次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年在位。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

  • 南楚奇葩国君马希声,一天要吃五十只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希声,五代

    每当一提起马希声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形象,那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此人名叫“马希声”,南楚的第二代掌权人,中国古代史上的“吃鸡第一人”。那么,为什么不称他为国君呢?因为他在位期间,行掌管一国之实,却没得国君的称号。老木匠马殷通过一番英明决策,奠定了南楚的大好基业。可是,由于

  • 靠母亲才上位的南楚国君,如何评价马希声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希声,五代十国

    在历史长河中,马希声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此人名叫“马希声”,南楚的第二代掌权人,中国古代史上的“吃鸡第一人”。那么,为什么不称他为国君呢?因为他在位期间,行掌管一国之实,却没得国君的称号。老木匠马殷通过一番英明决策,奠定了南楚的大好基业。可是,

  • 李茂贞敢封妻子为皇后,为什么自己却不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十国,李茂贞

    李茂贞敢封妻子为皇后,为什么自己却不敢称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凡是动乱的时期,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通常都会称帝,不管成败与否,至少要先过几天皇帝瘾。然而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奇葩的军阀,他称霸一方,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自己也“假天子之制”,然而他却依然称王

  • 解析张全义和朱温是什么关系 如何评价张全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全义

    关于张全义简介,张全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出生于852年,去世于926年,享年74岁。张全义字国维,是濮州临濮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其实他最初的名字叫张言,而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唐昭宗后来赐予他的。张全义图片张全义简介介绍他本来是一位种田的农民,后来在机缘下参与了黄巢起义,在这次农民起义中张

  • 五代人物张全义的评价:功劳虽有过失亦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全义

    关于张全义简介,张全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出生于852年,去世于926年,享年74岁。张全义字国维,是濮州临濮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其实他最初的名字叫张言,而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唐昭宗后来赐予他的。网络图张全义简介介绍他本来是一位种田的农民,后来在机缘下参与了黄巢起义,在这次农民起义中张全义

  • 张全义和朱温是什么关系 如何评价张全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全义和朱温

    关于张全义简介,张全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出生于852年,去世于926年,享年74岁。张全义字国维,是濮州临濮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其实他最初的名字叫张言,而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唐昭宗后来赐予他的。张全义图片张全义简介介绍他本来是一位种田的农民,后来在机缘下参与了黄巢起义,在这次农民起义中张

  • 黄巢大将张全义反复无常却能活得那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巢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出生在“世为田农”的家庭。祖父张琏、父张诚都是农民。恢复洛阳经济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

  • 揭秘张全义为感恩朱温竟任由妻女被朱温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朱温都是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张全义是五代后期的一位将领,本名为张言,字国维,是山东人。而朱温又名朱晃,是五代时期梁国的开国皇帝,曾归顺于唐,不料后来朱温篡位成功做了皇帝。朱温在位时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尽量减少税收,这就使得当时的百姓赋税负担较轻,更利于农业的发展。朱温最后是被自己的儿子杀害的,

  • 揭张全义为感恩朱温竟任然由妻女被朱温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温

    张全义朱温都是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张全义是五代后期的一位将领,本名为张言,字国维,是山东人。而朱温又名朱晃,是五代时期梁国的开国皇帝,曾归顺于唐,不料后来朱温篡位成功做了皇帝。朱温在位时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尽量减少税收,这就使得当时的百姓赋税负担较轻,更利于农业的发展。朱温最后是被自己的儿子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