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夏皇室中第一位出家的女性——没藏皇后

西夏皇室中第一位出家的女性——没藏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60 更新时间:2023/12/12 13:13:37

就在西夏处于复杂的外交环境中时,西夏宫廷内却悄然吹来一缕佛音。当元昊移情于儿媳的美貌时,没藏皇后对此心灰意冷,夜夜独守空房的巨大寂寞包围着这个聪慧而美丽的党项女子,这时,她接触到了佛教。

佛教教义让她放下了奢华而尊贵的生活及对元吴还能回到自己身边的美好愿望。一卷卷佛经诵读后,一个清凉的早晨,没藏皇后带着一颗清凉之心走进了自己长期敬香的戒坛寺。随着剃度前的钟声响起,皇后看见自己那一头曾经让元昊迷恋不已的秀发一缕缕落地,也似乎看见了那些美好而甜蜜的岁月如晨雾般消失了。青丝落地、佛意出场,西夏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元昊的没藏皇后消失了,取代她的是戒坛寺里众多尼姑中的一位,这是西夏皇室中第一位出家的女性。出家的没藏皇后虽然离开了兴庆府里的皇室生活,但对儿子谅祚的命运一直关注着。从襁褓中的谅祚被抱着继承西夏帝位的那一天起,没藏皇后一心希望儿子龙运长久。

为保儿子谅祚“圣寿以无疆”、“宗桃而延永”,出家的皇后尘心未尽,想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大崇精舍,中立浮图”。公元1050年,没藏皇后开始让人设计并在兴庆府建造起一座寺院,因为是“皇太后承天顾命”而建的寺,因此被称为承天寺。这是西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造寺,整个工程历时5年零7个月。在寺里后来又兴建了一座比长安城里的大雁塔还高半米的如云宝塔,这就是近氏年间一直屹立在兴庆府且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承天寺塔。从此,巍峨的塔尖迎来兴庆府的晨曦、送走兴庆府的斜阳,默默地记录着大白高国政治心脏里的风土人情。

承天寺建成后,宋朝朝野也一片震惊。这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宗教建筑,恢弘的建筑、云集的高僧、朝拜的信众使得承天寺塔成了大白高国软实力的象征,回鹘、吐蕃、党项、汉人纷纷前来礼佛敬香。1055年,没藏皇后派遣专使前往开封,向大宋皇帝迎请一部《大藏经》并珍藏于寺中。随着建筑规模及收藏经卷的增多,承天寺成了吸引西北地区高僧大德讲学弘法、研佛修行的上胜之地,没藏氏和谅祚也常到这里来听高僧讲经。当时的承天寺,与后来在西夏境内兴建的凉州护国寺、甘州卧佛寺,同为西夏三大佛教圣寺。

西夏历史上,历代帝王、皇后都笃信佛教,没藏皇后虔诚的佛教态度及从小就带谅祚出入寺院对谅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夏历史上曾经六次向宋朝求赐佛经,谅祚在其19年执政期间就有三次。其中第三次是在他亲政后第二年完成的。同时,谅祚还继承了元昊时期将汉文佛经翻译成西夏文的工作,他在迎请佛经时也向宋朝提出派精通翻译佛经的高僧到西夏的请求。承天寺里日益繁盛的香火并有使没藏氏彻底忘却红尘,她也没有将自己的晚年尽付青灯之下。这位春心未泯的党项女人不久就将先前与前夫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的私通半公开化。

此后,美丽而率性的没藏氏又与担任过元昊侍卫官的宝保吃多已偷情。没藏太后的移情引起了李守贵的嫉妒,公元1056年十月的一天夜晚,没藏太后与宝保吃多已在出猎贺兰山的夜归途中,遭到李守贵密派的骑兵伏击,没藏皇后和新情人宝保吃多已都被击杀。没藏太后死于情人的三角冲突,为时9年的西夏没藏母族摄政至此结束,也给西夏历史留下了一个风流皇后入宫、得宠、出家、摄政、偷情、死亡的人生足迹。尽管佛音在西夏上层中逐渐漫漶,但战争的阴影依然弥漫在这个王朝的上空。

公元1067年,是西夏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一个叫王韶的汉族人给宋神宗递上了一份《平戎策》,引发了西夏建国以来的重大战役。王韶当时任建昌军司理参军,他的奏疏引起了朝野一片震惊,自然也引起了宋神宗的高度关注。王韶在这封奏疏中指出:西夏一旦攻破青唐城,就扫除了南下的屏障,会大规模地掳掠渭水秦地;而占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吐蕃首领董毡、瞎毡的军队根本不是西夏的对手,河湟一带、甘肃中部一带随时可能成为西夏的地盘。

因此,他建议宋朝想要谋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扰”。他的这些战略主张赢得了王安石的赞许,自然也就得到了宋神宗的赞同,王韶因此被任命为秦凤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尽管这是一个文职,但王韶抵达秦州后立即发挥了他的军事和经济头脑,开始注重和河湟一带的吐蕃人修好,在边界处设立贸易市场。王韶的这些举措得到了后台老板王安石的大力支持,王安石积极向皇帝说王韶的好话,并提拔王韶为提举秦凤路蕃部及市易司事,主管在西部边境地区和吐蕃人的商业贸易。

这期间,吐蕃人俞龙珂统领的部落势力不断增长,对边境形势有着前瞻性判断的王韶带领身边的几个骑兵,直接到俞龙珂的军帐,当面陈述了与宋朝联合的利害关系。烛火映照的军帐里,两个人经过一个通宵的谈话后,俞龙珂终于下定决心,带领12万人马归附宋朝。宋神宗给俞龙珂赐名“包顺”,很快又授他负责今甘肃临洮、青海东部地区的蕃部巡检。王韶和吐蕃势力的修好,使西夏向西发展遇到了一座坚硬的屏障。要突破这个屏障,必须依靠战争,这场战争就是谅祚执政后期开始的夏宋战争。

谅祚即位之初,宋朝宰相韩琦曾轻视地认为:谅祚是个狂童,没有元吴的计谋和智慧。然而,党项羌好战的血性在执政后的谅作身上喷张,让韩琦等宋朝官员大吃一惊。西夏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使大宋宰相韩琦察觉到西夏的边防力量已经比元吴时代大为增强,便建议英宗对西夏停止岁赐,终止榷场生意。宋英宗为此发诏书谴责谅祚,并且提出要中断榷场。聪明的谅祚再次出台了灵活的外交政策,派遣使者到开封向宋英宗谢罪,司马光对此警惕地指出:谅祚的这个举动,一是为了骗取宋朝的岁赐;二是有利于西夏人到开封贸易;三是让宋朝放松警惕。

不过战争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经过一定时期的国力储备后,谅祚于公元1067年下达了对宋作战的命令,并秉承首领亲自带军出征的传统,领数万西夏军队出兴庆府向东直抵位于今陕西绥德县的绥州,开始他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后次东征。西夏控制绥州,派驻的军事首领是嵬名山。1067年十月,宋朝发兵围困绥州,宋朝将领种鄂事先利诱嵬名山的弟弟嵬名夷山等人做内应,胁迫嵬名山率众归顺宋朝,宋朝因此得到党项及其他蕃部首领300人、1500户居民和上万士兵,并击退了前来夺城的4万西夏军队。

谅祚认为这是宋朝知保安军杨定对西夏的欺骗,于是设计在十一月诱杀了杨定等人。因为以前杨定曾在出使西夏时向谅祚称臣跪拜,接受了西夏的馈赠,回去后却向宋朝政府上交了谅祚赐给他的宝剑等部分物品,私自将谅祚赏赐的金银藏了起来,并且夸口可以刺杀谅祚,还因此被提升为知保安军。西夏政府向宋朝方面提出索要嵬名山及此前叛逃宋朝的西夏横山酋长,而宋朝也向西夏方面索要杀害杨定的凶手及此前被俘的宋朝官员。双方谈判失败后,谅祚带领的西夏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终结这些胜利乃至谅祚生命的是围攻大顺城之战。

大顺城守将蔡挺得知西夏军来攻,下令沿边人户坚壁清野,全部进入城堡,不得派兵出战,又事先在城堡周围护城河中布满铁蒺藜,西夏人马渡水多被铁蒺黎所伤,进攻迟滞。谅祚冲锋在前,带领西夏军士次次围城进攻,攻了三天后,仍然一无所获。谅祚最后一次亲临阵前督战,蔡挺命令蕃官赵明带领800名弓弩手埋伏在城外,宋军箭如雨下,西夏军死伤不计其数,谅祚也被宋军神射手的毒箭射穿铠甲,身受重伤的谅祚流血不止,西夏军只好撤退。

谅祚回到军营后,饱受箭毒带来的痛苦,回兴庆府后仍是无法治愈,不久便死去,时年21岁。于是,一个内外环境更加复杂的西夏,被推给了他7岁的儿子秉常。

标签: 西夏没藏皇后

更多文章

  • 没藏皇后到底有多悲催 嫁人嫁到表哥,还是一个黑心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西夏

    在封建社会,表哥娶表妹,表姐嫁给表弟,是一种很常见的亲上加亲的联姻方式,不论是民间还是皇室,都有很多这样的中表婚。远在西陲的西夏国皇室也不例外,有三例这样的中表婚,今天某就来介绍其中一个例子,表妹没藏氏,表哥夏毅宗李谅祚。不是每个表妹都能遇到一个好表哥,当小表妹遇到黑心凶残的表哥时,可就不会有戏文里

  • 没藏皇后是怎么死的 她是死于什么人的手里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西夏

    没藏太后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因爱生恨的情人所杀的太后没藏太后是李元昊是皇后,最开始是一个西夏大臣野利遇乞的妻子,李元昊见其美貌,遂在诛杀野利遇乞以后将其接入宫中,封为皇后。后来,李元昊因为做了和唐玄宗一样的事情,抢了自己的儿媳妇儿而被暴怒的太子宁令哥杀死,太子因为弑君被他的国相舅舅处死之后,年

  • 西夏名臣野利仁荣:通过汉字借鉴发明了西夏文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利仁荣,李元昊,西夏,

    野利仁荣( ?~1042),西夏大臣。西夏文字的主要创制者,西夏著名学者。党项族野利部人。野利仁荣一生的重要贡献,就是遵照元昊的意见,仿照汉字特点,创制出党项族历史上特有的蕃书,即西夏文。被西夏仁宗李仁孝追封为广惠王。野利仁荣(?~1042) 西夏开国重臣。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学识渊博,熟

  • 西夏名臣野利仁荣:为元昊创立了各种典章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夏,名臣,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1042) 西夏开国重臣。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学识渊博,熟悉历史。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划。曾建议根据西夏境“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平以刑赏”,使“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对景宗规定各种制度有重大影响。大庆元年(1036)秉承景宗旨

  • 野利仁荣和李元昊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夏,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他跟李元昊有着不可分割的裙带关系(李元昊的皇后出自野利氏)。他是野利氏的族人,当年在李继迁最困难的时候,正是野利氏挺身而出,让在地斤泽一败涂地的李继迁又在黄羊平死灰复燃,最后终成“燎原之火”。自此以后到李元昊统治前期,野利氏和李家一直是野利氏自李继迁以来就是李家最亲密的战

  • 野利仁荣是怎么创作出西夏文字的 一共耗时多少时间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西夏

    随着我们对西夏王朝的深入了解,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创造的璀璨的西夏文明也开始不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的西夏文字便如同茫茫苍穹中划过的流星,在释放出一束耀眼的光芒之后消失在历史的夜空中,成为一种死亡文字,为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党项族在历经数百年的辗转迁徙中,不断吸取融入了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与文

  • 揭秘:历史上的沈珍珠被独孤贵妃杀害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独孤贵妃,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极盛的朝代,在唐朝,民风较为开放,人们的生活也极为丰富。在唐朝中期,出现了一场转变唐朝繁盛的命运的事件,就是安史之乱。这次事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安禄山、杨国忠、李隆基、李亨、李俶等人都在《大唐荣耀》中出现了,随着他们出现的,还有一代神秘的皇后睿真皇后沈氏。历史上的睿真皇后沈

  • 宋真宗赵恒的妃嫔:沈贵妃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沈贵妃,宋朝

    沈贵妃(994年-1076年),沈氏,谥号昭静,宋真宗赵恒的妃嫔,宰相沈伦之孙女,父亲沈继宗为光禄少卿。大中祥符年间沈氏入宫为才人。后晋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沈妃淑俭不华,真宗甚为敬重。嘉佑末,宋仁宗晋尊庶母沈氏为贵妃。熙宁九年沈贵妃薨逝,享年八十三岁。许出殡其家,车驾临奠,辍视朝三日,谥曰昭静

  • 沈贵妃:出身清贵的宰相孙女,一生历经五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沈贵妃,宋朝

    宋真宗的后妃出身有高有低,有出自将门元后潘氏和继后郭氏、戴贵人,有出身微贱的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还有出身清贵的沈贵妃。在真宗的后宫中,沈贵妃是唯一的清贵出身,宰相沈伦的孙女,因此,皇帝待沈氏与众妃不同,“故待之异众”。沈伦【909-987】,字顺宜,原名沈义伦,因为避讳宋太宗的名讳改为单名沈伦。

  • 沈伦:北宋初年官员,沈贵妃的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沈伦,宋朝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后汉乾佑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