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沈贵妃:出身清贵的宰相孙女,一生历经五朝

沈贵妃:出身清贵的宰相孙女,一生历经五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31 更新时间:2023/12/12 5:05:03

宋真宗的后妃出身有高有低,有出自将门元后潘氏和继后郭氏、戴贵人,有出身微贱的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还有出身清贵的沈贵妃

在真宗的后宫中,沈贵妃是唯一的清贵出身,宰相沈伦的孙女,因此,皇帝待沈氏与众妃不同,“故待之异众”。

沈伦【909-987】,字顺宜,原名沈义伦,因为避讳宋太宗的名讳改为单名沈伦。沈义伦是开封太康人,出身寒微,最初以讲学授徒为生,就是说,当初沈宰相没发迹前是做私塾先生的,“以讲学自给”。

后汉乾祐元年【948】,沈义伦投奔永兴军节度使白文珂门下去做幕府先生,开始走出改换门庭的第一步。

到了后周显德三年【956】,经昝居润的推荐,沈义伦和赵普同时投靠匡国军节度使赵匡胤门下做幕府,开了沈家的腾达之路。

不用剧透大家也都知道赵匡胤是最后摘桃子的人,建立了北宋,沈义伦以佐命功在幕府中排名第四,主管财政,从此也可见沈义伦的特长是理财,因此后来做了三司使。

开宝六年【973】八月,跋扈的赵普罢相,九月,沈义伦就和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也是赵匡胤幕府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任职宰相的。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夺位后,沈义伦改名沈伦,依旧做次相,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六月,首相薛居正薨,沈伦升为首相。不过随即在九月份,因为赵普编造金匮之盟的功劳又被宋太宗任命为首相,沈伦再次沦为次相。

沈伦多少还有些文人的清高,史书评价他“清介醇谨”,和赵普那样没下限的人还是有不同的,他能够感觉到即将发生的政治风暴,不愿意助纣为虐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又没有能力阻止,因此告病,随即上表请求致仕。

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宋太宗以沈伦没能察觉秦王党羽次相卢多逊的罪行而罢相,沈伦再次请求致仕,七月,以左仆射致仕,雍熙四年【987】薨,年79岁,赠侍中,赐谥恭惠。

沈宰相家里的八卦

沈伦原配妻子阎氏,夫妻俩渡过了年轻时代的微贱生活,阎氏一直没有生儿子,为了传宗接代,沈伦在发达后纳妾田氏,生子沈继宗。

沈伦的官越做越大了,儿子的名头有些不好看,阎氏就把朝廷赏赐的封邑坚决的让给田氏,她在老家,就像是变相的离婚不离家一样。

沈伦就在老家太康修建住宅给发妻居住,田氏在京城做宰相夫人,儿子沈继宗就有嫡子的名份。

沈继宗遗传他爹的理财本领,很善于经营,还讲究养生,不饮酒,不喜欢音律,不过就喜欢呼朋唤友开趴体,乐此不疲。宰相之子,又善于经营,自然不差钱,沈家真是又有钱又清贵。

沈继宗的儿子沈惟清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为妻,宜都县主是密王赵元偓的女儿,宋真宗的侄女,沈贵妃就是沈继宗的闺女,也就是说,沈继宗和宋太宗平辈,闺女嫁给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儿子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这,这有点差辈啊!

哎哟,反正皇室联姻不看辈分。

沈贵妃【994-1076】,是宋真宗赵恒的妃子,宰相沈伦的孙女,光禄少卿沈继宗的女儿。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沈姑娘入宫,因为其祖父做过宰相,直接就封了正五品才人,差不多和她一起入宫的帅哥戴兴之女才封了贵人【无视品中最高级,才人之下】。

史书中记载说沈氏“为人淑俭不华”,那就是贤良淑德不好奢华了,有一个善于赚钱爱开趴体的爹沈姑娘居然不奢侈,也挺难得的,这是她值得夸耀的优点。

史书只夸这么一条,大概沈姑娘在相貌上稍微有点欠缺,能进宫最少也是清秀之姿,但在后宫佳丽中就不起眼了。真宗对沈姑娘好是源自她的出身,是相门子,对她本人,大概不会有太多喜爱之情。

这么说的证据是什么呢?大中祥符六年【1013】正月,进宫四年的沈才人晋了一级,成为正四品的美人,但是初入宫才封贵人的戴氏在今年直接跳到正二品的修媛【正二品中的第十四级】,反而把沈美人甩在后面,成为后宫老三。

可见沈美人不得宠啊!徒有相门子的身份,只能在后宫熬着了。所幸沈氏性恬静,宋朝后宫待遇又好,沈氏不争不抢安然度日。

天禧二年【1018】九月,后宫大晋封,沈美人才升级升级位正三品的婕妤,在真宗朝,沈氏最高的位份也就是婕妤了。

宋史说真宗有意立沈氏为皇后,其实是谬论,真宗喜欢刘娥喜欢的死去活来,怎么可能去立沈才人,只不过,因为刘娥出身的问题被大臣诟病,很有可能是大臣推出沈才人和刘娥打擂台的。

高寿的沈贵妃

乾兴元年【1022】三月,赵恒驾崩,太子赵祯继位,四月,晋封先帝后宫,沈婕妤晋封充媛。

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沈充媛晋封昭容;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晋封昭仪;庆历元年【1041】十二月晋封婉容;庆历四年【1044】九月晋封贤妃,随即又晋封德妃;嘉祐七年【1062】十二月,晋封贵妃。

话说仁宗对待沈氏真是不错的了,一直晋封到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相比较那位帅哥戴兴的闺女小戴戴,仁宗有点厚沈薄戴,仅仅给小戴戴晋封过一次。

嘉祐八年【1063】四月仁宗驾崩,嗣子英宗赵曙继位,对于沈贵妃来说,英宗就是她的孙子辈了。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是为神宗,沈贵妃是皇帝的曾祖母级别。

一直活到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沈贵妃薨,年83岁,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五朝,蛮高寿的。

神宗特别允许从沈家出殡,并亲自驾临祭奠,还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赐谥“昭静”,可以称呼她为昭静贵妃沈氏。

标签: 沈贵妃宋朝

更多文章

  • 沈伦:北宋初年官员,沈贵妃的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沈伦,宋朝

    沈义伦(909-987),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后汉乾佑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

  • 沈贵妃相貌并不出众为什么能当上贵妃?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沈贵妃,明朝

    沈贵妃相貌平平为何能成为明世宗贵妃?只因她猜透了嘉靖的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嘉靖皇帝一生有四位皇后,三位皇贵妃,而沈贵妃就是其中一位皇贵妃。沈贵妃是嘉靖册封的九嫔之一,不过据说沈贵妃相貌平平,为何她能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贵妃之一呢?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沈贵妃能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哀叹带给他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煜,南唐,虞美人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尼采的话对李煜词的高度评价。独特的生活是什么呢?由皇帝到俘虏这种生活,独特的感受就是那种悔恨,那种反思,那种悲痛,那种忏悔。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亡国之痛,或叹怨孤寂之苦,或惆怅梦幻之景,或抒

  • 豁达的君王宋太祖:如果未死李煜的悲剧不会上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太祖,宋太宗,李煜,

    两宋以文治国,大宋开国皇帝--出生于传统武将门庭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定下这一国策后,为了让后世子孙彻底贯彻这一精神,留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遗训,并将其刻在一块石碑上,藏于深宫密室。每当新帝即位时,其中一个秘密仪式便是恭读遗训。密室只有皇帝可以进入,甚至重臣都不知“石刻遗训”的存在,直到宋太祖死后一

  • 南唐后主李煜死亡之谜:《虞美人》背后的内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虞美人,李煜,赵光义,

    李煜被押往北宋京城,他住的地方是宋太祖亲自选的,而且还翻修了一下,院子里种满了梧桐。现在开封城西北角的西城墙外,有一个叫逊李唐庄的村子。“逊李唐”,就是囚禁南唐后主的地方。宋太祖赦免了他的罪行,封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千牛卫”是负责保护皇帝和王公贵族的侍卫,当然不可能真的让他去带兵,而“违命

  • 宋灭南唐并不轻松:李煜固守南京城长达一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煜,南京,南唐,

    说到李煜,人们在佩服其文学上辉煌成就的同时,难免慨叹其作为乱世君王的失败。然而,在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教授许春在看来,说李煜是面对进攻坐以待毙的昏君,是“不符合史实,也是极不公平的”,不能因为最终失败就忽略不计他曾经作过的抗争。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最为璀璨的明星,这一结论向为众多的文学史著所

  • 后蜀南唐如何覆灭:李煜为何误杀国家重将林仁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蜀,南唐,李煜,花蕊夫人,孟昶

    导读:名将林仁肇一死,南唐如失长城,朝中再无人能敌宋军。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肉袒(光着上身)出降,南唐遂灭。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帝国皇帝孟昶心情大好,亲笔在钉于屋门两侧用于驱鬼避邪的桃木板上题下了两句吉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通常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

  • 只因后主李煜误杀重臣?南唐灭亡的真正起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唐,灭亡,起因,李煜

    公元964年除夕,后蜀帝国皇帝孟昶心情大好,亲笔在钉于屋门两侧用于驱鬼避邪的桃木板上题下了两句吉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通常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文采飞扬的孟昶自然就是春联的“专利持有人”。不过,这个故事还没完,一年后,大宋帝国灭掉了后蜀,宋廷派到成都的第一任地方长官正是一个叫吕余庆的

  • 倾国一战:南唐后主李煜为民而降可称贤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唐,李煜

    两军交战之初,李煜把军权全权交给了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皇甫继勋是南唐名将皇甫晖之子,也算是熟悉阵战了。可他自以为南唐水军强势,又有长江天险,且十月江水寒凉,水流急迫,根本不可能搭建浮桥,于是放松警戒,没有及时做出应对。等到李煜知道宋军大部队已经渡江,逼近城下的时候,只能怒斩皇甫继勋。此时情况已

  • 痴情帝皇的凄美爱情: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煜,小周后,爱情故事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因舜帝当时有娥皇、女英之说,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又名娥皇,所以世人又称小周后为周女英。李煜与小周后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