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禹偁:一位直言不讳的宋代文学巨匠,屡受贬谪而不屈

王禹偁:一位直言不讳的宋代文学巨匠,屡受贬谪而不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3/12/24 20:20:34

以前学《中国文学史》,当翻到宋代时,开篇总写的是这王禹偁,诗有《村行》,词有《点绛唇》,记有《小竹楼》,传有《唐妪传》,集有《小畜集》,可以说是宋初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

记得当年一个人呆在川北大山中过清明节时,虽然知道杜牧那最著名的"雨纷纷",但口中吟诵地却是王禹偁的《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现在的人读宋词,如果是按顺序的话,基本上都是从大小晏,张先欧阳修始,其实这王禹偁在宋词的地位当是开有宋一代意境之先河。

王禹偁,字元之,山东省巨野县人,宋代诗人、散文家。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禹偁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时被召还,复知制诰,后贬于黄州,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较为突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为后来之欧阳修、梅臣等人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

虽然王禹偁的词存世只有一首《点绛唇 感兴》,但却是很成熟的风格了,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输后来的那些大家。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这是王禹偁中进士后,屈就长洲知县时写的一首小令,它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他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

此词把握住水乡景物的特征,用清淡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色彩暗淡的风景图,隐约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的心情。

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他只能将"平生事"之抱负,凝聚对"天际征鸿"无奈地睇视之中。最后一句反映了知己难觅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王禹偁可以说是个神童,早年的宰相毕士安在还未发迹之前就看好这小朋友。王家以磨面为生,老毕同志就以磨面为题,让刚七岁的王神童作诗一首,小朋友张口就来:"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老毕大为惊讶,赞赏不已。于是留在身边悉心培养。

有一天,太守偶出一句"鹦鹉能言争似凤。"坐下宾客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即使老毕同志当时也哑了火,暗暗记下,回家写在屏风上,王禹偁看见后当即对曰:"蜘蛛虽巧不如蚕。"老毕感慨赞道"经纶之才也。"

后来他和太守在一起赏白莲时,提起了这个诗才敏捷的神童,太守便即召王禹偁前来,即景命题,让他咏白莲诗,王禹偁又马上又口占曰:"昨夜三更后,妲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太守也叹服为天才。

王禹偁考中进士后,从基层一步步地做了上来,后来官至右拾遗,属于国家监察干部吧。要说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担任这职务很是合格。但是,你要看跟哪个混嘛,如果是跟着朱元璋,那肯定是被青睐有加,但你这是在大宋初期啊,皇帝都崇尚糜费,下边跟风一片,你这在边上哇哇哇地,烦不烦啊。

更糟糕的是,王禹偁眼见宋太宗在后宫中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发自本能的上了一疏叫做《端拱箴》,直言皇帝挥霍无度。你老几呀?胆子还不小,太宗不动声色,很快就把他的言官免了,改任秘书郎。

其实,对眼前的处境,王禹偁的内心也是很痛苦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写在谪贬期间曾写过一首《春居杂兴》倾诉的就是这种难言之痛。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曲拆隐晦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也是隐喻诗人的遭遇。同时,似乎还在责问。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这是为什么呢?

然而,这王禹偁就是一根筋,不接受教训,还在不停地烦这皇帝老儿,结果终于被踢到秦岭看风景去了,免得总在皇帝面前晃得心烦。后来太祖赵匡胤的皇后去世后,太宗处理得很不得体,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板眼。他又跳出来说这太宗不落教,夺了人家天下,还不把人家的夫人当国母安葬,结果,又被贬到滁州钓鱼去了。

可以说,王禹偁是天下大才,宋初政治环境也很宽松,皇帝们还是爱才之人,但他太正直,三起三落,像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直到真宗即位,才回到朝廷。后来又得罪当时宰相,再度被踢出朝堂,最后在蕲州去世,年仅48岁。

王禹偁此生就是太过刚直,敢于直言讽谏,凡是看不惯的事情,心里憋不住,快人快语,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上至皇帝宋太宗,下至同僚,包括宰相之类的执政大臣,大家伙儿都很烦他,可又钦佩他的文才。所以,老王的这一生,总是在荡秋千,我行我素,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大概就是指的他这样的人。

王禹偁一生数起数落,他的内心也是孤独和不服,这在他诗中也得到充分的展现,如这首《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王禹偁贬谪在陕西商县时思念故乡的诗,其实就是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他用拟人手法写自然景物,显得特别有情趣,也显示出诗人当时内心的寂寞和对不服输的倔强。

苏轼后来评价他""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

"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寥寥数语就揭示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刚则易折,白则易污。一个刚直不阿的臣子,遇上明主是幸事,否则就是祸事。

如他这样的性格,敢于直言不讳,敢于揭人之短而成为众矢之的时,连宋太宗都曾当面劝诫他:"爱卿你呀,论聪明,天下无人可比,论文章,不下唐时韩柳,可惜你刚不容物,得罪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朕亦难以庇护。"

但是,作为王禹偁本人是绝对不会后悔的,他遵从的是内心之召唤,坚持原则,始终如一。他曾经在一篇奏章中说过,"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所以,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执着于内心大道的人,虽百死而犹未悔。

然而如果我们也象王禹偁那样行事,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是如何的一种情况呢,也许我们一样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钦佩和尊重。但如果真要是效仿,那成本会很高滴。

标签: 王禹偁宋朝

更多文章

  • 王禹偁到底有多聪明 他的学识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王禹偁

    做人不能太聪明,尤其是在官场。王禹偁,北宋人,出身寒微,祖上世代都是农民,但是这位寒门的孩子却天资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宰相毕士安当年做过济州的从事,也就是王禹偁的家乡,听说有个如此聪明的孩子赶紧召来一见,当场让他做一首《磨诗》,王禹偁张口就来“但存心里正,无限眼下愁。若人轻着力,便是转

  • 王禹偁在政治及文学上的主张是什么 他的词和诗歌提倡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诗人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政治主张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乃作《三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

  • 王禹偁在史籍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 相关个人作品选录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禹偁,宋朝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史籍记载《宋史·王禹偁传》: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授成武主簿。徙知长洲县,就改大事评事。同年生罗处约时宰吴县,日相与赋咏,人多传诵。端拱

  • 有关于王禹偁的轶事是什么样的 有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散闻轶事邵氏闻见录王元之,济州人,年七八岁,已能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诗,元之不思,即对曰:“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文简大奇之,留于子弟间讲学。一

  • 才华横溢的王禹偁为何得不到朝廷重用,反而三次被贬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王禹偁

    王禹偁出身寒微,祖上世代以农耕为业,但这位贫农出身的孩子却天赋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公元983年,王禹偁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不久,宋太宗召他来面试,提拔他为右拾遗。989年,宋太宗面试贡士,又召试王禹偁,面对皇帝出的题目,王禹偁“赋诗立就”,宋太宗又提拔他为左司谏、知制诰,担任自己

  • 王禹偁:北宋诗人兼直臣,因敢于直谏遭到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禹偁,北宋

    在历史长河中,王禹偁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王禹偁出身寒微,祖上世代以农耕为业,但这位贫农出身的孩子却天赋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公元983年,王禹偁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不久,宋太宗召他来面试,提拔他为右拾遗。989年,宋太宗面试贡

  • 王禹偁是什么人?他的仕途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禹偁,宋朝

    王禹偁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禹偁出身寒微,祖上世代以农耕为业,但这位贫农出身的孩子却天赋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公元983年,王禹偁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不久,宋太宗召他来面试,提拔他为右拾遗。989年,宋太宗面试贡士,又召试王禹偁,面对皇帝出的

  • 宋朝文学家王禹偁的名篇:《唐河店妪传》预言了宋朝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宋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宋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文明繁荣的大宋,一桩足以与优雅宋词争辉的文学成就,正是散文。两宋三百年间,宋朝的散文创作,堪称“井喷式发展”,相关名家一抓一把,百花齐放的散文作品,彻底甩掉唐代散文的虚华文风,这些经典妙文或厚重朴实,或趣味横生,或意境深

  •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张浚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朝代:宋代作者:岳飞原文: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译文军中的号令像疾风暴雷一样迅速传遍全军,官军的声威震动了大地的每个角落。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

  • 金世宗完颜雍为何被称为小尧舜 金世宗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完颜雍

    金世宗完颜雍,原名叫做完颜褒,他的女真名字是乌禄。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金睿宗完颜宗辅的儿子。他母亲是贞懿皇后李氏。完颜雍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对金朝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雍主张以汉制汉,他的主张和完颜宗翰的人推行的杀戮政策有一定的区别。完颜雍这个人长得很魁梧,也很英俊,性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