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被小人气死

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汪应辰,被小人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44 更新时间:2024/1/3 21:47:14

在中国历史中,科举制是相当久远的,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几乎陪伴了封建社会的下半场。科考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状元,那如同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一般。中国历史上谁是最年轻的状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广东的莫宣卿,一说是江西的汪应辰

出现这个争议并不奇怪,因为史料记载他们都是虚岁17登科,因为没有详细的年月,无法比较谁取得状元时更为年轻。今天我们单说说江西的汪应辰,这位状元,不仅才华压倒当时的才子,而去还以高尚的气节为后人称道。

汪应辰出生于江西玉山县紫湖镇汪坞村,家庭十分贫困,父亲在衙门当差,就是跑腿的杂役。汪应辰晚上读书的时候都用不起灯油,他就点燃白天准备好的松枝,以常人不具备的意志苦读。他买不起书,只能经常借阅,反而通过惊人的记忆力将全书背得滚瓜烂熟。

在南宋绍兴五年的会试中,汪应辰取得第八,而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他豪取状元,当世虚岁不过十八。(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应辰这个名字,就是宋高宗在殿试之后赐给他的。

之所以在会试中第八,到殿试中就跃升到第一,是因为殿试的题目为“吏道、民力、兵势”,而汪应辰少年老成,针砭时弊,从破题到对策,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宋高宗还以为这是个老头子才能有如此见解,见面后才惊讶于他的年龄。这份状元卷,后来被奉为“吏治宝典”。

当上状元之后,他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不过,由于心中正直,再加上年少气盛,很快就和朝中的大奸臣秦桧发生了冲突。秦桧不断对金屈服,一味求和忍让,打压抗金将领。然而汪应辰却是坚定的主战派,他强烈要求朝野一心,励精图治,绝对不能妥协。

他猛烈抨击秦桧,自然引起了这位奸相的忌恨。不久,秦桧找了个理由,将汪应辰排挤出朝廷,让他出任建州通判。对于这样的报复,汪应辰毫不为意,他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托辞归隐于常山的永年寺。后来虽然秦桧屡次还想迫害于他,但无奈于汪应辰的名声太响而无法下手。

直到秦桧死后,汪应辰才被朝廷再次用,当上了吏部郎官,代理吏部尚书、代理户部侍郎。这时候的汪应辰才真正在国家大政方针上能有所作为,他针对权贵将土地兼并,又利用特殊身份而不纳税,导致百姓赋税更重的事实,上书请求高宗皇帝能让这些权贵退还占有的土地。宋高宗考虑再三,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别小看这个建议,这实际上是破坏了大地主的利益,可以说将朝野亲贵都得罪了一个遍。其中最大利益受损者是奸臣张俊,他一个人就退了2万亩。此事,充分展现了汪应辰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此举不但为他赢得了美誉,也挽救了立足不稳的南宋王朝。

但是,汪应辰始终还是在朝堂之上得罪了太多的人,高总禅位于孝宗后,虽然皇帝都清楚他的忠义,可朝廷之中的斗争,让这位贤良之臣总是起起伏伏。

在又一次权力斗争之后,汪应辰被外派为平江知府,却被一人活活气死。这就是南宋著名词人韩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他与辛弃疾词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然而此人的道德情操十分低劣。他奉旨来到平江时,以为知府汪应辰应该对他好好接待。

没想到汪应辰状元及第,为人又刚直不阿,连秦桧、张俊都敢得罪,何况小小的韩玉。他只不过很普通的招待了韩玉,却让此人怀恨在心。回到京师之后,韩玉连连在宋孝宗面前污蔑汪应辰,竟然说他下江南路过这么多州郡,没有一个像平江府那么糟糕的。

宋孝宗虽然知道汪应辰的忠诚,但却不了解其在地方为官的能力,加上别的官员早有怨气,让汪应辰连连遭贬。被小人陷害之后,汪应辰非常生气,一病不起,最终与世长辞。

汪应辰还有一个身份是朱熹的从表叔,常与之研习学问。他死后,朱熹亲自写了《祭汪尚书文》,文中不吝笔墨,高度评价了汪应辰的一生:

惟公学贯九流,而不自以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为名。道尊德备,而不自以为得。位高声重,而不自以为荣。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宋史·汪应辰传》史料记载,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

    《宋史·汪应辰传》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时赵鼎为相,延之馆

  • 汪应辰是什么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宋

    汪应辰(1118-1176),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五十九岁。人物经历(宋史本传不著年岁。此依传中“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推算)五岁知读书属对;十岁能诗。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宰相赵鼎奇之。绍兴

  • 北宋画家范宽:心中山水远胜于权力渴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画家范宽

    画家范宽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很多人对于范宽的山水画作品都非常的喜爱。范宽能够非常好的拿捏各种山水之间的情调,再用笔墨把这些山水全部画在纸上。范宽的画中带着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这让范宽的作品显得非常的有灵气,就好象是活着的山水一般。画家范宽范宽是北宋时代的画家,别名叫做中正,字中立

  • 画家范宽:心中对山水的喜爱远胜于权力渴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画家范宽

    画家范宽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很多人对于范宽的山水画作品都非常的喜爱。范宽能够非常好的拿捏各种山水之间的情调,再用笔墨把这些山水全部画在纸上。范宽的画中带着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这让范宽的作品显得非常的有灵气,就好象是活着的山水一般。画家范宽范宽是北宋时代的画家,别名叫做中正,字中立

  • "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的绘画风格及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宽,宋朝

    范宽(950-1032),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

  • 中国山水画的一座巅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宽,宋朝

    我想着令我们于浩海烟薮的名绘宝卷中,摘出一幅最能代表华夏山水画之真精神者,我同大家一样,首先推崇这幅范华原的《溪山行旅图》。——李霖灿是8月5日,天气清朗,光线极好,一上午的大半时间都花费在赞赏这幅动人心弦的范宽巨制上,艾瑞慈(RichardEdwards)和顾华山(GeorgeKuwayama)两

  • 范宽:宋代绘画大师,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代,范宽

    范宽(950—1032),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仲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

  • 北宋画家范宽有什么绘画风格?范宽的作品如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范宽

    范宽(?—1031),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画峰峦浑

  • 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故事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元素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

  • 张元素资料介绍 张元素行医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元素

    张元素,金朝的中医大家,字洁古,生死年月不详。从小就聪明绝顶,在八岁的时候就是“童子举”,不到27岁考上了进士,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到了进士,他的政治生涯因为犯了“庙讳”而走到了尽头。张元素画像张元素弃医从政,但是他不是从小学医医术,虽然也是中医世家,但是他却没有经手过。但是好在他聪明肯学,又有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