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3/12/7 22:53:49

张从正(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 金代医学家,四大名医之首。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民权县庄寨乡吴屯村)人。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邪派”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儒门事亲》等。

关于张从正的籍,张从正在自己的著作《儒门事亲》中就已说明:“考城之郜城,戴人之乡也。”

金贞元四年(1156年),张从正生于金朝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张从正因家乡民权为

春秋时期戴国,而自号“戴人”。十岁时承庭训,跟随父亲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二十余岁悬壶应诊。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种邪气,也是致病的原因,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人体内所应有的,一经致病;就应当祛除体外。祛除方法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凡风寒痼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风痰宿食所致,可用吐法。他行医奔波于陈州介州、汴京、归德府数十府、州、县,医疾救亡,功绩卓著,深得人民敬仰。张从正后来长期在陈州宛丘县行医,又有人称他为“张宛丘”。

金宣宗兴定年间,谕诏从正,补太医,因非其所愿,不久辞职归里,后与麻知几、仲明等讲研医理,著书传世。约于公元1220年前后著成《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就应当知医道。当时因有人对汗下吐三法持有异议、故书中有说、有辨、有诫、有笺、有论、有疏、有十形三疗。还有六门三法等目。旨在于攻,故号攻下派。

金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冬,张从正卒,享年72岁。

张从正一生著述甚多,除今在《儒门事亲》中五卷之外,尚有《心镜别集》一卷、《张氏经验方》二卷、《张子和治病撮要》一卷、《秘传奇方》二卷传世,其余因年代久远,没能流传下来。

标签: 张从正金代医学家

更多文章

  • 解密:蒋介的石“两大功”与“两大过”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蒋介石,民国

    从中学校园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杨天石用了18年;由人民教师变成历史学家,杨天石差不多用了30年。如今,拥有中国社科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诸多身份的杨天石,因为长期研究蒋介石这一历史人物而广为人知。杨天石是中国大陆最早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之一。2006年3

  • 北宋初学者,思想家:石介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介,宋朝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

  • 徂徕先生石介:君子固穷,穷且益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介,宋朝

    春日的徂徕山峰峦叠翠,钟灵毓秀。山丘西南麓有竹溪汩汩西流,潺潺依旧。近一千年前,徂徕先生石介躬耕于此,他结庐授徒,崇儒兴学,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徂徕文教为之兴盛。石介汲汲救世,却因刚介激越的性情而寂寞孤苦,不仅遭政敌构陷英年早逝,更险受斫棺验尸之祸。理学兴起后,他刚介的品格及对儒学的弘扬,愈发受到理

  • 《清平乐》富弼石介谋反是真的吗?官家相信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平乐》

    由王凯和江疏影主演的古装剧《清平乐》正在热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赵祯凭借一颗仁爱、忧国、忧民之心受到网友的喜欢。但是这个庙号为“仁”的官家,除了空有一颗仁爱之心外,做事优柔寡断,在朝堂上也是任由一帮庸官昏官把范仲淹、欧阳修等忠君爱国之士逼出京城,谪守边地。在最新的剧情里,朝霞廷内外都在风传石介和富弼秘

  • 为什么说北宋著名大臣夏竦是重要的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著名大臣夏竦

    夏竦一生工于文学,创作丰富,留下了不少的作品,其中他的一首《鹧鸪天》更是被后人奉为经典,传唱千年。这首词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词,作者假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来抒发她和爱人分别时候的痛苦。夏竦的这首《鹧鸪天》上片一开始就刻画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坐在自己家中画眉,自从得知爱人将要远行,女主人公整个人都不好了,一点精

  • 让宋朝宰相夏竦痴迷的寒食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夏竦的死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宰相,寒食散

    这几天乱翻书,看到一段描写北宋初年夏竦的文字,挺成心思,缮写不才面: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好久方能動。人有見其陸行,兩車相連,載一物巍然,問之,乃綿賬也,以數千兩綿為之。常服仙茅、鐘乳、硫黃,莫知紀極。晨朝每食鍾乳粥。有小吏竊食之,遂發疽,幾不成救。

  •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 北宋宰相:夏竦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竦,宋朝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本

  • 夏竦为何被罢免?谏官和御史太强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竦,宋朝

    吕夷简退休,他的空位子自然需要有人来接,于是新一轮的人事任免开始进行:任命晏殊为平章事兼枢密使,夏竦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权御史中丞贾昌朝为参知政事,右正言、知制诰富弼为枢密副使。对于这个任命,富弼坚决推辞不受,最后改授资政殿学士兼侍读学士。一个月后,任命韩琦和范仲淹同为枢密副使,他们接连推辞五次,也

  • 对石介的死,吕夷简和夏竦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竦,宋朝

    吕夷简为宋代名相之一,他在辅佐年少的仁宗的时候,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能正确地处理北宋社会诸多的矛盾,从而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其中吕夷简最动人的,还是他能够公正、不计恩怨的包容,才是他优秀的品质。与另一位宰相夏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朝的时候,在仁宗的庆历年间,国子监直讲石介作了《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