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蒋介的石“两大功”与“两大过”分别是什么?

解密:蒋介的石“两大功”与“两大过”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19 更新时间:2023/12/20 15:19:29

从中学校园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天石用了18年;由人民教师变成历史学家,杨天石差不多用了30年。如今,拥有中国社科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史研究馆馆员等诸多身份的杨天石,因为长期研究蒋介石这一历史人物而广为人知。

杨天石是中国大陆最早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之一。2006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7年到1931年的日记原件。在此之前,杨天石和他的同事就早早来到附近租房而居,等着查看这些重要的历史资料。自2008年开始,他陆续推出“蒋介石日记解读系列”,至今已有三辑,在历史学界与公共领域中均引起极大关注。

但杨天石并不满足于简单陈列材料,他还大量阅读相关的档案材料和文献,加以佐证,反复比较、勘核。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第二辑的序言中,杨天石曾明确指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的依据当然是人物的言与行。蒋介石日记由于主要供个人使用,生前并未公布,其中有比较多的政坛秘密和个人内心世界的记述,因此值得治史者重视。

但是,仅仅依靠日记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大量的档案、文献,钩沉索隐,稽查考核,才可能揭示奥秘,有所发现。本书中的若干文章,所依据的蒋氏日记不过几句话,但所依据的档案和文献,却是著者多年奔走于太平洋两岸的结果。”

因此,在作家吴思等专业读者看来,即使蒋介石日记全文出版了,“蒋介石日记解读系列”仍然不可替代,因为“它既把我们带到蒋介石的视角里,又帮助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至于陷进去。”

杨天石从上世纪70年代起,投身于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他开始时研究孙中山,后研究对象才转到蒋介石。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曾将部分日记和手稿交给他的老师和秘书思诚保存,杨天石就以这批资料为主要考据对象撰写了一批论文。2002年,这些文章结集为《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其后,杨天石又多次到台湾,研读蒋介石带到台湾的大量档案,特别是根据其日记所编写的《困勉记》、《省克记》、《学记》、《事略稿本》等资料,写成另一批论文,在学界的影响力日益显著。2006年3月,寄存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的手稿本开放,杨天石受邀成为最早的读者之一。2007年,胡佛研究院继续开放蒋日记的1932至1945年部分,杨天石再次受邀访问该所。

杨天石研究蒋介石的第一篇文章《中山舰之谜》发表于1988年,当时受到了胡乔木同志的肯定。2001年,《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完稿,经中共中央统战部审读,得到“华夏英才基金”资助,于2002年出版。

但是,杨天石的研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据杨天石在自序中描述,2003年曾有人在根本没有看过他作品的前提下,就化名给中央领导和有关机构写信,“张冠戴,毫无根据地指责我吹捧蒋为‘民族英雄’,要求对我加以惩处。幸赖中国已经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对我的书和我的研究采取肯定和支持态度,我的研究才得以坚持和继续。”

对蒋我只能说三句话:第一,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第二,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物;第三,这个人有功有过。具体而言,第一件大功是1926-1928年三年时间里,领导北伐战争,打败了三个军阀集团,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17年的统治;第二件大功是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抗日,并且取得了胜利。两大过,第一是1927年到1937年的清党剿共,共产党员和苏区人民被杀害了26万多人;第二就是1946年到1949年三年的内战,这是一次反共的内战,是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国人民愿望、不得人心的内战。

标签: 蒋介石民国

更多文章

  • 北宋初学者,思想家:石介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介,宋朝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

  • 徂徕先生石介:君子固穷,穷且益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介,宋朝

    春日的徂徕山峰峦叠翠,钟灵毓秀。山丘西南麓有竹溪汩汩西流,潺潺依旧。近一千年前,徂徕先生石介躬耕于此,他结庐授徒,崇儒兴学,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徂徕文教为之兴盛。石介汲汲救世,却因刚介激越的性情而寂寞孤苦,不仅遭政敌构陷英年早逝,更险受斫棺验尸之祸。理学兴起后,他刚介的品格及对儒学的弘扬,愈发受到理

  • 《清平乐》富弼石介谋反是真的吗?官家相信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平乐》

    由王凯和江疏影主演的古装剧《清平乐》正在热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赵祯凭借一颗仁爱、忧国、忧民之心受到网友的喜欢。但是这个庙号为“仁”的官家,除了空有一颗仁爱之心外,做事优柔寡断,在朝堂上也是任由一帮庸官昏官把范仲淹、欧阳修等忠君爱国之士逼出京城,谪守边地。在最新的剧情里,朝霞廷内外都在风传石介和富弼秘

  • 为什么说北宋著名大臣夏竦是重要的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著名大臣夏竦

    夏竦一生工于文学,创作丰富,留下了不少的作品,其中他的一首《鹧鸪天》更是被后人奉为经典,传唱千年。这首词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词,作者假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来抒发她和爱人分别时候的痛苦。夏竦的这首《鹧鸪天》上片一开始就刻画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坐在自己家中画眉,自从得知爱人将要远行,女主人公整个人都不好了,一点精

  • 让宋朝宰相夏竦痴迷的寒食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夏竦的死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宰相,寒食散

    这几天乱翻书,看到一段描写北宋初年夏竦的文字,挺成心思,缮写不才面: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好久方能動。人有見其陸行,兩車相連,載一物巍然,問之,乃綿賬也,以數千兩綿為之。常服仙茅、鐘乳、硫黃,莫知紀極。晨朝每食鍾乳粥。有小吏竊食之,遂發疽,幾不成救。

  •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 北宋宰相:夏竦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竦,宋朝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本

  • 夏竦为何被罢免?谏官和御史太强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竦,宋朝

    吕夷简退休,他的空位子自然需要有人来接,于是新一轮的人事任免开始进行:任命晏殊为平章事兼枢密使,夏竦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权御史中丞贾昌朝为参知政事,右正言、知制诰富弼为枢密副使。对于这个任命,富弼坚决推辞不受,最后改授资政殿学士兼侍读学士。一个月后,任命韩琦和范仲淹同为枢密副使,他们接连推辞五次,也

  • 对石介的死,吕夷简和夏竦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竦,宋朝

    吕夷简为宋代名相之一,他在辅佐年少的仁宗的时候,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能正确地处理北宋社会诸多的矛盾,从而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其中吕夷简最动人的,还是他能够公正、不计恩怨的包容,才是他优秀的品质。与另一位宰相夏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朝的时候,在仁宗的庆历年间,国子监直讲石介作了《庆历

  • 《清平乐》夏竦和贾玉兰的关系是什么 夏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平乐》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贾玉兰是张贵妃张妼晗身边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贾玉兰的帮助,张妼晗才能遇到官家,得到官家的喜爱。那么,在剧中,贾玉兰和夏竦是什么关系?清平乐夏竦和贾玉兰什么关系: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对于张贵妃张妼晗来说,贾玉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贾玉兰一心教导张妼晗,为到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