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第一位皇后是谁?是李渊的皇后还是李世民的皇后?

大唐第一位皇后是谁?是李渊的皇后还是李世民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62 更新时间:2024/1/20 2:22: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唐第一位皇后是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献陵为唐高祖李渊的陵寝。唐贞观九年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陵墓陪葬区位于陵园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县境内外,其余均在渭南市富平县境内。

其实,在这座陵墓里,不光有李渊还有他的原配夫人。

虽然,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不过,由于他的儿子李世民太过耀眼,以至于,李渊的历史存在感,远不及他的儿子李世民。喜欢历史的朋友往往会关注古代帝王的妻妾,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原配夫人通常会被封为皇后。那么,李渊的元配夫人是谁呢?她也是皇后吗?

有了解唐史的朋友一定会说:李渊的皇后是窦氏。其实,这个答案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窦氏的皇后封号是死后获得的,她生前并没能获得这一殊荣。通过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信息,窦氏出身于北周皇族,她的舅舅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早年北周曾与突厥通婚,为了外交宇文邕迎娶了突厥女。

不过,皇帝对这桩政治婚姻非常不满意,甚至,有休妻的打算。

对于这件事,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窦氏就曾对舅舅说:“天下还没有安定,突厥是国家的一块心病,希望舅舅能为大局考虑,善待并安抚皇后。只要能与突厥建交,那么,就能借助他们的力量对付北齐、南陈。”宇文邕听取了外甥女的意见,善待皇后,与突厥结盟。

杨坚篡周后,身为皇族的窦氏泪流满面,哭着说:“只可惜我不是男儿身,不能为舅舅解难。”窦毅见女儿年龄虽小,但却有此等眼界见识,便对自己的夫人襄城公主说道:“我们的女儿不但样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绝不能将她嫁给凡夫俗子,应该给她找个好人家。”

于是,窦毅在外面的门屏上画了两条孔雀,每当有名门子弟前来求亲,窦毅就让此人用弓箭射门上的孔雀,称:“只有射中孔雀眼睛者才有资格成为窦家的乘龙快婿。”后来,先后有几十名贵族子弟前来求亲,结果,只有李渊一人用弓箭射中了孔雀眼,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窦家的女婿。

这个故事,也就是典故“雀屏中选”的由来。

李渊娶了窦氏后,夫妻二人相得益彰,窦氏始终充当着“贤内助”的角色。窦氏从小生活在宫闱之中,所以,对政治颇为了解,又熟读史料,所以,经常给予丈夫帮助。夫妻新婚燕尔,夫妻二人经常在房间中舞文弄墨。窦氏最喜欢的,就是模仿李渊的笔迹,外人很难分辨出真假。窦氏为李渊诞下四子一女,我们熟悉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以及平阳公主,他们的生母就是窦氏。

大业年间,李渊被任命为扶风太守,有人送了他几匹宝马。窦氏对丈夫说:“听说陛下喜欢宝马,这你是知道的。我觉得这些马可以作为贡品进献给陛下,而不该留在家里。倘若,将这些名马留在家里,早晚有一天会招致祸端,希望你能仔细考虑这件事。”李渊何尝不是爱马之人?他虽明白妻子所言在理,但就是不舍得忍痛割爱。结果,这几匹马果然给李渊招致不幸,李渊因此落罪遭到处分。

李渊回味起妻子的话,立即将这几匹马进献到宫里,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前途性命,还被提拔为将军。都说婆媳关系是中国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不过,这个问题在窦氏面前根本不算难题。由于李渊的父亲过世较早,所以,李家的家事完全由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打理。独孤氏操劳了一辈子,晚年患病在床,儿媳窦氏几年如一日,伺候在独孤氏身边,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

独孤氏病重后,窦氏的几名妯娌觉得独孤氏难伺候,每个人都拿出一大堆理由搪塞,不愿尽孝,唯有窦氏依旧陪伴在婆婆左右。在独孤氏病重的一个月里,窦氏衣不解带。痊愈后的独孤氏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媳窦氏,对其十分喜爱。

从这些故事我们就能看出,窦氏是贤妻的典范,完全有母仪天下的资格,那么,她为什么无缘皇后大位呢?

首先,我们知道,想要成为皇后,必须要经历一套传统仪式,显然,窦氏没能经过这些程序化的册封典礼。

其次,窦氏在世期间,也没机会行使皇后的权力。最重要的是,在李渊登基称帝之前,窦氏就已经过世了。窦氏生前,李渊连龙椅都没坐过一天,窦氏又怎会有机会成为皇后呢?

不过,李渊始终不忘窦氏,在登基之后,立即将过世的窦氏追封为皇后,了却了心中的遗憾。并且,李渊出于对她的感情,后来,未再立皇后了。直至李渊死后,再迁窦氏合葬于献陵。

那么,谁才是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后呢?

从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是长孙皇后。她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给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李世民)正妃。武德末年,竭诚孝顺李渊及其寻求后宫支持。玄武门之变时,亲自勉慰将士。事情平定后,封为太子妃。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册封为皇后,诞下三子四女。

可以说,窦氏虽然是李渊的元配夫人,但是,她却一生从未当过一天皇后。

标签: 唐朝李渊李世民

更多文章

  • 隋末时期的李世民实力有多大 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末,李世民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末李世民实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太宗李世民,说起来大家肯定也不会陌生,这位出身豪门的贵族子弟,也算是一个乱世之中的英雄人物了,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贞观之治”更是历史上辉煌的一页。李世民一直被称为为一个天才军事家、政治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军事实力

  • 李元吉为什么选择站队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有过节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元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元吉为什么选择站队李建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也许我们在看唐朝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问题十分好奇,那就是为何李元吉当初选择站队的时候就是要支持李建成,而不是支持李世民呢?难道双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还是过节?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李元吉之所以站队李建成,他是有2点

  • 杨坚李世民的原名是什么?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杨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坚李世民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没完完整整读过这段历史的朋友,很容易被一些说法带偏。先说结果:杨坚原名就叫杨坚,李世民本名就叫李世民;至于普六茹、大野,都是北周开国者宇文泰赐给功臣们的鲜卑姓氏。要理清楚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先聊

  • 李世民霸占兄弟王妃,为什么却放过太子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于玄武门之变,绕不开的一个女子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可谓李世民的最亲密搭档,死后李世民哭着说,痛失良佐。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前后发挥了很大作用。首先给李世民在李渊后宫中安插眼线,长孙皇后和李渊后宫嫔妃直至低级宫女都打得火热,因此李

  • 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投靠李建成,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元吉,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元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实际上,李元吉并非如影视形象中那般顽劣不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同是窦皇后所生,相比于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的年龄相差更小,按理说,李元吉应该和李世民更加亲近。而且李建成是嫡长子,李世民开疆拓土,功劳极高,身为李渊第四子的李元吉虽然颇

  • 李世民临死前要杀武则天?她最后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的咸丰皇帝一生之中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镇压太平天国,比如打击捻军,比如清吏治贪,带动朝政改革,甚至洋务运动都是从咸丰朝开始的,但是史学家在看待他的时候,认为他这些政策都收效甚微,对历史没有什么推进

  • 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真的是李世民赏赐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或许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歌。而这首诗,正是唐朝神童——骆宾王所作。然而骆宾王最著名的作品并非是《咏鹅》,而是他62岁时挥毫写就的雄文——《讨武曌檄》。在这

  • 李世民又会打江山又会做皇帝,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明作为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明君,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身为帝王,他有察纳雅言、包容并包的胸襟。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本人的贡献让大唐帝国成为了中国古代盛世的一座高峰,汉唐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人们在回顾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的是因为自保吗 正史中又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自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盛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堪称黄金期的时代;甚至一些人认为,中国历史在唐宋之际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并据此以唐为界,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分解为古代史和近世史;在唐朝400年历史上,王朝建立后发生的第一起宫廷事变“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对整

  • 李世民的两位皇叔,李神符和李孝基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神符,李孝基,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准备在太原起兵造反。做贼尚有风险,况窃国乎?李渊知道自己起兵之后,隋朝一定会抓捕自己的亲戚,就赶紧给人在外地的亲戚写信,让亲戚们赶紧跑到太原城来。亲戚们接到了李渊的书信之后,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