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阻止李世民?当时李渊在干什么?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阻止李世民?当时李渊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62 更新时间:2024/4/14 17:04:0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阻止李世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从而发起了玄武门之变。

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除掉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在此基础上,秦王李世民被唐高祖李渊立为皇太子,并在不久之后正式即位,是为唐太宗。对于玄武门之变这场兄弟之间的较量,无疑是李渊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么,问题来了,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在哪,为何不阻止李世民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中记载: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玄武门之变爆发时,唐高祖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对此,秦王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护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高祖所在的船上。唐高祖李渊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

对此,很多人要问来了,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为什么在船上,而不是宫殿之中呢?而这,无疑要从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开始说起了。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中记载: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

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玄武门之变爆发的前一天,秦王李世民秘密上奏父皇,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宫有问题。对此,唐高祖李渊即便偏向于太子李建成,还是表示要在明天亲自审问这件事情。所以,到了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需要入宫,并经过玄武门。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唐高祖李渊理应在宫中等待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入宫,以此明察秋毫。但是,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新唐书》,都记载玄武门之变时唐高祖李渊正在海池上划船。更为关键的是,唐高祖李渊身边没有护卫,是秦王李世民让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来护卫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不可能不给自己安排禁军护卫的。

对此,笔者有一个猜测,也即玄武门之变时,唐高祖李渊的护卫被清除掉了,这导致原本在宫殿中的李渊,被挟持到了船上。至于隋唐之际的猛将尉迟恭,更是肩负了挟持李渊的重任。在此基础上,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自然无法阻止李世民了。换而言之,当时李渊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等人除掉李建成、李元吉后,随即遭到了东宫和齐王府将士的反击。彼时,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将士们大为恐惧。在这个危急时刻,又是尉迟恭站了出来,他拿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这才让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失去战意,并迅速溃散,薛万彻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猛攻玄武门的时候,秦王李世民并没有出现,孙无忌、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也没有比较明确的记载。所以,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很可能此时秦王府的力量此时已经一分为二,也即一部分留下抵挡东宫和齐王府的进攻,另一部分则用来挟持唐高祖李渊了。

最后,基于此,因为力量被一分为二,所以秦王府的将士一时间无法抵挡东宫和齐王府的进攻,如果不是尉迟恭的及时出现,恐怕玄武门之变的影响要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来说,在玄武门之变中,仅仅是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能说是大获全胜,还需要控制住李渊,避免后者干涉,这才意味着李世民可以大获全胜。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请求唐高祖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唐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而这,促使李世民可以掌控唐朝都城长安一带的兵马,避免再出现什么变数了。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玄武门之变才过去几天,唐高祖李渊就册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这进一步说明李渊已经无法掌控唐朝朝廷了,尤其是失去了对唐朝都城长安禁军的掌握,只能主动退让,并于武德九年(626年)9月3日将皇帝之位传给了李世民。

标签: 唐朝玄武门之变李渊

更多文章

  • 大唐第一位皇后是谁?是李渊的皇后还是李世民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唐第一位皇后是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献陵为唐高祖李渊的陵寝。唐贞观九年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陵墓陪葬区位于陵园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

  • 隋末时期的李世民实力有多大 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末,李世民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末李世民实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太宗李世民,说起来大家肯定也不会陌生,这位出身豪门的贵族子弟,也算是一个乱世之中的英雄人物了,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贞观之治”更是历史上辉煌的一页。李世民一直被称为为一个天才军事家、政治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军事实力

  • 李元吉为什么选择站队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有过节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元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元吉为什么选择站队李建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也许我们在看唐朝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问题十分好奇,那就是为何李元吉当初选择站队的时候就是要支持李建成,而不是支持李世民呢?难道双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还是过节?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李元吉之所以站队李建成,他是有2点

  • 杨坚李世民的原名是什么?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杨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坚李世民曾经拥有鲜卑姓氏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没完完整整读过这段历史的朋友,很容易被一些说法带偏。先说结果:杨坚原名就叫杨坚,李世民本名就叫李世民;至于普六茹、大野,都是北周开国者宇文泰赐给功臣们的鲜卑姓氏。要理清楚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先聊

  • 李世民霸占兄弟王妃,为什么却放过太子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于玄武门之变,绕不开的一个女子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可谓李世民的最亲密搭档,死后李世民哭着说,痛失良佐。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前后发挥了很大作用。首先给李世民在李渊后宫中安插眼线,长孙皇后和李渊后宫嫔妃直至低级宫女都打得火热,因此李

  • 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投靠李建成,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元吉,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元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实际上,李元吉并非如影视形象中那般顽劣不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同是窦皇后所生,相比于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的年龄相差更小,按理说,李元吉应该和李世民更加亲近。而且李建成是嫡长子,李世民开疆拓土,功劳极高,身为李渊第四子的李元吉虽然颇

  • 李世民临死前要杀武则天?她最后怎么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的咸丰皇帝一生之中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镇压太平天国,比如打击捻军,比如清吏治贪,带动朝政改革,甚至洋务运动都是从咸丰朝开始的,但是史学家在看待他的时候,认为他这些政策都收效甚微,对历史没有什么推进

  • 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真的是李世民赏赐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或许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歌。而这首诗,正是唐朝神童——骆宾王所作。然而骆宾王最著名的作品并非是《咏鹅》,而是他62岁时挥毫写就的雄文——《讨武曌檄》。在这

  • 李世民又会打江山又会做皇帝,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明作为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明君,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身为帝王,他有察纳雅言、包容并包的胸襟。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本人的贡献让大唐帝国成为了中国古代盛世的一座高峰,汉唐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人们在回顾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的是因为自保吗 正史中又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自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盛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堪称黄金期的时代;甚至一些人认为,中国历史在唐宋之际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并据此以唐为界,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分解为古代史和近世史;在唐朝400年历史上,王朝建立后发生的第一起宫廷事变“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