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答应李渊不杀侄儿,可听到此人姓名后,却一口气全杀光了

李世民答应李渊不杀侄儿,可听到此人姓名后,却一口气全杀光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3 更新时间:2024/1/24 6:47:58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建成不一定是昏君,但李世民一定是明君,然而李世民一生中有一个永远都洗不掉的黑点,杀了哥哥李建成还杀了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更杀了十个侄儿,手足相残这是李世民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然而当时的李世民已经答应了李渊不杀侄儿,为何之后又出尔反尔呢?

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李世民差点被李元吉射杀,最后是尉迟恭在危急时刻救下了李世民,而且还是他杀了李元吉,杀了这两人后,尉迟恭又提着血剑走入皇宫,逼迫李渊让位,当时李渊还在划船呢,看到尉迟恭虎视眈眈的站在岸边,都快被吓死了,大局已定,李渊只能承认了李世民的地位,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李世民不能杀害李建成的儿子。

当时李世民也答应了,然而他的谋士却对李世民说了一个人的名字,淮南王刘安,刘安又是谁呢?他是汉文帝的侄儿,而且刘安的父亲还曾经造过反,最后汉文帝没有杀他的父亲,仅仅将其流放,可是想不到刘安的父亲竟然在路上绝食而死,心地善良的汉文帝心怀愧疚,又将刘安封为淮南王,结果刘安又走了他父亲的老路,继续造反。

李世民一听到刘安的名字,就想到他的十个侄儿如果不杀就很可能是十个刘安,但凡有一个成事,被杀之人就变成了自己和自己的儿子,最后李世民心一横就派出了侯君集等人,将李建成的儿子还有李元吉的儿子都一并杀了,皇权之下无父子,更遑论兄弟之情了,古代为了争夺皇位,一切人伦道德都可以被踩踏在脚下。

李世民最后还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入了后宫,再加上屠杀侄儿,光是这两条就让李世民成了无耻小人,尽管唐朝在李世民手中成了最繁华的朝代,而且李世民还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更有贞观之治等政绩,但当后人一谈起李世民就要说起玄武门之变,但是如果不杀光李建成的儿子,恐怕李世民也坐不稳皇位,毕竟太子党的势力还在,孰是孰非只能留给智者明辨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陵墓没有金银珠宝 唯有这一件文物堪称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世民

    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李世民的一生,是无比辉煌的一生。他17岁投身军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骑兵围困的隋炀帝杨广。19岁鼓动父亲李渊从太原起兵,逐鹿天下。之后,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的建立屡立奇功。可以说,如果要为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们颁发奖状

  •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为什么还被称为明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假设李世民没有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被这两兄弟给害死了,那么李世民还能算上是个有才能的君主么?只会让大家觉得李世民打打仗还可以,但是政治能力却比较低下。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杀害亲人的行为,在道德上的确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人生中一个最大的瑕疵。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人

  • 李世民只杀这两位功臣,一位李舍不得杀,一位李杀了都不解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把一个个能人异士治理得服服贴贴,却又使名将功臣多半得以善终。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当时李世民年迈体衰,开始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将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此后凌烟阁功臣成为唐代

  •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

  • 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李治,就因为李世民四个字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李治

    贞观十七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非常痛苦难熬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股肱之臣魏征薨殁。这一年,他的亲儿子齐王李佑起兵造反。李佑兵变被俘之后,被父皇贬为庶人赐死。这一年,他辛辛苦苦培养的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还没发动就被李世民团灭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牵扯到了李世民的亲弟弟李元昌和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李元昌和侯君集

  • 罗艺为什么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造反,是为李建成报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艺

    对于熟悉《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等古典小说及其延伸文艺作品的朋友们来说,罗艺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在小说中,罗艺是罗成的父亲,秦叔宝的姑父,隋朝北平王,开国功臣之一,基本是个正面人物。罗艺在真实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形象可不怎么正面。罗艺此人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比较会打仗,在隋末成长

  • 单雄信最后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李世民不肯放过单雄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单雄信

    公元618年,瓦岗寨兵败而散。单雄信投向了曾经的大敌王世充麾下。获得后者之女爱慕之后,成为了郑国的驸马。公元620年,李唐将统一中原的铁蹄踏向了东都洛阳。而引兵相抗者,正是与李唐有着深仇大恨之人单雄信。在这次战争期间,单雄信差点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明策马行在御果园,不料碰上了单雄信。正所

  • 猛将被李世民赐死,死前吃下一块肉,百年后后人间接为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单雄信

    李世民能够坐稳唐朝江山少不了文人武士的帮助,其中二十四功臣就是功劳最大的几位,一直受到李世民的感激。李世民虽然掌握大权,但还是对一些人不放心,单雄信就是其中一个。单雄信被李世民赐死前,曾经遵照之前的约定吃掉恩人徐世勣的一块肉,然后英勇赴死。单雄信是隋末唐初的一员虎将,勇猛过人,擅长骑术,经常骑着马用

  • 盘点李世民的儿子们,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自古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等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 李世民可谓是家喻户晓,电视剧总是被翻拍,一代明君的

  •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还干了件大事,史书根本没写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豪赌,在玄武门事件之前,曾有人上报皇帝,说是金星出现在了秦地的分野之上,秦王有帝王之气,李渊这个时候就有点慌了。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皇帝也不例外,要知道李建成是太子,李渊摆明了要传位给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于是乎李渊将李世民喊来,给他暗示了一番,要剥夺李世民的所有权利防止他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