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治国不如李世民:出身乞丐鸡肠狗肚

朱元璋治国不如李世民:出身乞丐鸡肠狗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80 更新时间:2024/1/24 10:55:46

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了几十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堪与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贞观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所以然者何?残忍忮刻,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阀阅,故胸无城府;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故鸡肠狗肚,心胸狭窄。战国时的范蠡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朱元璋也是这类角色。

网络配图

出身寒微、放过牛、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纵横捭阖,力挫群雄,终于平定四海,统一宇内。

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寒微,洞悉百姓疾苦,因此即位后便大刀阔爷,整顿吏治。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凡贪墨之徒,一经发现,便绳之以法,毫不宽贷。官吏凡贪赃枉法者,一律发配到北方边地充军。贪污60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家的记载也许有溢美之辞,但是奸宄之徒谈虎色变,却是事实。

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了几十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堪与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贞观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

网络配图

所以然者何?残忍忮刻,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阀阅,故胸无城府;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故鸡肠狗肚,心胸狭窄。战国时的范蠡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朱元璋也是这类角色。

天下底定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宿将自然都爵高位显,权尊势重。朱元璋害怕这些人功高震主,于是有计划地屠戮功臣,大有不赶尽杀绝决不停手之势。宰相胡惟庸“谋反”一案,先后有3万余人罹难被杀;蓝玉“谋反”一案,又有1.5万人丢了性命!平心而论,胡惟庸身为宰辅,已位极人臣,他怎敢觊觎天子宝座!蓝玉不过一赳赳武夫,恃势凌人则有之,要夺大明江山,证据显然不足。更何况他们不在干戈扰时谋反,却在天下一统之后篡逆,天下岂有如此笨伯哉!朱元璋简直杀红了眼睛,甚至他的亲侄朱文正、外甥李文忠都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幕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连性命都难以保全,谁还肯为天子尽忠!

对于手无寸铁的儒士,朱元璋也刻意防范。为了侦察别人隐私,他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莘莘士子的举手投足,都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博士钱宰奉调赴南京编纂《孟子节文》,公余之暇,信口吟了一首诗。不料隔墙有耳,早已被特务录在纸上,报告给了朱元璋。

网络配图

次日上朝时,朱元璋指着诗中的“嫌”字说,你的诗写得不错,只是朕并没有“嫌”你,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叩头谢罪。国子祭酒宋讷一天因小事闷闷不乐,特务在门缝里觑得明白,照实画了下来。次日朱元璋问他因何生气,宋讷如实回答,并问皇帝何以知晓。朱元璋莞尔一笑,拿出了画像,宋讷不由得大惊失色。弘文馆学士罗复仁老实木讷,却直言敢谏,只因他原是陈友谅的部下,朱元璋心存芥蒂,竟亲自到他家查看。见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才放下心来,夸奖他恪守官箴,一尘不染,又命人给他换了一套大房子。当然,这种旷古恩典只是例外。

朱元璋一味屠戮,良臣宿将已被芟刈殆尽,等到靖难兵起,要找一个带兵的将帅都戛戛其难。建文帝束手无策,眼看着叔父朱棣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夺走了江山。假如朱元璋对待臣下赤诚相见,君臣一体,上下同心,“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当不难重现于明朝。走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元代郑廷玉的词:“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明初没有出现“洪武之治”,朱元璋政策的失误是最主要的原因。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兄弑父:李世民走上帝王不折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杀兄弑父

    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后世很多人对李世民的皇位非常感兴趣,他的皇位确实得来不易。根据历史上记载,李世民真正继位是玄武门之变胜利之后。那么李世民到底与玄武门之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李世民的父亲名叫李渊,是一个贪图享乐,爱好酒色之人。李渊在位期间对朝中政治

  • 李淳风算日食如果不准竟然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淳风

    李淳风,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唐立国,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了《戊寅元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在此之前历法都用平朔,即用日月相合周期的平均数值来定朔望月。网络配图贞观初年,李淳风上疏论《戊寅

  • 唐太宗李世民竟是第一个被长生仙药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著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

  • 揭秘:看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收人收心收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

    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网络配图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到底唐太宗是怎么管理的呢 ?而我们又要怎么结合到现代…接下去看看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 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

  • 同是大唐王爷战功堪比李世民却因此事不能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爷

    唐朝建立之初,政局动荡,在天子脚下有着许多的割据势力,他们各自为政,雄踞一方,谁也容不下谁,然而弱小的李唐王朝能从中脱颖而出,统一天下,其中必然少不了太宗的功劳。可太宗功劳虽然很大,但却不是最大的,因为在偌大的朝廷之中,就有一个人的功劳可以跟太宗媲美,也就只有这个人敢跟太宗叫板战绩,他便是李孝恭,凌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

  • 李世民清除建成余党时为什么不杀魏征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揭秘:李世民知道预言为什么没有杀武媚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世民深为不安,大喊:“快快给我找到这个该死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荡。有近侍劝皇帝安静一下,建议传李淳风入宫,询问究竟。“李淳风?”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是啊。”近侍说,“他不是我们大唐第一号预言大师吗?听听他的看法,也许有不错的收获哦。”世民

  • 最会作秀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吃蝗虫出书赦死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作秀,我以为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唐太宗吃蝗虫的故事”,这件事在《资政通鉴 唐纪》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贞观二年,畿内有蝗。辛卯,上入苑中,见蝗,掇数枚,祝之曰:“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翻译

  • 据说纵横捭阖的朱元璋治国竟然不如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就连权势煊赫的驸马欧阳伦,也因私贩茶叶而被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案发,被处死的官员多达万人。经过朱元璋的严厉整饬,在他30余年的帝王生涯中,政治清明,弊绝风清,“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家的记载也许有溢美之辞,但是奸宄之徒谈虎色变,却是事实。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