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孝顺并非事实 而昭陵也没“薄葬”

唐太宗李世民孝顺并非事实 而昭陵也没“薄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2/20 4:09:12

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窦皇后。唐朝建立后,被封秦王,后来积极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着自己的父亲退位。在位二十四年,649年,他得了很严重的痢疾,并很快死掉,死后葬于昭陵。李世民刚登基时,很是有作为。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网络配图

贞观九年(635年),唐高祖在抑郁中死去,李世民安葬了这位太上皇,但却没有安葬父亲的灵魂。他经常做噩梦,梦到父亲来邀请他一起游地府。精神的负担导致了身体的不适,不久后,他就患上重病,并显出下半世的光景来了。他的皇后眼见如此,伤心不已,拿出十二分精力来照顾自己的夫君,李世民还算争气,一年后,居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可皇后却病倒了,并且也显出下半世的光景来。两个人每天在一起,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总谈论死后的归宿问题。他的皇后就要死了,说,“我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希望不要以丘陵劳费天下,但因山而为坟,器用瓦木而已。”

李世民点头答应,并派出风水师四处寻找风水宝地。但,风水先生并没有使他满意。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经常率军出征时路过的九嵕山。九嵕山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成为皇帝后,他经常来这里狩猎,渐渐地,他喜欢上了这座山。所以,当他的妻子一死,他就下诏在九嵕山营建昭陵,并将妻子葬于此。这一年是贞观十年(636年)。

网络配图

有人说,李世民之所以选择九嵕山建造陵墓,是遵从了皇后的意思。这种凿山建陵的确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也撰文写道:“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那么,昭陵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文献上从未有过记载。有人根据古人死后给谥的原则进行分析,认为谥法中释“昭”字说:“圣文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他们认为唐朝在李世民统治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而李世民是当时世界各国统治者中最富有生气和创见的政治家、军事家,没有人像他那样在各个方面创造了辉煌业绩和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所以李世民陵名是选择了一个歌功颂德比喻美好的字眼。

网络配图

据说,李世民将皇后安葬在昭陵后,为寄托深深的思念之情,令人在宫中搭建了一座很高的楼台,稍有闲暇便登上楼台远眺昭陵。一天,他带领宰相魏征等大臣一起登上楼台,眺望了一会儿,他问魏征:“爱卿看到昭陵了吗?魏征揉揉双眼,看了半天,说道:“皇上,臣老眼昏花,实在看不见啊!”李世民心想:岁月不饶人,魏征真的是老了!于是,他很有耐心地指给魏征看。魏征又看了看,对皇上说:“臣刚才以为皇上是让我看献陵(高祖李渊的陵墓),若是看昭陵,臣还是能看见的。”李世民很惭愧地低下了头,后来下令拆除了宫中的那座楼台。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李世民把自己的父亲废掉后就再也没有“孝顺”二字可言。而昭陵所谓的“薄葬”更是扯淡。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同为非法皇帝 为何朱棣的口碑不如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

    明朝朱棣最终成为永乐大帝,李世民成为千古大帝,这两个人的出身都是正宗的皇室,但是上位的手段都差不多,但是李世民的名声更加好一点,朱棣的就差了一些,但是,今天我要为朱棣抱不平。网络配图 我的看法是:朱棣是不折不扣的“建国皇帝”他的江山明显是“自己打下来的”,和李世民完全不一样。朱棣应该用“夺位”一词更

  • 这人在李世民面前说谋反 不但没被杀还得到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尉迟恭这个人物在唐朝可是非常有名气的,如果没有他,恐怕李世民想要上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其实从长相来说,这个人并不是很好看,因为他真的非常黑,但是性格却十分的忠厚,在战场上创造了太多的功劳,每一次作战,他都是最勇猛的那个,面对钱财冲不动心,只要得到赏赐,那么肯定会分给手下的士兵。然而或许是功劳太多了,

  • 未解之谜:千古明君李世民曾在何地屠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

    未解之谜:千古明君李世民曾在何地屠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八月,李靖率唐军从夔州出发,沿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水路向东挺进,要扫平南粱。一路连战连捷,两个月后兵临粱国都城江陵。梁王萧铣自知不是唐军的对手,一时又无援兵,于是对群下说:若强行抵抗,力尽而降,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致伤百姓”?不如及城未拔,

  • 此人差点杀了李世民一家 最后竟还称他为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万彻

    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能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在突厥铁骑下定下渭水之盟,之后隐忍一鼓作气派遣李靖击溃突厥。他能在尚武的唐朝建立盛世,被后世一直传诵。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君王典范,这就是对这四位帝王最高的评价了。玄武门之变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次政变使本来不是太子的李世民当上了皇

  • 李世民众多儿子 为何唯独选了最软弱的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高宗

    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宽、李恪、李泰、李治、李愔、李祐、李恽、李贞、李慎、李嚣、李简、李福、李明。网络配图 这其中,长孙皇后生下三个儿子,即大儿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他们三个人是嫡子,真正有资格竞争皇太子。李承乾相当任性胡为,毫无官宦子弟的风雅气度。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成了瘸腿太

  • 李渊为什么要诅咒李世民的孩子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

    唐高祖李渊,曾愤恨的对李世民说: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这算是一份诅咒,李世民的孩子,也算是李渊的孙子,为什么李渊要诅咒自己的孙子。这就要追溯到玄武门之变了。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找敬德不找秦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部诛杀李建成、李元吉,胁迫李渊封自己为皇太子,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事变发动前,李世民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进行了密议,但令人吃惊的是,参与密议的人中有新降不久的尉迟敬德,却没有一直跟随秦王李世民出生入死的秦叔宝。李世民找尉迟敬德而不找秦叔宝,这里面又有

  • 唐太宗李世民很可能是胡人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一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

  • 此人不愿与李世民争抢皇位 竟在菲律宾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虬髯客

    隋朝末年,由于杨广的处置不当,天下大乱,李靖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却被其歌姬红佛女倾慕,于是二人私奔,逃出长安之时,路中结识了一代豪侠张虬髯。虬髯客从出师昆仑奴,趁着天下大乱,想要起兵割据天下,见到红佛女之后,被其美貌,气度所倾心,但是此时的红佛女早就已经嫁给李靖,故而三人结拜,号为风尘三侠。网络配图

  • 中国历史上功劳最大的四位皇帝 李世民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四位皇帝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前后数百位皇帝,但是仅有两个皇帝被称为大帝,一个是汉武大帝,一个康熙大帝,除了这两位知名度比较高的皇帝之外,还有一个皇帝口碑也是相当的好,此人便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虽有传闻唐太宗弑父杀兄,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政治成就还是很高的。网络配图如果说评选出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四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