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唐时期书法家虞世南简介,李世民是如何评价虞世南的?

隋唐时期书法家虞世南简介,李世民是如何评价虞世南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2/16 3:07:20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人物生平

笃志勤学

虞世南的祖父虞检,在梁代曾任始兴王咨议;父亲虞荔,于陈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学家顾野王的门下读书,受学十多年,他勤奋努力精思不懈,有时十几天不洗脸不梳头。他擅长写文章,曾师法著名文学家徐陵,徐陵也认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与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擅书法,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由此名声更大。

遵守礼法

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虞世南的父亲虞荔去世,当时虞世南还年幼,因悲哀过度瘦损得几乎承受不住丧服。陈文帝知道虞荔的两个儿子博学,常从宫中派使者到他们家里去扶助卫护他们。

到了守丧期满除服,虞世南被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他的叔父虞寄被晋安太守陈宝应捕获,远在闽、越一带,虞世南虽然已除去丧服,却还是布衣蔬食。到天嘉五年(564年),陈宝应战败,虞寄得以生还,才令虞世南脱去布衣食肉。

二虞入京

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除任西阳王友。开皇九年(589年),陈朝灭亡后,虞世南与虞世基一起到隋朝京师长安,兄弟二人都名重一时,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作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当时隋炀帝杨广还是晋王,听到他们的名声,杨广与秦王杨俊征召的文书一起送到,虞世南以母亲年老为借口,坚决推辞,杨广命令使者去追他们。

大业元年(605年),虞世南接连被授为秘书郎,升迁为起居舍人。与虞绰、庾自直共撰《长洲玉镜》。同年,因母亲去世而守丧。当时虞世基在当朝非常显贵,妻子穿衣都模仿王者,虞世南虽然同他们住在一起,却清贫节俭,不改变自己的性情。

江都之变后,虞世南随宇文化及到聊城。武德二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斩,虞世南又被窦建德抓获,窦建德任命他为黄门侍郎。

刚烈敢谏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后,虞世南被授任为秦王府参军,不久转任记室参军,十月,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并建立文学馆,虞世南被授为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诏告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武德五年(622年),与裴矩撰《凶吉书仪》。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正式被封为太子后,虞世南升任太子中舍人。

同年八月,李世民即位,虞世南转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年已衰老,上表请求辞官,太宗下诏不允,升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不受,被授为秘书少监。

贞观五年(631年),参与编撰《群书政要》。

贞观六年(632年)七月,虞世南进呈《圣德论》一文,太宗赐手书诏令给虞世南称:“你的评价太高了。朕怎么敢与上古帝王相比,只是与近代相比略强些。然而你只是刚刚看见开头,未知其终结。如果朕真能善始善终,那么你的高论可传之后世;如若不然,恐怕只会成为后世的笑柄!”

贞观七年(633年),虞世基转任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太宗器重他的博识,常常在处理军政大事的间隙,召世南在一起谈经论史。虞世南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

太宗曾对侍臣说:“朕借闲暇的时间与世南商讨古今政事,有一个字的差错,未尝不惆怅恼恨,他恳切诚挚到这种程度,朕用他用得好啊。群臣都像世南这样,天下还愁有什么不能治理。”

贞观八年(634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同年,陇右山崩,大蛇多次出现,山东及江淮多次遭大水。太宗问“天变”。虞世南以晋朝以来历次山崩为例,借机劝谏太宗遵循道德义理,并希望太宗不因功高而自满、不因太平已久而骄傲松懈,始终如一。太宗听后敛容反省,认为此言对自己有警醒作用。同年四月,康国进献狮子,太宗命虞世南为其作赋。

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虞世南一再劝阻太宗筑陵墓厚葬,使太宗有所收敛。他还严正劝阻太宗不要恣于游猎而疏于政事。这些都对当时的“贞观之治”起着积极的作用。

深受追思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又上表请求辞官归居,太宗优诏允许,仍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

同年五月二十五日(7月11日),虞世南在长安逝世,享年八十一岁。太宗闻讯后为他在别第举哀,痛哭悲伤,下手诏给魏王李泰说:“虞世南对朕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朕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廷上下,无复人矣!”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标签: 隋唐虞世南

更多文章

  • 李世勣曾救过李世民,为何李世民还要嘱咐李治提防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勣,明朝

    李世勣,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一职是国家权力最高的,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有人都隶属于他,并为他服务。但其实,做了皇帝也并非就是高枕无忧的了。皇帝除了要处理一个国家的大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君臣关系了。因为大臣同样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份子,除了皇帝之外,就

  • 侯君集谋反被发现后,李世民为何会同意放过他的妻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侯君集,唐朝

    说到侯君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侯君集是李世民统治时期的一位大臣。就今天人们对历史的了解程度来说,侯君集作为一个不是很出名的人,已经淡淡的被人们忘却了。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在他临死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愿意为他的后世子孙做

  • 李渊退位后,为何李世民疯狂送父亲美女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史称“玄武门之变”。李渊被迫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并且把军政大权交给李世民。李渊心灰意冷,想把帝位禅让给李世民。李渊的好朋友兼亲家公裴寂,极力反对李渊禅位。《新唐书》记载,李渊劝慰裴寂说:“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李渊退位之前,开出

  • 凌烟阁功臣张亮是什么下场?他替李世民保守的是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亮,唐朝

    大家好,说起张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大唐武德九年,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跟太子李建成得到矛盾已经日趋严重了,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双方都在做着自己的准备,这个时候,李世民安排了一个心腹手下,前往山东,秘密联络山东豪杰,以应对时局变化。这个将领叫张亮,也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能被派往山东,可以说是心

  • 任灿只是个做饭的厨子,为何李世民却要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任灿

    提起唐代名相、名将,我们应该能说出诸如薛仁贵、郭子仪、房玄龄、魏徵等等一众名臣。不过唐初其实还有一位令人钦佩的女将,她便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可以说,李渊的孩子,无论男女,都是有手段有勇气的不凡之人。也正是因为他们如此不甘于平凡,他们后来也才会闹出那么大一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对兄弟李建成

  • 李世民打仗那么的厉害 李世民攻打高句丽为什么打不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高句丽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和高句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是非常耀眼的一颗星。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带领着大唐王朝走向辉煌。除此之外,后世对他的军事能力推崇备至。从太原起兵时起,李世民就很能打仗,取得过很多军事胜利,大唐有一大半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

  • 柏壁之战中,李世民是如何在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太宗,唐朝,柏壁之战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太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619年,刚刚诞生不久的唐政权即遭遇到巨大的考验。依附于突厥势力的刘武周派大军南下攻唐。刘武周的大军主帅宋金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克榆次、介州等城市,直逼晋阳,打了唐朝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正值唐高祖武德二年,唐高祖李渊

  • 李靖灭了突厥后,李世民为什么没有嘉赏,反而是责骂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靖灭了突厥后,为何李世民当时不给封赏,反而严厉地责备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靖,又叫李药师,是唐朝初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军神”。李靖屡立战功,深得李渊父子的器重。当时,唐朝北方有一个游牧民族,曾经建立了突厥国,不久便分裂为东方突厥和西突厥两国。东方突厥

  • 李寿从没打过胜战,为什么能成为战神?李世民手下最窝囊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寿,唐朝

    你们知道李寿从没打过胜战,为什么能成为战神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我们都知道,大唐的江山不是唐高祖李渊打下来的,而都是他儿子李世民的功劳,为什么李渊这么信任他这个儿子呢?就是因为他这个儿子特别的有军事才能,而且非常识才,所以李世民的手底下有着一大帮能人,有能打的,有能指挥的,有能出谋划策

  • 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过程为什么会那么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626年,唐朝发动了一次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宫廷政变,至今,后世对这次宫廷政变争论不已,原因是制造这次宫廷政变的是历史中有名的唐太宗。就政绩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而言,唐太宗不失为历史中的一个明君,而他所创造的贞观盛世让唐朝出现了文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