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仁轨,:李世民提拔的芝麻小官,最后成了千古名将

刘仁轨,:李世民提拔的芝麻小官,最后成了千古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44 更新时间:2024/1/9 12:08:02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仁轨,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此后的几十年内,东方的大和民族一直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中华儿女为了抗击侵略,付出巨大的代价。1935年,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的傅斯年先生喜得贵子,但在战乱年代,傅斯年没有太多兴奋,他给儿子取名为:傅仁轨。

傅斯年的儿子本是“乐”字辈,傅斯年先生为何给儿子取名为傅仁轨呢?因为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之际,傅斯年非常想念1200多年前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曾痛打日本、让日本800年不敢犯边的唐朝名臣——刘仁轨。

刘仁轨何许人也?《旧唐书》云: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谨好学,遇隋末丧乱……

在隋朝末年的乱世,贫寒家庭出身的刘仁轨,虽然读过不少书,但并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后来他参加了李渊的起义军,靠着一点才华,得到了一个小兵管的职位,但之后的数年,刘仁轨一直在基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小吏。

贞观年间,刘仁轨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惊动了唐太宗李世民,从此刘仁轨在仕途上突飞猛进。

贞观十四年(640年),40岁的刘仁轨担任陈仓(今宝鸡)县尉,在唐朝,县尉是八品小官,在一个县衙里位列四把手(上面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类似于“县公安局长”。陈仓离长安不过300多里,因此,唐朝在这里驻扎了一股约几千人的军队,其军事长官名叫鲁宁(任折冲都尉,四品官)。鲁宁平时为人跋扈,经常欺凌百姓。刘仁轨作为陈仓县尉,为了维护地方安定,主动找到鲁宁,警告鲁宁不得危害地方。鲁宁作为四品军官,哪里看得上刘仁轨这个八品小官,于是出言不逊,侮辱刘仁轨,最终,刘仁轨设计将鲁宁抓进大狱,然后用杖刑将鲁宁活活打死。

此事有三个敏感之处:

第一,刘仁轨以八品县尉之职,不通过上级就贸然逮捕四品军官,本就不合规矩。

第二,鲁宁虽然有罪在先,但他罪不至死,刘仁轨竟然动刑将他打死。刘仁轨因此闯下大祸。

第三,此事涉及地方军政关系,鲁宁的属下差点暴动,甚至要攻打县衙。

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听闻后十分震怒,当场骂道:

“是何县尉,辄杀吾折冲?”

于是,派禁军赶往陈仓,把那个“胆大包天”的县尉刘仁轨抓了回来,李世民亲自审问刘仁轨,不曾想,刘仁轨见了李世民,一点都不怕,很淡定地解释道:

“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李世民看刘仁轨正义凛然,语气中充满自信,竟然生了爱才之心,不仅没有杀刘仁轨,还提拔他为县丞,后来又提拔他为中书舍人,等到李世民驾崩时,刘仁轨已经官至青州刺史(四品)。

唐高宗继位后,刘仁轨因为涉及“毕正义案”,被宰相李义府多次贬责。公元660年,朝鲜半岛风云骤起,百济和高句丽联合起来侵犯新罗,新罗紧急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李治派大将苏定方带兵征讨百济,苏定方推荐刘仁轨为都护,一起前往朝鲜半岛,正是这次机会,刘仁轨和朝鲜半岛结下了很深厚的缘分。

苏定方带兵打败百济后,开始转战攻打高句丽,而此时负责驻守百济的唐朝守将王文度病亡,刘仁轨临危受命,代表唐朝驻守百济,和新罗国王联合抵挡百济的残余势力。

次年(661年),被打败的百济王子扶余丰发动复国运动,打算重建百济王国,却被刘仁轨多次被打败。远在大洋彼岸的倭国(日本)早就对朝鲜半岛垂涎三尺,他们趁此机会,拉拢百济王子扶余丰,在扶余丰的“邀请下”,倭国倾全国之力,派大将毛野稚子为首领,出动1000余艘战船,合计四万两千人攻打唐朝驻军。

此时的刘仁轨早已年过花甲,得到倭军要来的消息,和新罗国王紧密合作,亲自部署,最终,双方在白江口遭遇。当时,刘仁轨仅有13000多人,战船170艘,和倭军差距甚远。但刘仁轨嫌犯指认,连夜攻打,利用火攻,双方一共交战四次,刘仁轨四战全胜,倭军几乎全军覆没,一时间,白江口上火光冲天,海水全部映成红色。战后,倭军尸体在江面上漂浮,让极少数逃走的倭军骇然。

白江口之战,是中日历史上第一次海上交锋,在刘仁轨的指挥下,唐军完胜。这次战争,让倭国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大的敬畏,以至于他们长时间不敢再觊觎中原,更不敢直接和中华民族有军事交锋,一直到明朝时期,倭寇再次登陆中国东南海岸,而此时据刘仁轨已经去世800多年,迎接他们的是戚继光。

一场战争保800年和平,李世民也没想到,他当年提拔一个八品县尉,竟然发挥着如此大的能量,成为华夏民族的民族英雄。

当今社会,国际形势风云变化,我等中华儿女,需要继续保留刘仁轨的精神,不畏强敌,英勇向前,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标签: 刘仁轨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手下的“神秘间谍”,周绍范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绍范,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周绍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626年(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带领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埋伏在玄武门,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骑马入朝时,发动伏击,最终将二人诛杀。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意义不言自明,直接导致大

  • 舍命救下李世民的丘行恭,为什么没能进入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丘行恭,唐朝

    舍命救下李世民的丘行恭,为什么没能进入凌烟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昭陵六骏”是唐太宗为了能纪念在作战时驾驭过的6匹宝马,他让画家帮忙雕刻的浮雕作品,并将这几个战马放在自己的陵墓旁,不过在这几个宝马中,一个名叫“飒露紫”的宝马石刻上,还雕刻着一个人物,他正将宝马胸口的箭拔

  • 巢王妃杨氏有多美?李世民竟然霸占了弟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杨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当上皇帝。但是他却杀了自己的兄弟,不仅如此,还霸占了其弟弟的妻子巢王妃杨氏。而杨氏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杨氏到底有多漂亮?李世民当皇帝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被无数人所景仰赞颂。明朝

  • 李渊知道李世民想要杀掉自己的侄子时,对他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了皇帝,而他对待兄弟更是残忍无比,不仅杀害了兄弟,还将他们的子嗣杀害。就在李世民对他10个侄子下手的时候,李渊说出了14个字,而这14个字也是字字应验。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被称为千古一帝。不过即便如

  • 李世民活着的时候,他没有发现武则天的野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则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则天是唯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论聪慧程度、权谋水平她甚至可以超过诸多男性君主,她以非凡的手段将李唐王朝取而代之,打破了男人为主导的权力架构。如果不是她深明大义,唐朝的国祚可能会缩短很多。十四岁的武则天就入宫成了

  • 李世民杀了十个侄子,那他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以血腥的手段夺取皇位,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杀死了十个侄子,也就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手段堪称残忍。李世民的儿子也不少,总共有十四个之多。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李

  • 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 李世民为何对文德皇后如痴如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文德皇后

    对李世民和文德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一生阅尽天下女子,然而他抛却世间佳人,无视后宫三千佳丽,深情独钟文德皇后,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所说的文德皇后,也即李世民的妻子,其实她原本是叫“长孙皇后”,而“文德”,只是她去世以后,给她的一个谥号而已。文德皇

  • 李世民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可汗”?这个称号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唐太宗我们都知道是李世民,不过李世明还有一个别称叫“天可汗”,可能就有些朋友不太熟悉了。为什么李世民又被称为是天可汗呢?天可汗又是什么意思呢?“可汗”这个称号一般是在游牧民族里说的比较多,也是领袖的意思。当时唐朝国力强大,很多少

  • 渭水之盟对唐朝的损失有多大 李世民为何会认为是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渭水之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在玄武门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八月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此时正值唐朝权力交接期,政局动荡之际是突厥发动袭击的最好机会。颉利可汗即刻发兵十万人南下攻唐,一路打到

  • 挑起玄武门之变的人是谁 李渊为什么会让位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还不知道:玄武门之变真相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感知,太多人对“玄武门之变”,存在着错误理解与认知,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历史事件称谓为“玄武门之变”呢?而不是,称为“玄武门事件”?或“玄武门惨案”呢?人们知不知道,玄武门事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变”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