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临终前让李勣去叠州,背后真相是什么?

李世民临终前让李勣去叠州,背后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44 更新时间:2024/1/13 1:28:47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只有51岁,但已经久病难医。这一年,房玄龄、萧瑀等朝廷重臣相继离世,对李世民打击很大。次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含风殿驾崩,唐朝最伟大的帝王走完了他23年的帝王生涯。

李世民临终前,曾在病床上对太子李治说:

“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这是在托孤,李世民把太子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个安排很奇怪,因为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并未出现在李世民的托孤名单中,这个人就是李勣。

要知道,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在经历“李承乾谋逆案”之后,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并且把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四位心腹大臣都派往东宫兼职,分别担任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詹事。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心腹大臣辅佐太子,实际上是为了让太子施恩于心腹大臣,等太子一旦登基,这些“东宫旧臣”必然会被新帝加封,从而更加效忠于新帝。因此,李勣身兼“太子府詹事”一职,这个兼职虽然不起眼,但却意义重大。

按照李世民最初的布局,若自己驾崩后,房玄龄(文臣)、长孙无忌(外戚)、萧瑀(贵族)、李勣(军方)四人肯定是辅佐太子李治的最佳组合。遗憾的是,贞观二十二逆案,房玄龄和萧瑀先后,李世民驾崩时,仅剩长孙无忌和李勣二人。但最终李世民却只选中了长孙无忌,另外加一个褚遂良,却把李勣排除在外,这是什么原因呢?

熟悉唐史的读者,对李勣应该不陌生,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人也称之为“徐茂公”。隋朝末年,徐世勣从瓦岗军投奔唐军,因立功被李渊赐姓李,改名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为了避讳“世”字,遂改名为李勣。在唐朝初年,李勣随李世民开疆僻壤,两次击败薛延陀,又打破东突厥,攻打高句丽,他智勇双全,是唐朝不可多得的军事家,和李靖并称为“二李”。

李勣是文武全才,为唐朝立下不世之功,纵观李勣的一生,他生前几乎没有任何污点(武则天时期,李勣的孙子李敬业造反,这是后话)。所以,李世民把李勣排除在托孤名单之外,有三个地方说不通:

第一,李勣是李世民最早给太子选定的四位辅臣之一,而且没有犯什么大错。

第二,李勣是四位辅臣中唯一一位军事将领,新旧势力交接时,李世民和李治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军事人才来控制局面。

第三,唐高宗登基后的第一天,太子府众多旧臣纷纷在第一时间得到晋升,例如,原太子左庶子于志宁被晋升为侍中,原太子右庶子高季辅被晋升为中书令,原太子府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而李勣本来任太子詹事,职位比这三位都高,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封赏。

其实,李勣没有参与“托孤”,并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太优秀。《资治通鉴》记载:

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这句话是李世民在病重时对太子李治说的话,意思是说:李勣这个人能力和智慧都是顶级的,但是,你(李治)对他没有恩情,恐怕不能驾驭他。朕(李世民)现在将他贬到叠州任都督。如果他得到命令后立即去赴任,就说明他很忠心。等你登基后,一纸诏书将他召到长安给予重用,他必将忠心于你。如果他得到命令后犹豫不肯离开京城,你立即杀掉他。

所以,李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李世民父子“合伙”贬到叠州,唐高宗李治登基时,李治压根不在京城。换句话说,李勣之所以没有参与托孤,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李世民对他有所忌惮。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勣其实是很清楚的。《资治通鉴》记载:

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

也就是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勣在得知自己被李世民贬到叠州时,他欣然应允,连家都没有回,立刻到叠州赴任。

李勣的表现,让李世民和李治非常放心,因此,唐高宗李治登基后的第四天,就一纸诏书把李勣调回京城,被任命为特进(超品官员)。面对李世民的最后试探,李勣没留任何破绽,从此成为唐高宗的肱股。

李世民虽然是千古明君,临终前对李勣的试探也可谓高明。但从李勣的角度来看,这种试探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若李勣在得到李靖的命令时有稍许犹豫,李世民的屠刀必然不会手软,届时,唐朝将会失去一位千古名将。

庆幸李勣离京时没有任何犹豫,更庆幸李勣读懂了李世民的用意。

标签: 李勣唐朝

更多文章

  • 刘仁轨,:李世民提拔的芝麻小官,最后成了千古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仁轨,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仁轨,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此后的几十年内,东方的大和民族一直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中华儿女为了抗击侵略,付出巨大的代价。1935年,中国著名的历史

  • 李世民手下的“神秘间谍”,周绍范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绍范,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周绍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626年(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带领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埋伏在玄武门,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骑马入朝时,发动伏击,最终将二人诛杀。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意义不言自明,直接导致大

  • 舍命救下李世民的丘行恭,为什么没能进入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丘行恭,唐朝

    舍命救下李世民的丘行恭,为什么没能进入凌烟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昭陵六骏”是唐太宗为了能纪念在作战时驾驭过的6匹宝马,他让画家帮忙雕刻的浮雕作品,并将这几个战马放在自己的陵墓旁,不过在这几个宝马中,一个名叫“飒露紫”的宝马石刻上,还雕刻着一个人物,他正将宝马胸口的箭拔

  • 巢王妃杨氏有多美?李世民竟然霸占了弟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杨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当上皇帝。但是他却杀了自己的兄弟,不仅如此,还霸占了其弟弟的妻子巢王妃杨氏。而杨氏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杨氏到底有多漂亮?李世民当皇帝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被无数人所景仰赞颂。明朝

  • 李渊知道李世民想要杀掉自己的侄子时,对他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了皇帝,而他对待兄弟更是残忍无比,不仅杀害了兄弟,还将他们的子嗣杀害。就在李世民对他10个侄子下手的时候,李渊说出了14个字,而这14个字也是字字应验。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被称为千古一帝。不过即便如

  • 李世民活着的时候,他没有发现武则天的野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则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则天是唯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论聪慧程度、权谋水平她甚至可以超过诸多男性君主,她以非凡的手段将李唐王朝取而代之,打破了男人为主导的权力架构。如果不是她深明大义,唐朝的国祚可能会缩短很多。十四岁的武则天就入宫成了

  • 李世民杀了十个侄子,那他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以血腥的手段夺取皇位,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杀死了十个侄子,也就是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手段堪称残忍。李世民的儿子也不少,总共有十四个之多。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李

  • 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 李世民为何对文德皇后如痴如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文德皇后

    对李世民和文德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一生阅尽天下女子,然而他抛却世间佳人,无视后宫三千佳丽,深情独钟文德皇后,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所说的文德皇后,也即李世民的妻子,其实她原本是叫“长孙皇后”,而“文德”,只是她去世以后,给她的一个谥号而已。文德皇

  • 李世民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可汗”?这个称号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唐太宗我们都知道是李世民,不过李世明还有一个别称叫“天可汗”,可能就有些朋友不太熟悉了。为什么李世民又被称为是天可汗呢?天可汗又是什么意思呢?“可汗”这个称号一般是在游牧民族里说的比较多,也是领袖的意思。当时唐朝国力强大,很多少

  • 渭水之盟对唐朝的损失有多大 李世民为何会认为是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渭水之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在玄武门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八月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此时正值唐朝权力交接期,政局动荡之际是突厥发动袭击的最好机会。颉利可汗即刻发兵十万人南下攻唐,一路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