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血腥的明君!李世民处死单雄信还疯狂大屠城

血腥的明君!李世民处死单雄信还疯狂大屠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47 更新时间:2023/12/12 6:34:29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有两种野蛮的行为最令人反感,其一杀降,其二屠城!李世民绝对是中国古代明君的典型,但这两件事偏偏他都干过。做就做了,至少要敢作敢当吧,但李世民恰恰又敢做不敢当,把这两件事全推到李渊的身上,让老爹做起了“背锅侠”。一向以仁义著称的李世民为啥也这么疯狂血腥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按照时间顺序,先说第一件事夏县屠城!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620年5月,“秦王李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壬午,屠之。”李世民为何屠城呢?原来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夏县也涌出一位豪杰,名叫吕崇茂。唐朝建立后,刘武周与唐朝交战,唐军屡战屡败,为坚壁清野,唐军焚烧百姓粮食,这引起民愤!

【影视剧中单雄信的形象】

吕崇茂趁机在夏县举兵,自称魏王,来响应刘武周。李渊先后两次派兵攻打吕崇茂,但都被刘武周的援军打败。620年,李渊再次派兵征讨,刘武周派大将尉迟敬德援助夏县。孰料李渊暗中派人招降了吕崇茂,并让他伺机除掉尉迟敬德。不料,吕崇茂计划泄露,反而被尉迟恭杀死。尉迟敬德离开后,夏县的余部再次支持刘武周,对抗唐朝。

后来李世民北征刘武周,平定山西一带,当他率得胜之师返回时,途经夏县,这座弹丸小城,显然已经不能阻挡李世民的大军了,唐军攻破夏县后,展开了一场血腥屠杀,或许是为了报复夏县的反复,但百姓终究是无辜的。

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这件事自然要尽量抹掉,于是他将这件事推给了李渊,说父亲李渊当时曾下诏:“平薛举之初,不杀奴贼,致生叛乱,若不尽诛,必为后患。”自己只不过是奉诏行事,但这纯粹是掩耳盗铃罢了。

【影视剧中李世民的形象】

再说第二件事杀降,其实主要就是杀单雄信这件事。621年,割据洛阳的王世充向唐军投降,李世民不顾大将徐世勣的苦苦哀求,将王世充的部将单雄信处死。杀死单雄信这件事,对唐军非常不利,一些原本准备归降唐朝的义军首领纷纷再次揭竿而起,导致河北一带战火持续了很长时间,为此唐将罗士信也丢掉了性命。

李世民做了皇帝后,李渊再一次“躺枪”,李世民说自己是奉了父亲的旨意,才处死单雄信等降将的。这明显是推卸责任,因为李世民杀单雄信纯粹是出于报复,理由很简单,在王世充与唐军交战时,单雄信至少两次差点要了李世民的性命。另外徐世勣明明是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完全掌握生杀大权,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杀单雄信纯粹是公报私仇!

【影视剧中李渊的形象】

关于李世民篡改历史这件事,南宋史学家胡三省曾评述道:“太宗时史臣叙高祖时事,有诛杀不厌众心者,皆称高祖之命,掩太宗之失,如屠夏县之类皆是也。”也是说在李渊皇帝时,凡是李世民犯了错,一律推到李渊身上,谁让李渊是爹呢,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也没少“坑爹”。

有人也许会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不容许你这么黑他!编者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世民不是什么神,他也是人!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我们要肯定他的功绩,但也要看到他的污点,因为这样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尊让人仰望的神。

标签: 李世民单雄信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和李隆基:谁治理下的朝代才是真正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世民,李隆基,皇帝

    “开元”和“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加上其父唐睿宗李旦禅位时的“先天”,他在位44年间,共用了三个年号。整个唐代,年号变换最多最快者,当数他的祖父高宗李治与祖母武后,两口子前后执政50余年,共使用32个年号,其中一年一换者11起,一年两换者5起,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我估计这是武则天的主意,那个

  • 解密:武则天为什么没有为唐太宗李世民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李世民,唐朝

    武则天的入宫,曾引起许多小说家的遐想,在他们的笔下,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入宫就被太宗所“宠幸”,而且得到了“专宠”,是很不易也是很香 艳的。在初入宫的几年,武则天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皇帝后宫美女如云,哪个不漂亮能被选进宫?若论才华,至少还有一个比她更高的徐惠。武则天和徐惠是太宗命诏入宫的说法是可信

  • 唐朝真实的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皇帝,李治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

  • 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与李渊脱不了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历史

    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李渊的思想开始松懈下来,安于享乐,不再对政治事务像以前那么关心了,这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他作为父亲,想让几个儿子和睦相处,但又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反复,没有明确的主意,使得兄弟相争不已。在刘武周大举南下,攻陷太原威胁长安的时候,李渊亲自为儿子李世民送行,还许诺得胜回来后立

  • 解密:一代雄主李世民到底共杀掉多少嫡系子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子侄,李承乾,

    “玄武门政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虽然已被李世民除掉了,但是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在。这对于新皇储李世民而言,这就意味着残存的政治异己势力还在、一种潜在的复仇力量还在!六月四日这一天午后,当秦王府的两队飞骑奉命冲进东宫和齐王府的时候,李唐皇族的这些金枝玉叶立刻发出了恐惧而绝望的哭嚎。那十个年轻和年幼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要把这个柔弱的女子带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唐朝,长孙皇后

    导语: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氏绝对是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 ,河南

  • 武士彟:武则天父亲与李世民父亲不为人知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武士彟,李渊

    隋大业七年(611年),杨广征高句丽失败。国内从此开始大乱,地方军阀各自为政,起义烽火不断燃起。武士彟认为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绝好机会,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隋军,担任鹰扬府队正,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连排长。武士彟的选择和决定绝对正确。他不能继续做商人,也不愿当农民,那么就参军吧,参军是他唯一的选择,参军

  • 一代明君李世民强加哪四个亡国罪状给隋炀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皇帝,李世民

    造成我们对隋炀帝否定评价的莫过于不恤民力修筑大运河,不顾民苦数征高丽,奢华耗费三游江都,这些历来都是人们揭隋炀帝短的焦点所在,的确,这都是劳民伤财的举措,直接加速了隋朝灭亡,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的历史作用。大运河,历来人们对它都褒贬参杂,既否定它是不恤民力,劳民伤财的工程,也肯定它在沟通南北、加强

  • 解密:女皇武则天为何没能为唐太宗李世民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女皇,李世民,

    不久,杨妃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李明,这也是自从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生育的唯一子女。可见,李世民对杨妃是多么的宠爱。武则天入宫后,一直没能为李世民生育一男半女,这也说明她不受宠爱。作为一个宫廷新人,武则天也会跟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处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加薪晋职的机会。何况,武则天的领导李

  • 千里追敌收复河东失地 唐太宗李世民第二次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唐朝

    平定薛举后,李唐的第二个对手是刘武周。与薛举相比,刘武周的实力还算弱的,刘背后的主子——突厥人,却是李唐的心腹大患。619年,李渊再次让李世民率关中主力征伐刘武周。李世民率军自龙门关东渡,驻军柏壁。绛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柏壁南依峨嵋,北控汾河,沟壑纵横。李世民驻军的“秦王堡”,更是形同铁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