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李世民刘邦如果一起争霸天下谁能问鼎天下?

朱元璋李世民刘邦如果一起争霸天下谁能问鼎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20 更新时间:2024/2/14 9:42:31

我来做一个大胆的三国假设,假如在东汉末期

,团队原班人马不变,刘邦集团占据中国西北、西南地区,李世民集团占据中国东北、华北、中原等长江以北地区,朱元璋集团占据中国江南、华东、岭南等长江以南、海南以北地区。那么最终谁会问鼎天下?

网络配图

从地理位置来看:

刘邦占据着汉中、关中,在当时应该是产粮重地。李世民占据中原,本来挺好的地方,但是因为东汉末年,主要的战乱都是在中原,所以有点民不聊生。朱元璋占据江淮,当时淮南地区应该产粮也很多。这一点朱元璋最占便宜!

从统帅来看:

如果去除兵器和见识上的时代差,刘邦有无敌的韩信百智的张良,李二自己就是最优秀的统帅还有不亚于他的李靖(唐初李積还没成长起来),朱八指挥上和刘邦应该差不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比除了韩张李靖以外的武将谋臣都强。

网络配图

再来看军队:

汉军以步兵为主,唐军和明军都有大规模的精锐骑兵,汉军面对骑兵集群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对策(比如白登山,汉骑的崛起是武帝时代),劣势非常明显。水军,没听说汉初的水军有多大作为。唐军不仅有骑兵军团,还有反骑反步能力极强的陌刀兵,无论面对骑兵集群或步兵集群都不吃亏。但是唐初没有精锐的水军。明军先后战胜了张士诚陈友谅和元朝,有着精锐的步兵骑兵和水军。

打仗一般主要看以下几点:

一,主公的能力,个人认为三个人的能力差不多,都善于笼络人心。第二,手下主要将领的能力,刘邦手下汉初三杰,分工明确,后勤有萧何,谋主有张良,主帅是韩信,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各自领域的高手。相比而言,李世民跟朱元璋的手下就稍微差点(对比汉初三杰)。

网络配图

第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刘邦的粮草没问题,朱元璋的粮草也差不多,但是比刘邦少,李世民就更少了。第四,对手的能力,这个不用多赘述,王世充窦建德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等人跟项羽差着至少一档吧。这一点刘邦的赢面更大!

如果考虑到兵器和见识上的时代差,哼哼,大明科技世界第一,大家都懂。

标签: 朱元璋李世民刘邦

更多文章

  • 隋末三姓家奴李世民恨得要死却重用他开创伟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

    隋末三姓家奴,李世民恨得要死,却重用他开创伟业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世民斩兄杀弟扫除障碍成为皇太子。成为惟一继承人的他心情却并不轻松,对于未来如何治理天下他心中并没有底。李世民明白治理天下比开创更难,光靠和他一起打江山的秦王府旧人根本不行,于是就动了求贤的心思。李世民早就听闻魏征有经天纬地之材,他的两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国史是要隐藏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皇帝,可是走向皇帝宝座的历程并非十分光彩。但是对于他之前的劣迹,史书上却很难查到。于是有学者推断说,李世民曾经篡改国史。唐太宗李世民在其统治期间,勤于政事,改革经济,举贤任能,体恤百姓,减轻刑罚,并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贞观三年(公元

  •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个被“长生仙药”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著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

  • 贞观之治是隋朝积蓄养肥李世民的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李世民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叛我者取其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唐高祖——不听话的孩子比较一下当时三个人的势力,李世民最为雄厚,李建成与李元吉根本不能和他相比。所以李世民的亲信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劝他说:“以大王的威望与力量,袭杀他们二人,如拾地芥一样容易。”当初皇太子李建成给秦王李世民下毒,李世民中毒病重,一时之间,秦王府上下一片恐慌

  • 李世民起兵:元老三句话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中国经历了三国争霸的乱世局面后又出现了南北朝的分隔时期,随后李渊建立了唐朝后才统一了中国。后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当时李世民太远起兵是还有一位元老辅佐,今天就来讲他的故事。刘弘基,陕西池阳人。大业末年跟随隋炀帝征伐辽东,走到山西汾阴没了路费,想到如期不能按时到达集合地,去了也是军法论处

  •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有没有被挖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太宗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有没有被挖过?唐太宗李世民死后被埋在昭陵,昭陵也是“关中十八陵”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为2万公倾,陵园周长60公里,与长孙皇后的合葬在一起,那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有没有被盗过?或者被挖过。李世民的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挖掘,但是他的墓穴已经被盗过很多次了,昭陵中有《昭陵六骏》的巨大浮雕

  • 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给二子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李世民

    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网络配图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征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

  • 唐史真相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为何不杀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以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但其明白难以消除其逼父、弑兄、杀弟、屠侄的一系列恶行对当时及后世造成的极其恶劣影响,而李世民本身又尤其在乎身后名。终于有一天强忍不住向史官索看实录,当发现实录中如实地记录着自己的种种不堪后。李世民为了挽救弥补自身的形象与声誉,一方面通过篡改实录,弱化其父李渊的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