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给二子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给二子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4/2/21 21:45:43

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网络配图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网络配图

武德九年(626年)7月14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表达了自己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

武德九年(626年)7月27日,撤销了太子李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将府邸,为李世民登基做准备。

武德九年(626年)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李世民坚决推辞,高祖不许。

高祖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皇帝生涯,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乙酉日(627年1月23日)改元贞观。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称“贞观之治”。

网络配图

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

1、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后掌握了当时的主要军队;同时也在朝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说明了李世民有能力来治理这样大的一个国家;

2、看见手足相残,心中不免有些悲伤;

3、位置是早晚要让的,自己也是年事已高,省得到时候李世民等动粗,给历史留下笑柄。

标签: 李渊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征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

  • 唐史真相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为何不杀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以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但其明白难以消除其逼父、弑兄、杀弟、屠侄的一系列恶行对当时及后世造成的极其恶劣影响,而李世民本身又尤其在乎身后名。终于有一天强忍不住向史官索看实录,当发现实录中如实地记录着自己的种种不堪后。李世民为了挽救弥补自身的形象与声誉,一方面通过篡改实录,弱化其父李渊的开国

  • 魏征与唐太宗:谏臣魏征给李世民出的“选择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拨乱反正,刚坐稳位子,就开始了内部人员的整改与肃清。这次,魏征必死无疑。因为,是他献计献策给李建成,让李建成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处置他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魏征呢?就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魏征不请自来。魏征来后,摆弄起两个透明的杯子,每个杯子都是半杯水,一个杯子里水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宫廷秘史:连弟妹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的晚年生活: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著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贞观之治”的强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

  • 李世民坑了自己的爹,才有了后来的大唐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

    唐高祖李渊,是今天河北赵县李氏。隋文帝文献皇后也就是孤独皇后是李渊的亲姨妈,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关系,其身份可谓是高官显爵,位高权重,根本没有想过要当皇帝。李世民要说服其父李渊起兵造反没有点心机是不行的,于是他便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刘文静商量,两人密谋后给李渊设了个温柔圈套,由宫监裴寂安排实施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相!“宽宏大量”还是另有他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

    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敢直言犯上的“勇士”,名叫魏征。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魏征的直言进谏的个性在唐朝是出了名的!常常把太宗气的火冒三丈,尽管这样,李世民也不会对魏征痛下杀手,其原因不止是“宽宏大量”,还有其他原因。其一:稳固人心。细想唐朝不过刚刚建立不到十年,帝位尚

  • 揭秘:面对“女主武王”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罡就来到其父武士彠的官邸,当时在繈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罡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之相。若是女孩,当为天下主!〞说完,没分清男女的袁大师走了,空留下武士彠在那里愣神。武则天十四岁被选入宫,如果说她美丽,当然无庸置疑的,否则就不会被选入宫。唐太宗确实喜欢

  • 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悲惨结局:为和尚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如此凄凉的下场,竟然死于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网络配图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而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

  • 李世民权势有多可怕?能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

    在唐朝取代隋朝成就千秋霸业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这点即使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不会对其产生质疑。那么李世民对唐朝建立的贡献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可能就没多少人了解了。公元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唐朝,唐王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朝,改元武德。武德元年,李渊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不杀武则天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而且成功的女皇帝,但是她登上皇位的方式可以称得上是——篡权夺位!但是,在明知武则天有不轨之心的前提下,李世明为什么不杀她呢?网络配图抛开现代思维的诸多因素不讲,单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武则天绝对算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争议的焦点则是,女人干政,窃取李唐天下。而恰恰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