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何是高素质流氓:杀兄弟竟还得美名

李世民为何是高素质流氓:杀兄弟竟还得美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2/14 7:25:22

历史上,干掉正统太子大哥而做了皇位“合法继承人”的那些次子幼子们,属于“后太子”一列,他们几乎拥有一个共性,即大都是关键时刻敢犯浑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流氓性格。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后太子”都具有流氓性格?而具备这种性格的人往往都成功地升为“后太子”呢?就几个熟悉的例子品析有助说清。

网络配图

扶苏胡亥的大哥,秦朝那时虽然尚未建立儒家“长兄为父”的纲常传统,但是长幼依然是有别的。胡亥起初对大哥也是毕恭毕敬,但自从受了奴才赵高的蛊惑打了争皇位的鬼主意后,他的流氓本性就暴露无疑,并成为与大哥博弈的优势。对比小弟,扶苏大哥实在太仁慈,仁慈得近乎优柔寡断,于是乎一个小流氓轻而易举地干掉了仁厚的大哥。虽然扶苏是秦始皇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胡亥却是秦始皇灵魂的合法继承人。扶苏与胡亥来比,残暴嗜杀的胡亥更接近秦始皇的流氓本色。从灵魂与精神底色而论,应该说,胡亥与秦始皇一拍即合。

只不过从才华与能力而论,胡亥对比其父,只配称小流氓。虽然他实行大清洗,屠兄弟十二人,杀股肱大将蒙恬,使刑罚更加严厉,挥动大棒毫不手软,但毕竟不能做到其父那样一边残忍一边雄霸天下,他力不从心。胡亥胜扶苏,就继承了秦始皇的精神衣钵——残暴嗜杀的流氓本色,而扶苏的人性化品格却成为造茧自缚,在与哪怕是小流氓的竞争中也败下阵来。再说隋朝皇位继承人争夺战中,大哥杨勇为什么斗不过二弟杨广?因为杨广是个五毒俱全的流氓,而杨勇比起弟弟来,尚不够一个流氓的标准。

杨勇性格直率,不善伪装,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他为人宽厚,宽接大臣。作为长子,这样的性格,在二弟面前,即呈完全劣势。杨广的最大能耐,一是伪装,二是敢下黑手。前者赢得了父母对他的欣赏,后者直接助他夺得皇位。在杀父弑兄等残忍的事情面前,杨广没有半点犹豫和拖泥带水,可见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即便是李世民之于李建成,也是前者狠于后者。千古一帝当然不能说是彻头彻尾的流氓,但在干掉大哥这件事上,至少也使用了流氓手段,只不过比起胡亥杨广这些纯流氓来,高超许多。

网络配图

李建成的性格脾气和杨勇相仿佛。但是他二弟李世民却比杨广高明得多。明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却在史学家的笔端变成被迫反击干掉太子大哥。而在玄武门事变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只见二弟排兵布阵,却丝毫见不到大哥军队的半点身影。高素质的流氓莫过于二弟李世民这样吧,杀了亲兄弟,还要得到“迫不得已力挽狂澜”的美名。从才华而论,李世民应该胜过大哥李建成,而始乱终弃的胡亥与杨广注定不如扶苏与杨勇,却为什么也在夺位游戏中胜出呢?

胡亥淘汰扶苏,杨广淘汰杨勇,从人才优劣的角度竞争而论,呈现的是反向的游戏规则。本来中国历史的天子之位,非偷即盗。鸡鸣狗盗之徒胡亥与杨广夺嫡,偷无忌,盗无道,达到了浑不吝的地步,反倒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具备流氓性格的皇子们能够灭大哥继大统,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浑者通吃”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个游戏规则,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舞台上,最吃得开的角色就是流氓。流氓的生存哲学是不仅与大侠相通,而且还与“天子”一脉相承。如果说封建社会是个大笼子,那么,唯有英雄与流氓可在笼子外蹦跶,而良民与仁者则望尘莫及,画地为牢,永远不敢跳出牢笼。

网络配图

其间,流氓与英雄的角色也是不停转换的,以成功论英雄,以失败唤流氓。当天子涉及流氓与英雄的评价时,除了利国利民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外,是否坐稳皇位实为检验的唯一标准。所以说,同样是干掉大哥,功败垂成的胡亥与杨广是流氓,而“千古一帝”李世民则是大英雄。历史之扮相,何其囧也!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弑弟都为了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史书上说,李世民之所以来砍窦建德,是因为古罗马人王世充惹的祸。说是王世充在被少林寺十三棍僧逮到之前,曾向窦建德

  • 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毛泽东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著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网络配图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

  • 解密: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皇帝为何不需要长城了?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

  • 千古名君唐太宗李世民不为人知的酒色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

    公元636年,也就是贞观十年六月,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身边少了一位“贤内助”,从此他愈发表现出贪恋酒色的本性。他经常命人四处搜罗美人,以充内庭。网络配图为满足欲望,李世民连弟媳妇都不放过,弟弟齐王李元吉死后,弟媳妇杨氏迅速成为李世民的枕边人。庐江王被杀后,他的爱姬也被迫钻进了皇帝的被窝儿

  • 李世民偏爱的三类女人为何没有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武则天

    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网络配图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

  • 李世民一生的败笔:三征高句丽 为何屡败屡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在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征战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使高句丽臣服,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网络配图实际上,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朝称臣,但一直对唐朝

  • 李世民为躲窦建德藏身破庙 蜘蛛结网助李保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

    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弄得民不聊生。定阳王刘武周起兵,晋阳李渊兴兵反隋,瓦岗寨众豪杰聚义,程咬金占山称王,窦建德在封龙山南故邑建窦王城,与各地义军反隋争霸。窦建德日夺三关、夜抢八寨,杀得唐兵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太子建成和元吉弃土门关逃跑。李渊闻报火急调秦王李世民前去迎敌。李世民和窦建德大小战了数阵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网络配图 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

  • 揭秘唐朝李世民缘何执意要让李渊堆土为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唐朝以山为陵的墓葬体制是众人皆知,但这种体制是从太宗世民的昭陵开始,由高宗李治和女皇则天的乾陵发扬光大,随后有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文宗李昂的章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漼的简

  • 不愿与李世民争皇位:东南亚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李靖,是隋朝大将韩擒虎的外甥,大唐卫国公,红拂女是李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姓张,名出尘,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自己被隋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后成为杨素府歌妓。虬髯客,本名张仲坚,姓张行三,赤髯如虬,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获救从师于昆仑奴(肤黑卷发之人,即黑种人)。网络配图隋朝末年,天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