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一个唐朝公主东阳公主被驸马当妓女,原因何在?

为什么一个唐朝公主东阳公主被驸马当妓女,原因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3/12/7 16:00:06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生育有35个子女,其中:14子,21女。今天,乐奀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就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新城公主(634-663年),唐太宗第21女,生母长孙皇后(601-636年)。初封衡山公主,后来改封为新城公主。

龙朔三年(663年)正月乙亥日,高宗李治下旨,将杀害新城公主的凶手、驸马韦正矩斩首示众。举族流放。

新城公主以这种不明不白的方式,终于得到了最后的解脱。她与政治没有任何牵连,但是政治斗争却间接地夺去了她的幸福和生命。新城公主去世的时候,还不满30岁。

新城公主死了,李治似乎这才如梦初醒,发觉自己久已未能尽到为人兄长的义务。作为迟到的弥补,也为了让自己心里找回一点安慰,他传下诏令,以皇后的礼仪,为新城公主举殡。

在出殡的这一天,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员和命妇,都穿着丧服,跟随在新城公主的棺椁之后送葬,还要服丧百日。地方官员不能亲临举丧,也必须服丧。民间禁屠宰、停音乐祭祀、停嫁娶。皇帝亲自主持祭仪,皇后、皇太子、诸亲王及王妃,都必须服丧哭临。

如此大张旗鼓的典礼、如此浩浩荡荡的人群、如此滂沱的泪雨之后,那硕大的棺椁里,静静躺着的,只是新城公主孤单弱小的躯体。她有过两个丈夫,有情有意的一个以罪囚身份死去,成了与她远隔万里的孤魂野鬼。而另一个负心的男人却夺走了她的生命。

李治左思右想,想到妹妹身后仍是孤苦伶仃,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他将新城公主附葬在父亲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东南方,在所有的陪葬墓中,她的墓地离昭陵玄宫最近。——这位后知后觉的兄长,希望妹妹死后能够回到父母的身边,能够时时拥有她活着时显得那么稀少的温情。

想到妹妹居然会死在驸马的手里,李治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人数众多的宫女内侍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是怎么保护公主的?

愤怒之中,他将所有陪侍新城公主的侍女宫监也划进了流放的范围里,接着又传下了一道旨令:将公主墓内壁画中所有的侍女面部都统统毁去,因为她们保护公主不力,没有脸面见自己的主人于地下。——这可真是天下奇闻,皇帝自己不照顾妹子,却迁怒于下人,是哪儿的道理?

这还不算完,李治在悲悲切切中,又想到了当年举荐韦正矩为驸马的东阳公主。于是怒火再次燃烧,他下令将九姐一家斥徙集州——今四川南江县。(李治又该怎么处治自己呢?)

东阳公主人在家中坐,横祸从天降。不得不咽下满腹酸楚,凄凄惶惶地离开繁华的长安城,举家被逐。与此同时,远在洪州的高履行再次被贬往湖南永州为刺史,不久死在任上。

东阳公主只因一点好心,误信了韦正矩这头中山狼,不但害死了自己最小的妹妹,还被连累得身败名裂。她没有想到,自己的恶运这才刚刚开始。

20年后,章怀太子李贤被生母武则天以阴谋叛乱的罪名诛杀。李贤被杀的地方,就在他流放的巴州(今四川巴中)。很不幸地,与李贤流放地相近的东阳公主,曾经与遭贬的侄儿李贤有过来往,就又再次牵扯了进去,连封号都被剥夺了,也不再享有国家俸禄,成了一个连生活来源都找不到的贫妇。

就这样,武则天还不肯放过她,武后一直惦记着她是长孙无忌表弟高履行的妻子。垂拱(685至688)年间,已经形同平民农妇的东阳公主再次遭到贬谪,已是垂垂老矣的她连同自己两个儿子一起,被赶到了巫州(今湖南黔城镇)。——武则天将她赶到湖南,却偏偏不让她在丈夫去世的地方落脚,连个上坟的机会都不给她,报复得可真是到了家。

705年的11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死于上阳宫,临终时,她赦免了自己生前所有的冤家,将他们和他们的后人都召回京师。

但是东阳公主没有等到这一天。

而新城公主,已经离开人世42年了。

公元2000年后,考古人员发掘了新城公主墓。

墓道打开后,人们终于看见了那幕盛唐奇景:墓室壁画中,所有被铁器挖得残缺不全的侍女脸面。

这一年,新城公主已经在空旷的墓室里静静地卧了1300余年。

按道理说生于帝王之家的公主,哥哥又是当朝皇帝。这样的公主应该是大小姐脾气爆表才对。可是我们这位可怜的公主却遭遇了我们现代人才有机会见到的家暴事件。新城公主进宫之时,韦正矩心里倒还有几分畏惧之心,唯恐当皇帝的大舅哥降罪。当他看见新城公主容色憔悴、神情黯然返回时,心中不禁大喜若狂,自觉逃过一难。庆幸之后,韦正矩越发觉得,

这位公主可当真是在皇帝皇后面前彻底地失宠了。狂喜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狂怒和狂燥,他更加认定这位公主看来连自身都难保,日后定会给自己招来祸患。于是,韦正矩对新城公主的折辱刻薄,更加地变本加厉。

新城公主自知投告无门,皇女的骄傲也使得她不愿意再去看武后幸灾乐祸的神情,自此不再跨进皇宫一步。这一切看在韦正矩的眼里,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他本就是个在骄纵自许中长大的士族子弟,一向目中无人。

此后,凡是他觉得自己在朝廷上受了什么气、被谁压制了,他都要归咎于新城公主,回来便向她发作一通。虽然不敢出手打骂,但是言辞刻薄尖酸,更让人不堪忍受。

新城公主屈辱不幸的遭遇,渐渐地被很多皇亲国戚们所知道。但是除了同情和安慰,谁也没有办法帮助她,她只能以泪洗面过日子。虽然身边也还有一些为她打抱不平的侍从,但更多的则都是些跟红顶白的势利小人,

新城公主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境地。韦正矩对新城公主的不敬传到许敬宗等人的耳里,却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对他的态度也与从前有所不同。这使得韦正矩心情大畅,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他毕竟是新城公主的丈夫,再怎么钻营,武后集团中也不会真正有他的位置。韦正矩由此将新城公主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当成了累赘。

高宗李治,自显庆三年(658年)以来,身体日渐虚弱,患上了一种严重的“风疾”头痛病,不得已将朝政交给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先是垂帘听政,

与高宗并称“二圣”;后来由于高宗李治病重而隐居深宫休养,武后完全行使皇权,实际掌控大唐皇朝的命脉。可想而知,长期泡病号的高宗李治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自己性命上头,

连朝政大权都丢到了一边无心管理,哪还有精力去管小妹的家事呢?更何况从情理上来讲,宫廷女眷的事情,都应归皇后主持。而武则天呢,她对新城公主心存忌惮芥蒂,更是乐见此事,来了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新城公主只得含着眼泪离开皇宫。

高宗李治很快就得到小妹新城公主因疾暴薨的消息,悲伤之余顿感蹊跷,立刻传下旨意,命令三司会审,彻查公主的死因。驸马都尉韦正矩很快就被列为弑杀公主的凶嫌。驸马居然敢凌辱谋杀公主,这一大唐皇朝从所未有的事情震惊了所有的人。就连一向对新城公主反感戒备的武则天,都出于女性的本能,

对韦正矩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次年正月乙亥日,高宗李治下旨:将杀害新城公主的凶手、“遇主不以礼”的驸马韦正矩斩首示众,举族流放。并迁怒于当年做媒的九姐东阳公主,将她举家斥徙集州(今四川南江县)。

如梦初醒的高宗李治又传诏令,以皇后的礼仪,为新城公主举殡,将她附葬在父亲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东南方。在所有的陪葬墓中,她的墓地离昭陵玄宫最近。高宗认为侍女宫监们对公主保护不力,将所有陪侍新城公主的侍女宫监也划进了流放的范围里,

并命人将公主墓内已做好的壁画中所有的侍女面部都统统毁去,以示她们没有脸面见自己的主人于地下!

标签: 东阳公主唐朝

更多文章

  • 梁令瓒成就有什么 梁令瓒的有什么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唐朝

    成就梁令瓒在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一行(张遂)受诏改治新历,为此他提出要制造一架可供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新仪器。率府长史梁令瓒按照一行的观测要求进行设计,并制成木制模型。一行试用满意,就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制成铸铜,名为黄道游仪。黄道游仪的结构与李淳风的浑天黄道仪大体一致,也是

  • 梁令瓒生平简介 梁令瓒生平都做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唐玄宗,吴道子

    生平梁令瓒是唐代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专家。由于中国古代史籍对科学技术的忽视,对梁令瓒的记载相当简略。从新、旧《唐书》的《玄宗本纪》和《历法志》中可以知道,身为蜀人的梁令瓒大约是与僧一行(俗名张遂,公元683-727年)同时代的人,他在天文科技上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尽管记载相当简略,却丝毫无损于梁令瓒的科

  • 唐朝画家梁令瓒简介 梁令瓒 全世界最早的机械钟发明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公麟,唐朝画家

    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朝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家。汉族,蜀(今四川)人。官率府兵曹参军。开元九年(721年),玄宗命僧一行改造新历(大衍历),而无黄道游仪测候;令瓒因创制游仪木样。一行称其所造能契合自然,对推步大有帮助。后又与一行创制浑天铜仪。亦工篆书,擅画人物。存世作品有《五星及二十八宿神形图》一卷,

  • 王仙芝生平都做过哪些事情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农民起义,唐僖宗,黄巢

    王仙芝(?—878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贩私盐,出没江湖,濮州(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北)人,于乾符元年(874年),聚众数千人,揭竿长垣,878年,所领导的义军被曾元裕包围,经过激战,义军5万余人英勇牺牲,自己在突围中不幸战死。人物生平王仙芝,濮州(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北)人﹐贩私盐时奔走各地,

  • 王仙芝受降之谜: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变节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仙芝,黄巢起义

    由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第一次高举“平均”旗号的农民战争,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然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在长达九年的起义过程中,王仙芝曾经接受唐朝政府的诱降。史书的这些记载可信吗?现存的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中一致记载,王仙芝曾在新州受唐刺史裴偓的诱降,引起起义军内部分裂,与黄

  • 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变节说:早就出卖了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巢,王仙芝,起义,

    由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第一次高举“平均”旗号的农民战争,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然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在长达九年的起义过程中,王仙芝曾经接受唐朝政府的诱降。史书的这些记载可信吗?现存的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中一致记载,王仙芝曾在新州受唐刺史裴偓的诱降,引起起义军内部分裂,与黄

  • 解密:唐末大宦官田令孜缘何能专权控制朝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宦官,田令孜,

    专权的唐末宦官,已经成为唐王室肌体上的大毒瘤,由此而至的王朝的败亡,也就不可避免了。唐末专权宦官田令孜,四川人,本姓陈,字仲则。在唐僖宗李儇为普王时,他负责侍候普王起居,经常与之同吃同睡同玩。李儇即位后,称他为“阿父”,将他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占长安,田令

  • 唐朝宦官田令孜:权倾朝野拥立 唐僖宗做摆设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僖宗,田令孜,郭琪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春,唐僖宗李儇“銮驾”回到阔别五年之久的长安。成都虽然不错,但“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此时的长安虽然经过五年多的战火被弄的破烂不堪,但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狐死尚且首丘,况僖宗乎!这位十二岁就被宦官拥立轻松坐上了那把尊贵的龙椅的皇帝,几乎成了个摆设,负责打理朝政的都是些有权

  • 庞勋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庞勋起义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唐懿宗,农民起义

    庞勋起义,唐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治始安,今广西桂林)戍兵发动的反唐农民起义。唐咸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两千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

  • 揭秘:荣国夫人为什么要恨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荣国夫人

    荣国夫人杨氏,出身隋朝宗室,父杨达,伯父为隋朝观王杨雄。韩国夫人武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郭孝慎夫人武氏的母亲,史书上记载杨氏和外孙贺兰敏之有乱伦的暖昧关系。贺兰敏之,鲜卑族后裔,荣国夫人大女儿武顺的儿子,武则天的外甥。他跟荣国夫人之间除了祖孙之外还有什么关系呢?网络配图贺兰一门在贺兰安石没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