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适之怎么进入了大唐王朝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李适之怎么进入了大唐王朝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3/12/26 1:29:46

李适之为相

李适之是唐朝的宗室,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或许是因为宗室的关系,他进入仕途不需要经过科举。年纪轻轻就被任职为左卫郎将。日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河南府尹。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黄河的支流谷水和洛水泛滥,朝廷屡次派人治水,收效甚微,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于是,朝廷下诏,令李适之担任治水要职。李适之修筑了上阳、积翠、月陂三处提拔,成功治理了谷水、洛水的水患。因他治水有功,唐玄宗下令立碑纪念。更为尊荣的是,这块碑由永王李璘撰写碑文,太子李瑛题写碑额,同时进封其为御史大夫。从此,李适之正式进入了大唐王朝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开元二十七年,对李林甫唯唯诺诺的,被张九龄称为“目不识书”的左相牛仙客去世,李适之接过他的担子,进封为左相。

李适之有个爱好,那就是饮酒,而且其饮酒的豪爽程度丝毫不逊于李白。但凡饮酒的人,性格都比较豪放,当然,比如李白,比如贺知章。李适之也犯有同样的毛病,“性简率,不务苛细”,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有些大大咧咧的人,对细节不过分讲究。不过,这样的人,在权力的斗争中,注定要落败,何况他的对手是老谋深算、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在和李林甫的斗争中,李适之几乎没有赢过。某天,李林甫找到了李适之,对他说:听说华山有座金矿,富可敌国,但是陛下还不知道。第二天李适之就把这件事情奏知了唐玄宗。李林甫趁机出列说: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不过华山是大唐的龙脉,王气所在的地方,也是当今皇上的本命山,开采金矿会毁了大唐的王气的。唐玄宗听了之后很不悦,对李适之说:你办事太草率,没有李林甫那么心思缜密,日后凡是都要问过李林甫再上奏。李适之听了之后万分惶恐,从此唐玄宗也对他日渐疏远了。

没过多久,李适之的好朋友刑部尚书韦坚等人陆续被李林甫诬陷罢职,李适之自感不能幸免,主动上书要求免去其相职。天宝五年,唐玄宗遂了他的愿望,罢去其相职,改授太子少保。就这样,李适之五年的任相仕途无疾而终。

在其任职期间,工作也算勤奋,所谓“在公克勤”,他政治清明,宽厚仁爱,深受士民的爱戴。

罢相作 李适之

唐天宝五年,李适之在和李林甫的政治斗争中落败,自请免去左相一职,改授为太子少保。李适之终于卸下了一身重担,对此感到无比轻松和欣喜。当天晚上宴请亲朋好友,在席间作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意思是说,我给贤者让了路,所以我不当宰相了,而我也乐意这样天天饮酒,不再有当宰相的时候那么多繁琐的公务要处理了。只是昔日门前车马络绎不绝的宾客,今天在我罢相的时候,又有几个肯来呢?

前两句道出了他现在的境况,皇帝很高兴,我让贤了,而朝中的事情跟我也没关系了,我尽情饮酒,公私两便,各自精彩。“乐圣”是一语双关,一是指代皇帝,二是指代酒,古时称清酒为“圣人”。而第三、第四两句,则道出了今时今日寥落的心情。虽然他并没有为自己罢相的事情感到难过,但昔日车马盈门的宾客,今日来的,才算是真正的亲友了。此时和当时情况迥异,敢来赴他的宴的,都是不怕得罪李林甫的。这两句中,似乎还带着一些自讽和嘲弄的意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特意引用了这首诗,衔杯乐圣称避贤,可谓酒逢知己,诗逢知音。

然而,李林甫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李适之一党。没多久,李适之的好友御史中丞韦坚被李林甫陷害,被流放到岭南,不久便遇害。李适之感到惊惧交加,服毒自尽。一代清流,竟死于奸臣之手,可谓惋惜。当时人们把李适之和张九龄相提并论,他为了朝纲清正,和李林甫“争权不已”,最终却死于非命。如他一直担当宰相,虽不敢说能像姚崇、宋璟那样延续“开元盛世”那样的辉煌政绩,但也不至于像李林甫那样误国误民,至少安史之乱没有那么快爆发。

李适之的死,让他的这部作品更赋予了神秘色彩,此诗也因此变得更为著名。

更多文章

  • 牛仙客:一个靠提高国民经济收入而当上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牛仙客等到付文静担

  • 牛仙客究竟是谁?关于牛仙客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牛仙客,宰相,唐朝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等到付文静担任任陇

  • 唐朝诗人张九龄是怎样的人?张九龄当过宰相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九龄,唐朝

    说起张九龄,大家估计会想起李白,想起张九龄的诗歌,却没多少人知道他当过宰相,只因其诗歌造诣太高,他做宰相时的功绩反而被忽略了。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字子寿,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张九龄的诗歌当首推《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

  • 唐朝张九龄官居何位?张九龄的祖上是干嘛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九龄,唐玄宗,唐朝

    张九龄,中国唐代著名的宰相和文学家,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死后谥号文献,后世被人称为“张曲江”和“文献公”。其家族显赫,祖上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和西晋的武郡公张华。张九龄自小聪颖,七岁就能写文章。在唐中宗景龙三年中进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步入仕途。在唐玄宗登基后,赏识张九龄的才识,升其为拾遗。

  • 唐朝贤相张九龄:用下棋比喻国家大事智谏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张九龄,李林甫

    《唐诗三百首》的开篇是张九龄的《感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首五言超然洒脱,清新淡远,被清朝蘅塘退士选为开篇,千古传承。其实,张九龄还是著名的贤相。一次,唐玄宗喜欢上了下棋,当他知道张九龄是下棋高手时,便常找他下棋。玄宗当然不是张九龄的对手,却总是不服输,天天都要他陪自己下棋,非要分出个子

  • 开元三贤相之张九龄:唐玄宗把他当做任职的标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九龄,开元,贤相,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

  • 张九龄简介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张九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九龄,唐朝,唐朝丞相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 韩休简介 唐朝大臣工部侍郎尚书右丞韩休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休,唐朝,唐朝大臣

    韩休(673——739)唐朝大臣,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先天元年,登文可以经邦科,累授桃林丞。又举贤良方正科,授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兼知制诰。开元十二年出为虢州刺史。以母丧去职。服除,除工部侍郎、仍知制诰。迁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三月,拜黄门

  • 唐朝大臣宇文融 救人活国其利博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宇文融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办法、也很能干的人。开元初年,他经过几次升迁,做到富平主簿的官,不久又当了监察御史,有了直接向皇帝提出建议的机会。宇文融大胆地向玄宗建议,派人检查伪报的虚假户口,把藏匿不报的人口检查出来,予以登记。这正是玄宗关心的问题,所以他很快就接受了字文融的建议,并派他去从事这件事情。因

  • 杜暹:唐玄宗时期宰相,人称“百纸参军”,以清廉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暹,唐朝

    杜暹,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杜暹出身濮阳杜氏,明经及第,初授婺州参军,人称“百纸参军”,历任郑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廉著称。后出任安西副大都护,深得西域民心,平定于阗王尉迟眺叛乱。开元十四年(7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