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旧唐书·李敬玄传】原文及翻译。李敬玄,亳州谯人也

【旧唐书·李敬玄传】原文及翻译。李敬玄,亳州谯人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3/12/26 19:32:58

李敬玄,亳州谯人也。敬玄博览群书,特善五礼。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请,不避寒暑,马周及许敬宗等皆推荐延誉之。乾封初,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

总章二年,累转西台侍郎,兼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兼检校司列少常伯。时员外郎张仁祎有时务才,敬玄以曹事委之。仁祎始造姓历,改修状样、铨历等程式,处事勤劳,遂以心疾而卒。敬玄因仁祎之法,典选累年,铨综有序。自永徽以后,选人转多,当其任者,罕闻称职,及敬玄掌选,天下称其能。预选者岁有万余人,每于街衢见之,莫不知其姓名。其被放有诉者,即口陈其书判失错及身负殿累,略无差殊。时人咸服其强记,莫之敢欺。选人有杭州参军徐太玄者,初在任时,同僚有张惠犯赃至死,太玄哀其母老,乃诣狱自陈与惠同受。惠赃数既少,遂得减死,太玄亦坐免官,不调十余年。敬玄知而大嗟赏之,擢授郑州司功参军,太玄由是知名,后官至秘书少监、申王师,以德行为时所重。敬玄赏鉴,多此类也。咸亨二年,授中书侍郎,余并如故。

敬玄久居选部,人多附之。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又与赵郡李氏合谱,故台省要职,多是其同族婚媾之家。高宗知而不悦,然犹不彰其过。仪凤元年,代刘仁轨为中书令。调露二年,吐蕃入寇,仁轨先与敬玄不协,遂奏请敬玄镇守西边。敬玄自以素非边将之才,固辞。高宗谓曰:“仁轨若须朕,朕即自往,卿不得辞也。”竟以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仍检校鄯州都督,率兵以御吐蕃。及将战,副将工部尚书刘审礼先锋击之。敬玄闻贼至,狼狈却走。审礼既无继援,遂没于阵。俄有诏留敬玄于鄯州防御,敬玄累表称疾,乞还医疗。许之。既入见,验疾不重,高宗责其诈妄,又积其前后愆失,贬授衡州刺史。稍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永淳元年卒,年六十八。

选自《旧唐书·李敬玄传》(有删改)

翻译

李敬玄,是亳州谯人。李敬玄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五礼。贞观末年,高宗在东宫,马周上奏举荐了他,召进崇贤馆,兼参与侍读之事,依旧借御书学习。李敬玄的秉性虽然端庄严峻,有不可侵犯之色,但勤于拜见权要,不避寒暑,马周和许敬宗等人都极力推荐并称赞他。乾封初年,历任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

总章二年,多次转官担任西台侍郎,兼任太子中护、同东西台三品,并检校司列少常伯。当时员外郎张仁祎很有处理事务的才干,李敬玄就把本曹事务交他办理。张仁祎开始编制姓历,修改状样、铨历等规程,办事勤劳,最后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李敬玄沿袭张仁祎的方法,主持考选多年,诠选录用有条不紊。自永徽年以后,候补官员逐渐增多,主持考选的人很少听说有称职的,等李敬玄主持考选,天下都称赞他能胜任。参加考选的官员每年有一万多人,李敬玄每次在街道上遇见他们,没有叫不出姓名的。有人没被选上前来投诉,他可以当场口述他们书判中的错误以及依法对本人的处罚,毫无差错。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记忆力强,没人敢欺瞒他。有个候补官员是杭州参军叫徐太玄,刚到任时,同僚张惠犯了贪赃罪应当处死,徐太玄可怜他母亲年老就到监狱自首中和张惠同时接受赃物。张惠贪赃的数目减少后,就得以免去死罪,徐太玄也因此免官,十多年不得调官。李敬玄了解这件事后大为赞赏,提升徐太玄做了郑州司功参军,徐太玄因此而知名,后来官至秘书少监、申王师,因品德高尚受到时人推重。李敬玄所赏识的大多是这种人。咸亨二年,授任中书侍郎,其余官职依旧。

李敬玄在考选部门任职很久,许多人都依附他。前后三次娶妻,都是山东的士族,他又和赵郡的李氏联宗,所以台省的要职,大多是他的同族和姻亲之家。高宗知道以后很不高兴,但依然没有公开批评他的过错。仪凤元年,接替刘仁轨任中书令。调露二年,吐番入侵,刘仁轨原先与李敬玄不和,这时便上奏皇帝请求派李敬玄镇守西部边境。李敬玄认为自己不是边将之才,坚决推辞。高宗对他说:“刘仁轨如果需要朕去,朕就会主动前往,卿不得推辞。”最终任命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任安抚大使,并检校鄯州都督,率领军队抵御吐番。等到将要作战时,副将工部上书刘审礼做先锋首先进攻吐番。李敬玄听说贼兵到来,狼狈逃走。刘审礼因为没有后援,便战死阵上。不久下诏书留李敬玄在鄯州防御,李敬玄多次上表声称有病,请求回京治疗,皇帝同意。入朝拜见皇帝后,检查他的疾病并不重,高宗责怪他谎言欺诈,再加上前面的过失,贬授衡州刺史。不久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永淳元年死去,终年六十八岁。

标签: 李敬玄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大唐克星:连败薛仁贵李敬玄等大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松赞干布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实力雄厚、威名远播的王朝,唐朝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大唐自得天下以来,虽然国力日益强盛,影响波及西域各地,但是,也仍是边患不断的。为了换得边境安宁,唐王朝不仅在西域设置了安西四镇,还延用了汉朝的和亲策略,与邻邦各国结为亲家。这样的策略,也确实给唐王朝争得了不少休养生息的机会。比如,文

  • 卢承庆是谁?卢承庆与成语“宠辱不惊”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卢承庆,唐高宗,宰相,唐朝

    史上卢承庆简介中提到:卢承庆,表字为子馀,号为幽忧子,乃幽州范阳人士也。卢承庆,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70年,享年76岁。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范阳定公,是唐朝臣子,在高宗时期出任宰相。其妻为范氏,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景祚、二儿子景裕。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重要官员,其父卢赤松与李渊是旧识,李

  • 于志宁简介 隋唐李渊麾下中书侍郎于志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于志宁,唐代,唐代大臣

    于谨的曾孙,于宣道之子,过继叔父于宣敏。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因为山东民变群起,于志宁辞官回乡。617年,李渊起兵入关中,任其为银青光禄大夫。629年,任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640年,兼太子詹事。643年,李承乾被废,东宫属官都被问罪,只有于志宁受到表彰。李治被立为

  • 窦德玄生平简介,家庭成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窦德玄,窦威从孙,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国子学生。起初,任唐高祖李渊丞相府千牛,在唐太宗李世民朝不太显贵,唐高宗李治因他是旧臣,从殿中少监提拔为御史大夫,这年又升任司元太常伯。麟德初年,窦德玄进检校左相,他克己勤政,天子曾经临朝,询问其廉洁公正之事迹,加以赏赐。居位多年,辅助封禅

  • 历史典故:窦德玄行善,遇鬼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德玄

    窦德玄这个人,为人善良,乐于施舍助人。他在唐朝麟德年间做正卿(官职名)。有一次,奉使命去扬州。他在渡淮河的时候,乘船离开河岸几十步了,无意中回头,看到岸上还有一个人。那人面容憔悴,举着一块小手帕坐在地上。窦德玄自忖道:“太阳要落山了,再没有船摆渡了!”便立刻下令回船,载那人过河。船行至中游,窦德玄察

  • 任雅相: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任雅相,唐朝

    任雅相,出身沛郡任氏,唐朝时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护,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沙钵罗可汗,后任兵部尚书。显庆四年(659年)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在相位仅有两年,便出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征讨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军中。任雅相虽然

  • 任雅相是什么人?任雅相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任雅相

    任雅相早年事迹不详,贞观年间曾授朝散大夫,与右武卫大将军慕容宝一同出使西突厥,册授肆叶护可汗。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任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任雅相时任燕然都护,被任命为苏定方的副将,与副都护萧嗣业一同随军征战。是年十二月,苏定方兵至曳咥河西,大败沙钵罗,追奔

  • 唐朝宰相,任雅相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任雅相

    任雅相(?-662年),渭南(今陕西渭南)人,唐朝宰相。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护,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沙钵罗可汗,后任兵部尚书。显庆四年(659年)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在相位仅有两年,便出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征讨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军中。任雅相虽然官至宰相,但家世和未拜相时的仕途几乎全无

  • 来济是什么人?来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来济

    来济生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籍南阳新野,东汉名将来歙十九世孙。高祖来成,北魏新野县侯,后降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亲来护儿,隋朝名将,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弑杀隋炀帝

  • 来济的故事 如何评价来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来济著有文集三十卷,曾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兼修国史等,后因反对废除王皇后而被武则天记恨。公元662年,西突厥来犯,他竭力而战最终阵亡,时年53岁,后被追赠楚州刺史。来济的故事当初,来济和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居宣城石仲览家中,石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