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卢承庆是谁?卢承庆与成语“宠辱不惊”的典故

卢承庆是谁?卢承庆与成语“宠辱不惊”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56 更新时间:2023/12/26 14:02:03

史上卢承庆简介中提到:卢承庆,表字为子馀,号为幽忧子,乃幽州范阳人士也。卢承庆,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70年,享年76岁。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范阳定公,是唐朝臣子,在高宗时期出任宰相。其妻为范氏,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景祚、二儿子景裕。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重要官员,其父卢赤松与李渊是旧识,李渊起兵反隋时投入李渊名下,成为其幕僚。后李渊建立唐朝,卢赤松被封为范阳郡公,死后卢承庆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唐太宗初期,卢承庆担任秦州参军,因熟知政务,表现良好而受到唐太宗的表赞,随即让其兼检校兵部侍郎的职位。后来又陆续任职雍州别驾、尚书左函。

公元649年,因朝臣褚遂良的诬陷,卢承庆遭到贬黜,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而后又被贬为简州司马。次年,卢承庆转任洪州长史,高宗临幸汝州时封其为汝州刺史。随后不久,便将卢承庆召回京城,让其担任光禄卿一职。公元659年,卢承庆被赐予参知政事头衔,实为宰相。但在公元660年,卢承庆因政务处理不当被罢黜,贬为润州刺史。后升为雍州长史,被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公元669年,卢承庆出任刑部尚书,不久便告老还乡,高宗赐他金紫光禄大夫头衔。第二年,卢承庆殁,被追赠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定”。如今所说的成语“宠辱不惊”的典故便出自于卢承庆,

卢承庆,古幽州范阳人,出生于隋文帝年间。卢承庆仪表堂堂,才能出众,在幼年时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那么在历史上卢承庆的评价怎么样呢?卢承庆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一是在政治上,二是在生活中,三是创造了成语“宠辱不惊”。在政治上,卢承庆年轻时就儒雅英俊,谦谦有礼,博闻强识,幼年袭爵,方得赏识。唐太宗时期任秦州参军,有次入朝上奏,非常熟悉河西的军情,对答如流,受到太宗大赞。不久便擢升卢承庆为考功员外郎。在他任民部侍郎时,针对历朝户口问题卢承庆有理有据的为太宗详细作了分析和对比,太宗为其优秀的表现大加赞扬,让其兼任检校兵部侍郎。公元657年,卢承庆作为唐朝代表受派前往西突厥,对于受降的西突厥的领地进行划分,分别分给效忠大唐的两位突厥王子,并和两位王子一起给各部落首领进行了封官赏赐,稳定了部落内部的纷争,增进了唐朝与突厥的友好关系。在生活上,卢承庆崇尚节俭。临死时嘱托儿子,不要大肆铺张办葬礼,不可杀牲祭奠,陪葬用陶器即可,棺木就用木制的,不必奢华。这些细节均体现了卢承庆以身作则,朴实节俭的品质。

如今经常用到的成语“宠辱不惊”,便是出处于卢承庆。原来,卢承庆作考官时,一再修改一位考生的考评,但此考生并没有因此而显露欣喜之情,卢承庆便评为“宠辱不惊,考中上”,以此便有了“宠辱不惊”一词,表现了卢承庆能肯定别人的优点,赏识人才的气度。

标签: 卢承庆唐高宗宰相唐朝

更多文章

  • 于志宁简介 隋唐李渊麾下中书侍郎于志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于志宁,唐代,唐代大臣

    于谨的曾孙,于宣道之子,过继叔父于宣敏。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因为山东民变群起,于志宁辞官回乡。617年,李渊起兵入关中,任其为银青光禄大夫。629年,任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640年,兼太子詹事。643年,李承乾被废,东宫属官都被问罪,只有于志宁受到表彰。李治被立为

  • 窦德玄生平简介,家庭成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窦德玄,窦威从孙,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国子学生。起初,任唐高祖李渊丞相府千牛,在唐太宗李世民朝不太显贵,唐高宗李治因他是旧臣,从殿中少监提拔为御史大夫,这年又升任司元太常伯。麟德初年,窦德玄进检校左相,他克己勤政,天子曾经临朝,询问其廉洁公正之事迹,加以赏赐。居位多年,辅助封禅

  • 历史典故:窦德玄行善,遇鬼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德玄

    窦德玄这个人,为人善良,乐于施舍助人。他在唐朝麟德年间做正卿(官职名)。有一次,奉使命去扬州。他在渡淮河的时候,乘船离开河岸几十步了,无意中回头,看到岸上还有一个人。那人面容憔悴,举着一块小手帕坐在地上。窦德玄自忖道:“太阳要落山了,再没有船摆渡了!”便立刻下令回船,载那人过河。船行至中游,窦德玄察

  • 任雅相: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任雅相,唐朝

    任雅相,出身沛郡任氏,唐朝时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护,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沙钵罗可汗,后任兵部尚书。显庆四年(659年)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在相位仅有两年,便出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征讨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军中。任雅相虽然

  • 任雅相是什么人?任雅相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任雅相

    任雅相早年事迹不详,贞观年间曾授朝散大夫,与右武卫大将军慕容宝一同出使西突厥,册授肆叶护可汗。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任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任雅相时任燕然都护,被任命为苏定方的副将,与副都护萧嗣业一同随军征战。是年十二月,苏定方兵至曳咥河西,大败沙钵罗,追奔

  • 唐朝宰相,任雅相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任雅相

    任雅相(?-662年),渭南(今陕西渭南)人,唐朝宰相。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护,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沙钵罗可汗,后任兵部尚书。显庆四年(659年)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在相位仅有两年,便出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征讨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军中。任雅相虽然官至宰相,但家世和未拜相时的仕途几乎全无

  • 来济是什么人?来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来济

    来济生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籍南阳新野,东汉名将来歙十九世孙。高祖来成,北魏新野县侯,后降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亲来护儿,隋朝名将,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弑杀隋炀帝

  • 来济的故事 如何评价来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来济著有文集三十卷,曾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兼修国史等,后因反对废除王皇后而被武则天记恨。公元662年,西突厥来犯,他竭力而战最终阵亡,时年53岁,后被追赠楚州刺史。来济的故事当初,来济和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居宣城石仲览家中,石仲

  • 抗击突厥部落最后战死沙场的唐初名将来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来济

    来济简介:610年,来济出生在唐朝时期的江都,其父是隋朝名将来护儿的儿子。隋大业十四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来济家族遭难,唯独留下幼小的来济和他的哥哥。来济幼小时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心有志向,又十分好学,更是通晓时务,也因此在唐朝时考取了进士。唐太宗画像贞观十七年(643年),来济受到

  • 唐朝宰相韩瑗:博览群书直言不讳而遭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宰相韩瑗

    在韩瑗简介中提到,韩瑗606年出生于南朝,是南朝刑部尚书韩仲良的儿子。他年轻的时候德行非常出众,博览群书,并且对政治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贞观年间,他被调派为兵部侍郎。652年,他因出色的表现被升为黄门侍郎。第二年,他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的三品官员,并让他监督修改国史。他在自己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