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任雅相: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任雅相: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3/12/26 19:19:14

任雅相,出身沛郡任氏,唐朝时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护,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沙钵罗可汗,后任兵部尚书。显庆四年(659年)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在相位仅有两年,便出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征讨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军中。任雅相虽然官至宰相,但家世和未拜相时的仕途几乎全无记载,《旧唐书》、《新唐书》也没有为他单独立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任雅相早年事迹不详,贞观年间曾授朝散大夫,与右武卫大将军慕容宝一同出使西突厥,册授肆叶护可汗。

军功拜相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任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任雅相时任燕然都护,被任命为苏定方的副将,与副都护萧嗣业一同随军征战。是年十二月,苏定方兵至曳咥河西,大败沙钵罗,追奔三十里。沙钵罗率数百骑西走,五咄陆部、五弩失毕部投降唐军。苏定方命萧嗣业追击沙钵罗,自己与任雅相率领降军随后而行。此战,唐军先后在阴山、金牙山大败西突厥,夺取沙钵罗所据领土。

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听闻任雅相的廉正,将他从右骁卫将军兼任兵部侍郎提拔为兵部尚书,加授参知政事(一作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 同年七月,唐高宗命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任雅相与李勣、许敬宗辛茂将卢承庆一同负责审讯。最终,长孙无忌被逼令自杀。

东征病逝

龙朔元年(661年),唐高宗出兵征讨高句丽。任雅相被任命为浿江道行军总管,与辽东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平壤道行军总管苏定方、扶余道行军总管萧嗣业等一同领兵东征。当时,唐军分围三十五军,水陆并进,直逼辽东。

龙朔二年(662年),任雅相病逝于军中。唐高宗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赐谥号为敬。

标签: 任雅相唐朝

更多文章

  • 任雅相是什么人?任雅相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任雅相

    任雅相早年事迹不详,贞观年间曾授朝散大夫,与右武卫大将军慕容宝一同出使西突厥,册授肆叶护可汗。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任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任雅相时任燕然都护,被任命为苏定方的副将,与副都护萧嗣业一同随军征战。是年十二月,苏定方兵至曳咥河西,大败沙钵罗,追奔

  • 唐朝宰相,任雅相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任雅相

    任雅相(?-662年),渭南(今陕西渭南)人,唐朝宰相。任雅相早年曾任燕然都护,随苏定方平定突厥沙钵罗可汗,后任兵部尚书。显庆四年(659年)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他在相位仅有两年,便出任浿江道行军总管,征讨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卒于军中。任雅相虽然官至宰相,但家世和未拜相时的仕途几乎全无

  • 来济是什么人?来济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来济

    来济生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籍南阳新野,东汉名将来歙十九世孙。高祖来成,北魏新野县侯,后降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亲来护儿,隋朝名将,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弑杀隋炀帝

  • 来济的故事 如何评价来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来济著有文集三十卷,曾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兼修国史等,后因反对废除王皇后而被武则天记恨。公元662年,西突厥来犯,他竭力而战最终阵亡,时年53岁,后被追赠楚州刺史。来济的故事当初,来济和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居宣城石仲览家中,石仲

  • 抗击突厥部落最后战死沙场的唐初名将来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来济

    来济简介:610年,来济出生在唐朝时期的江都,其父是隋朝名将来护儿的儿子。隋大业十四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来济家族遭难,唯独留下幼小的来济和他的哥哥。来济幼小时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心有志向,又十分好学,更是通晓时务,也因此在唐朝时考取了进士。唐太宗画像贞观十七年(643年),来济受到

  • 唐朝宰相韩瑗:博览群书直言不讳而遭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宰相韩瑗

    在韩瑗简介中提到,韩瑗606年出生于南朝,是南朝刑部尚书韩仲良的儿子。他年轻的时候德行非常出众,博览群书,并且对政治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贞观年间,他被调派为兵部侍郎。652年,他因出色的表现被升为黄门侍郎。第二年,他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的三品官员,并让他监督修改国史。他在自己的职

  • 唐朝宰相韩瑗:言辞直接不怕得罪皇帝而遭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宰相韩瑗

    在韩瑗简介中提到,韩瑗606年出生于南朝,是南朝刑部尚书韩仲良的儿子。他年轻的时候德行非常出众,博览群书,并且对政治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贞观年间,他被调派为兵部侍郎。652年,他因出色的表现被升为黄门侍郎。第二年,他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的三品官员,并让他监督修改国史。他在自己的职

  • 宇文节是什么人?宇文节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节

    人物生平江夏王李道宗曾经以私事相托,但宇文节秉公直奏,使得唐太宗大悦,赐绢二百匹,并说: “朕所以不置左右仆射者,正以卿在省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拜相,以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代于志宁为侍中。永徽四年,驸马都尉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驸马都尉薛万彻、柴令武等“谋反”,房、薛、

  • 鉴真东渡的原因 揭秘鉴真因何要六次东渡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鉴真东渡,鉴真

    鉴真为何东渡日本: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那么鉴真为何要六次东渡日本呢?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所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强盛的国力、发达的文化使各邻国争相学习。742年

  • 鉴真东渡 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多少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鉴真东渡,鉴真

    鉴真几次东渡: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