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德裕所作的《长安秋夜》,反映了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段

李德裕所作的《长安秋夜》,反映了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1/25 18:01:50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长安秋夜》吧。

长安秋夜

李德裕 〔唐代〕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皇宫传出诏书问讯前方战机,金銮殿处理完国事深夜才归。

千家万户此时已经寂然入梦,月光下露水清莹点湿了朝衣。

注释

宫:一作“官”。戎机:军事机宜。指作战的状况。戎,战争。《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金銮:唐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此指皇帝处理国事的大殿。

寂寂:寂静无声貌。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

朝衣: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

创作背景

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复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在唐朝那个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此诗就写于他为宰相期间。

赏析

这首《长安秋夜》颇具特色,因为这不仅是李德裕的诗,而且是诗的李德裕。它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

中晚唐时,强藩割据,天下纷扰。李德裕坚决主张讨伐叛镇,为武宗所信用,官拜太尉,总理戎机。“内官传诏问戎机”,表面看不过从容叙事。但读者却感觉到一种非凡的襟抱、气概。因为这经历,这口气,都不是普通人所能有的。大厦之将倾,全仗栋梁的扶持,关系非轻。一“传”一“问”,反映出皇帝的殷切期望和高度信任,也间接显示出人物的身份。

作为首辅大臣,肩负重任,不免特别操劳,有时甚至忘食废寝。“载笔金銮夜始归”,一个“始”字,感慨系之。句中特别提到的“笔”,那决不是一般的“管城子”,它草就的每一笔都将举足轻重。“载笔”云云,口气是亲切的。写到“金銮”,这决非对显达的夸耀,而是流露出一种“居庙堂之高”者重大的责任感。

在朝堂上,决策终于拟定,他如释负重,退朝回马。当来到首都的大道上,已夜深人定,偌大长安城,坊里寂无声息,人们都沉入梦乡。月色撒在长安道上,更给一片和平宁谧的境界增添了诗意。面对“万户千门皆寂寂”,他也许感到一阵轻快;同时又未尝不意识到这和平景象要靠政治统一、社会安定来维持。骑在马上,心关“万户千门”。一方面是万家“皆寂寂”(显言);一方面则是一己之不眠(隐言),对照之中,间接表现出一种政治家的博大情怀。

秋夜,是下露的时候了。他若是从皇城回到宅邸所在的安邑坊,那是有一段路程的。他感到了凉意:不知什么时候朝服上已经缀上亮晶晶的露珠了。这个“露点朝衣”的细节很生动,大约也是纪实吧,但写来意境很美、很高。李煜词云:“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是善于享乐的。虽然也写月夜归马,也很美,但境界则较卑。这一方面是严肃作息,那一方面却是风流逍遥,情操迥别,就造成彼此诗词境界的差异。露就是露,偏写作“月中清露”,这想象是浪漫的,理想化的。“月中清露”,特点在高洁,正是作者情操的象征。那一品“朝衣”,再一次提醒他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他那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自尊自豪感盎然纸上。此结可谓词美、境美、情美,为诗中人物点上了一抹“高光”。

如果把这首绝句当作一出轰轰烈烈戏剧的主角出台的四句唱词看,也许更有意思。一个兢兢业业的无双国士的形象活脱脱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是有理想色彩的诗人自我形象。他唱的句句是眼前景、眼前事,毫不装腔作势,但显得豪迈高远,表现出一个秉忠为国的大臣的气度。“大用外腓”是因为“真体内充”。正因为作者胸次广、感受深,故能“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司空图《诗品》)。

标签: 李德裕唐代

更多文章

  • 李德裕所作的《谪岭南道中作》,描写了作者贬官途中所见风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谪岭南道中作》吧。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 〔唐代〕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

  • 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在舒缓宁静的语气中蕴含无限的忧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德裕,唐代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德裕所作的《登崖州城作》吧。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唐代〕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这是鸟儿

  • 唐代张旭的代表作品 解析张旭书法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旭

    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空前强大,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使得书法艺术也更加受人欢迎,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张旭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出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艺术名家。张旭像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

  • 唐代草圣张旭的简介 张旭书法字帖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旭

    要谈到书法和草书艺术,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唐代的“草圣”张旭,此人在草书上的成就最高,其书作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独树一帜。张旭像张旭,字伯高,也有说字季明。张旭生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乃是江苏苏州汉族人,年轻时做过县尉,后来还升官做到了长史。张旭个性鲜明,为人豁达,爱好喝酒。每次喝醉酒之后便开始

  • 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 大唐“三绝”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张旭,书法,

    但凡是中国人,一提及大唐,少有不为唐时的繁荣、强大及其璀璨之文化而骄傲的。不同于宋时经济、文化发达却武力孱弱,唐朝却是文治、武功皆备。文宗皇帝之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将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御封为大唐“三绝”。此“三绝”者,虽各不相同,然究其本质,亦有相通之处,皆具有大唐文化

  • 唐朝藩镇将领李希烈简介:囚禁并杀害了名臣颜真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希烈,唐朝

    李希烈(约750年—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残暴专横,部将驱逐,逃往长安。唐代宗以忻王李造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唐德宗即位后

  • 颜真卿前往淮西劝降李希烈,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颜真卿,唐朝

    对于即将卷入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中央政府分为两种意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种意见认为,李希烈已不可救药,应该武力围剿他。另一种意见认为,淮西毕竟不同于河朔、淄青,应该可以用政治攻势解决它。基于中央的角度,如果有机会用政治攻势解决相关问题,肯定不会直接用军事手段的。现在

  • 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王维

    古诗《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年代:唐作者王维少年客淮泗。落魂居下邳。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诗。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公吏奉[纟熏]组。安车去茅茨。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野鹤终踉跄。

  • 兴唐传第56回:罗士信棍退新文理,王君可刀砍来护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兴唐传》,唐朝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五十六回 罗士信棍退新文理 王君可刀砍来护儿上回书说到瓦岗寨英雄们定计,要罗士信出阵与八马将新文埋较量。到

  • 张打油自认才能不够,另辟蹊径创建一新诗流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在很多个朝代都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追捧的对象,也成就了一批才子,如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他们都是因为诗歌写得好而闻名天下。然而,在中国历史也曾出现过一个比较奇怪的文学类型,它便是打油诗。打油诗的创造者名为张打油,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人。此人自知才能不够,天赋不佳,没有办法写出能够和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