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诗人薛元超的简介 如何评价薛元超

唐代诗人薛元超的简介 如何评价薛元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3/12/9 8:03:48

薛元超简介:623年,薛元超出生在唐朝的蒲州汾阴,也就是山西万荣。他是文学馆学士薛收的儿子,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的子孙。

薛元超画像

655年,薛元超受任黄门侍郎、检校太子左庶子正五品官。那时的他才正值青年,在当时的官员职位来说,薛元超已经十分了不起了。更懂得懂得重视人才的他,还为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诸多贤士引荐,得到江湖中人的赞赏。当时不久,薛元超因身体有恙被外放,担任饶州刺史。

663年,薛元超再次被贬。只因薛元超请求马匹,为被流放的右相李义府代步,被贬为简州刺史。

664年,薛元超因与西台侍郎相识,而西台侍郎得罪武则天被处死。薛元超再次被贬,流放至嶲州。

674年,唐高宗开始大赦天下,数次被贬的薛元超终于能够回到都城,任职正谏大夫。

676年,薛元超凭借着他出色的才华与为官经验,很快受到了唐太宗的喜爱与宠信,经常把薛元超召入宫中。就在同一年,薛元超被升任河北大使。

681年,薛元超升任中书令,留在太子李显身边,执掌诏书宣读与政务处理的重任。薛元超受唐太宗的托付照顾太子,让太子专心处理政事。

683年,薛元超此时已年迈,又患上风疾,连话都说不出口了。但当他得知唐高宗驾崩,依然前往奔丧,为此悲痛万分。

684年,薛元超终究还是熬不住病逝了,享年六十二岁,陪葬在了乾陵。

薛元超的故事

薛元超是我国唐代诗人,同时也是任朝中书令,辅佐太子处理国家大事。那么薛元超的故事有哪些呢?

薛元超画像

薛元超出生在伍德六年(623年)的蒲州汾阴,也就是山西万荣县。他的父亲薛收参军为官,颇受将领的器重。却在薛元超三岁时,薛收战死沙场,所以薛元超的幼年时期是非常孤独的。在薛元超九岁的时候世袭父爵,长大以后,薛元超十分好学,且擅长文辞言论。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他任职时多次上书,勇于纠正错误,受到了唐高宗的关注与赏识。不久后,薛元超升任学士,兼修国史。永徽五年,薛元超的母亲因病逝世,薛元超也无心任职返乡。第二年,薛元超被任命黄门侍郎,也同时兼任太子左庶子。薛元超也十分擅长发掘人才,在就任期间,薛元超引荐诸多贤士,受到人们的称赞。此后,薛元超与获罪之人有过交情,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嶲州。

上元元年(674年),薛元超被赦免回归京都,出任正谏大夫。而后,薛元超十分曾多次为官,文学方面也是十分出色,唐高宗对其十分宠信。唐高宗前往洛阳,让薛元超跟随在太子李现身边,辅助理政之事。而后太子喜爱玩乐,却怠慢政事,薛元超努力劝说,太子才得以专注于此。唐高宗得知后,大赏薛元超。弘道元年,薛元超此时身体已年迈不堪,虽再次得到朝廷的加封,但已力不从心。就在当年的冬天,薛元超就去世了。

薛元超的评价

薛振,字元超,所以又称薛元超,出生在唐朝623年的蒲州汾阴。薛元超的官职是中书令,主要成就体现在辅佐太子李显监国。那么,人们对薛元超的评价是如何的呢?唐代著名诗人杨烔说过: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变,表示对薛元超的敬重。还有刘昫、王夫之等人也对薛元超表示敬重与钦佩。薛元超既是一位任朝宰相,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一生著有40多部文集。

薛元超画像

薛元超早年便失去了父亲,九岁的时候继承汾阴县男,善于文辞。他曾参与编修《晋书》,还著有《薛元超集》等书。薛元超早年担任官职起点颇高,以他的才华能力,理应能够升官,但因为时运不济,曾数次被贬。到了上元元年(674年)后,唐高宗大赦天下后,薛元超才能够返回京师委以重任。两年后,薛元超又升任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那时的他很受唐高宗的喜爱,但薛元超没有凭此权势腐败,他依然是唐高宗的左膀右臂,一个忠于职守的好官。唐高宗曾做过一件错误的决定,而薛元超勇敢指正,唐高宗也最终采纳,对薛元超更是赞赏有佳。就在同一年,薛元超再次升任前往河北巡视。

永隆二年(681)年,薛元超受任中书令,陪伴在太子的身边辅佐处理政事。弘道元年(683)年,,薛元超年事以高,患上重疾,同年又得知唐高宗驾崩的消息悲痛万分。在第二年,薛元超病逝,追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秦成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享年六十二岁。

标签: 薛元超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薛元超的故事 对薛元超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薛元超

    薛元超是我国唐代诗人,同时也是任朝中书令,辅佐太子处理国家大事。那么薛元超的故事有哪些呢?薛元超画像薛元超出生在伍德六年(623年)的蒲州汾阴,也就是山西万荣县。他的父亲薛收参军为官,颇受将领的器重。却在薛元超三岁时,薛收战死沙场,所以薛元超的幼年时期是非常孤独的。在薛元超九岁的时候世袭父爵,长大以

  • 唐代诗人薛元超生平简介 薛元超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薛元超,诗人,唐朝

    薛元超是我国唐代诗人,同时也是任朝中书令,辅佐太子处理国家大事。那么薛元超的故事有哪些呢?薛元超出生在伍德六年(623年)的蒲州汾阴,也就是山西万荣县。他的父亲薛收参军为官,颇受将领的器重。却在薛元超三岁时,薛收战死沙场,所以薛元超的幼年时期是非常孤独的。在薛元超九岁的时候世袭父爵,长大以后,薛元超

  • 郝处俊是谁?他死后为何会被武则天刨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郝处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郝处俊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科举制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段子,叫做“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古代的科举,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数以百万计的读书人,经过基层考试层层选拔,最后才有资格进京赶考,竞争几十个或者上百个进士名额。科举的竞争实在太大了,许多人考了一

  • 唐朝李敬玄生平简介,征蕃兵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

    赵郡李氏南祖之后,有李善权,为后魏谯郡太守,他把家徙至谯(今安徽亳县治),于是在安徽亳县一带也有了赵郡李氏的后裔。早期事迹李敬玄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礼制,后在马周的推荐下,进入崇贤馆,成为太子李治(唐高宗)的侍读。他虽生性冷峻,但研究学问非常勤勉,受到许敬宗等人的赞誉,历任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右肃

  • 【旧唐书·李敬玄传】原文及翻译。李敬玄,亳州谯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敬玄

    李敬玄,亳州谯人也。敬玄博览群书,特善五礼。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请,不避寒暑,马周及许敬宗等皆推荐延誉之。乾封初,历迁西台舍人、弘文馆学士。总章二年,累转西台侍郎,兼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兼检校司列少常伯。时员外郎张仁祎

  • 此人是大唐克星:连败薛仁贵李敬玄等大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松赞干布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实力雄厚、威名远播的王朝,唐朝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大唐自得天下以来,虽然国力日益强盛,影响波及西域各地,但是,也仍是边患不断的。为了换得边境安宁,唐王朝不仅在西域设置了安西四镇,还延用了汉朝的和亲策略,与邻邦各国结为亲家。这样的策略,也确实给唐王朝争得了不少休养生息的机会。比如,文

  • 卢承庆是谁?卢承庆与成语“宠辱不惊”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卢承庆,唐高宗,宰相,唐朝

    史上卢承庆简介中提到:卢承庆,表字为子馀,号为幽忧子,乃幽州范阳人士也。卢承庆,生于公元595年,死于公元670年,享年76岁。袭父亲爵位,被封为范阳定公,是唐朝臣子,在高宗时期出任宰相。其妻为范氏,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景祚、二儿子景裕。卢承庆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重要官员,其父卢赤松与李渊是旧识,李

  • 于志宁简介 隋唐李渊麾下中书侍郎于志宁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于志宁,唐代,唐代大臣

    于谨的曾孙,于宣道之子,过继叔父于宣敏。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因为山东民变群起,于志宁辞官回乡。617年,李渊起兵入关中,任其为银青光禄大夫。629年,任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640年,兼太子詹事。643年,李承乾被废,东宫属官都被问罪,只有于志宁受到表彰。李治被立为

  • 窦德玄生平简介,家庭成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

    窦德玄,窦威从孙,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国子学生。起初,任唐高祖李渊丞相府千牛,在唐太宗李世民朝不太显贵,唐高宗李治因他是旧臣,从殿中少监提拔为御史大夫,这年又升任司元太常伯。麟德初年,窦德玄进检校左相,他克己勤政,天子曾经临朝,询问其廉洁公正之事迹,加以赏赐。居位多年,辅助封禅

  • 历史典故:窦德玄行善,遇鬼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窦德玄

    窦德玄这个人,为人善良,乐于施舍助人。他在唐朝麟德年间做正卿(官职名)。有一次,奉使命去扬州。他在渡淮河的时候,乘船离开河岸几十步了,无意中回头,看到岸上还有一个人。那人面容憔悴,举着一块小手帕坐在地上。窦德玄自忖道:“太阳要落山了,再没有船摆渡了!”便立刻下令回船,载那人过河。船行至中游,窦德玄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