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初宰相窦威:隋朝老是被解职的麻烦构建了唐朝

唐初宰相窦威:隋朝老是被解职的麻烦构建了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83 更新时间:2023/12/15 2:16:03

窦威(?-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

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

唐高祖太原起兵,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史令。病逝后,追赠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谥号靖。

早年经历

窦威年轻时性情沉静,器量不凡,而且博览群书。窦家世代勋贵,以武勇著称,子弟都喜爱武艺。窦威却偏好文史,因此被诸兄讥为书痴。

入仕隋朝

隋朝建立后,窦威得到内史令李德林的举荐,担任秘书郎。他在任期满后,仍然不肯调任,坚持留在秘书监,继续精研学问。当时,窦氏诸兄都因军功得授显职,对只任闲职的窦威非常轻视,对他道:“从前孔子积学成为圣人,仍是困顿失意,你又希求什么呢?”窦威笑而不答。

后来,窦威被蜀王杨秀征辟为记室,因杨秀多行不法,便称病离职,返回乡里。仁寿二年(602年),杨秀因罪被废为庶人,王府属官大都获罪,只有窦威得以幸免。大业四年(608年),窦威升任内史舍人。他多次劝谏隋炀帝,结果违忤旨意,被调任考功郎中,后又坐事免职。

归唐拜相

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并任命窦威为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当时,李渊正筹建新朝,因窦威在隋朝任职多年,熟知朝纲礼仪和各项典制,便让他参与起草各项章程、制度条令的工作。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代隋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窦威为高祖起草登基诏书,被拜为宰相,担任内史令。他议论政事得失,阐述清晰,并常引古事劝谕,深受唐高祖的亲近、器重。唐高祖常把窦威召入内室,与他促膝长谈。

病重离世

同年六月,窦威患病,唐高祖亲自到他府中探视。不久,窦威病逝,遗命薄葬。唐高祖得知,追赠他为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赐谥号为靖,并让太子李建成与百官一同前去送葬。

标签: 窦威隋朝唐高祖

更多文章

  • 唐朝的脱口秀 唐朝名臣温彦博自荐“称解白嘲”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脱口秀,温彦博,

    脱口秀这种艺术,不只是现代社会才有,在古代中国早就有了,而且有时候还能说服高层,改变自己的命运。据《大唐新语》记载,唐朝名臣温彦博曾经任吏部侍郎,主持人事选拔工作。有一个名叫裴略的读书人,被吏部淘汰,放到地方去。裴略不服,于是向温彦博自荐,说自己善于脱口秀,“称解白嘲”。于是温彦博要他说说大厅前的竹

  • 温彦博简介 初唐时期大臣一代名相温彦博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彦博,唐代,宰相

    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初仕隋,后被罗艺招纳,唐兴,随罗艺投唐,为一代名相。卒于唐贞观十一年。谥曰恭,陪葬昭陵。有文集二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温彦博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温君悠曾任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温彦博不仅有学识渊博的父亲。还有和他一样自幼就博览群书、聪颖

  • 关陇贵族典范驸马杨师道:文武双全抵抗突厥入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师道,关陇贵族,驸马,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杨师道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

  • 回顾陈玄礼的两次政变 陈玄礼最后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玄礼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陈玄礼剧照(网络图)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

  • 解析唐朝名将陈玄礼为什么参与两次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玄礼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陈玄礼剧照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干预了还想

  • 揭秘:陈玄礼经历了两次政变之后为何还深得皇帝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玄宗,杨玉环,陈玄礼,高力士

    陈玄礼这位唐朝名将,不仅见过战场厮杀,更是经历了两次宫廷政变。但是能在经历两次政变之后,还这样持续得到皇帝的信任,怕也只有这陈玄礼一人了。那么陈玄礼两次政变具体是哪两次呢?这第一次政变是唐隆政变,李显在成为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老婆韦后相当的纵容。随话说这后宫不得干政,但是这韦后不但干预了还想自己做皇帝

  • 唐朝宰相张行成人物生平简介,拥戴唐高宗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行成

    早年经历张行成早年曾师从河间名士刘炫,隋末时被举为孝廉。他在谒者台担任散从员外郎,隋亡后又效力于王世充所建立的郑国,授为度支尚书。历职升迁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灭亡郑国,逼降王世充。张行成也归顺唐朝,因曾是隋朝官员,被任命为谷熟县尉。他家境贫寒,代替县中计吏留在京城长安,并参加制举考试,结果考

  • 唐初宰相张行成:唐高宗李治治理国家的原始骨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行成,唐高宗,唐太宗,

    张行成(587年-653年),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朝宰相。张行成曾在隋朝担任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尚书左丞。张行成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尚书,封北

  • 唐高宗时期的重臣高季辅:切成时弊受到太宗夸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季辅,宰相,唐高宗,

    高季辅(596年-654年),名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高季辅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吏部侍郎,多次指陈时政,得到唐太宗的称赞。高季辅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

  • 唐朝宰相杜淹:主动向唐太宗求高官却无亮点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杜淹,唐太宗,宰相,

    杜淹(?—628)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官宦之家,北周豫州刺史杜业孙、河内太守杜征之子。隋时隐太山,文帝恶之,谪戍江表。秦王引为天策府曹参军,文学馆学士,侍宴,赋诗尤工,赐金钟。坐事流巂州。太宗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卒。赠尚书右仆射。传世诗三首:《召拜御史大夫赠袁天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