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两万楚军战胜章邯四十万秦军,始皇帝的军队不堪一击?

项羽两万楚军战胜章邯四十万秦军,始皇帝的军队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30 更新时间:2023/12/29 12:54:30

项羽是灭秦的头号功臣,奠定他这一功勋的便是巨鹿之战。本来,自从章邯大破项梁以后,各路起义军已经呈现极大的颓势,如摇曳在风中的火烛,随时有可能会被扑灭。

但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破秦军,继而又坑杀二十万降军,使得秦军主力损失殆尽。如此一来,秦帝国的瓦解已无人可以挽回。可以说,是项羽以一举之力扭转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局势。

以上所说,是我们通常的看法。不过,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网络配图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因为在巨鹿之战中惨败,章邯被逼无奈只得带领秦军投降。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巨鹿之战发生在秦二世三年十二月(秦国岁首不是正月而是十月),章邯投降是在秦二世三年七月,这中间间隔了六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双方彼此对峙而没有交战,并且,秦军还数次主动后撤。由此可知,此时的章邯手握二十万秦国大军,几乎完好无损。

从军队数量上讲,他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起义军,最起码防守是不成问题的。从军事水平上讲,他是秦末一流的将领。当周文几十万大军逼近函谷关时,临危受命的章邯带领仓促征召的骊山囚徒迎战,首次领兵便大败周文,并一路追击,一直打到周文自杀才罢手。

其后,章邯几乎屡战屡胜。杀田臧于敖仓,破李归于荥阳,破伍徐于许地,至陈地击杀陈涉柱国房君,其后,打败陈西张贺军并击杀之,破项梁于定陶,灭魏咎于临济,破赵之邯郸并徙其民。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从上述两点来看,章邯不是非投降不可。可以说,他的投降更多的是个人主动所为,并非项羽大军逼迫下的无奈之举。而如果没有他的投降,秦帝国即便失去了山东六国的土地,但保住秦国原有地盘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秦的灭亡,项羽有功劳,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灭秦之功,一半归项羽,另一半恐怕要归章邯。

不过,章邯为什么会投降呢?

通常的说法是,赵高作祟。

网络配图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三年夏,章邯因为在与项羽作战中屡次后撤,遭到二世皇帝的严厉责备。由是,章邯非常恐惧,于是派长史司马欣返回咸阳,向皇帝解释自己的军事行为。

此时,赵高主政,不通过他,谁也见不了皇帝。然而,赵高却故意不见司马欣,且又不相信他。司马欣很害怕,就悄悄逃走了。赵高知道后赶紧派人追捕,但没有追上。

司马欣再次见到章邯后,明白无误地对他说:现在朝中是赵高独揽大权,将军您有功也要被杀,无功也要被杀。章邯一听这话,明白自己只有一条路可选,于是便投降了项羽。

所以,章邯的投降,赵高罪莫大焉。

然而,这种说法却有些蹊跷。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作为一个能除掉李斯而位居丞相,后来又搞出指鹿为马故事的宦官,赵高显然是一个实打实的权谋高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出上述那种暴露智商的事情呢?

假如赵高真的对章邯起了疑心,他要做的不仅不是拒见章邯使者,反而会对司马欣多加尊崇。这道理不难理解。毕竟章邯手握重兵在外,越是猜忌他,越应该表现得心胸坦荡,以安其心。

因此,整件事别有内情。

秦法的严苛众所周知。依据秦法,军队大败,统军之将轻则免职,重则杀头。

网络配图

《尉缭子·重刑令》记载,

“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自百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

除了战败的将领本人,其举荐人也受连带责任,更要命的是,其受到的惩罚与败军之将一样。

秦昭襄王王时,范雎举荐的郑安平在攻打赵国时被围困,随后以两万人马投降赵国。依照秦法,范雎要被灭三族。幸好,秦昭襄王法外开恩,范雎才侥幸逃过一劫。

巨鹿之战前,章邯看似屡战屡胜,然而却一直不能平定东方叛乱。不仅耗时良久,而且损耗的兵马也很多,至少以十万数计。巨鹿一战,王离所率军队全部覆没,本人被擒,将军苏角、涉间被杀。对于章邯来说,更可谓是一败涂地。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依照秦法之严,章邯理应受到重处。即便不被杀,也会被罢免职务另找他人替代,不可能还让他继续执掌二十万秦军。然而,事实是,章邯啥事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吕思勉先生给出了他的猜测:

章邯之所以平安无事,并非秦二世不想处罚,而是他以手中的大军进行威胁,迫使二世不予追究。

这情形就如同东汉末年,汉灵帝曾经试图征召董卓入京为官,方便加以控制。但董卓不是傻子,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给的理由是,凉州士兵与他情同父子,不让离开。

如此一来,针对司马欣的到访,赵高的反应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章邯有威胁主上的前科,赵高理所应地对他有所怀疑。

网络配图

而之所以不见司马欣,恐怕更多的是想晾他几天,以打击他的锐气。气势没了,一切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可惜的是,事情可以计算,但人不可以。赵高没想到,司马欣以为自己要被杀,竟然吓跑了。司马欣一跑,赵高知道坏事了,赶紧派人去追。

不成想,司马欣有小聪明,走了一条新路,而故意不走原来的路,于是,赵高没有抓到他。这样一来,事情就失控了。

司马欣忙不迭地上眼药,鼓动章邯投降。而章邯不知道朝中情况,以为赵高的确有意拿他开刀,便真的投降了。本文为中国历史故事网原创,未经中国历史故事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章邯

更多文章

  • 孙武3万歼灭20万楚军 10天竟然就灭亡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武

    写作孙子兵法的这位孙子,也就是打败楚国,占领郢都的孙武,被称为兵圣。而吴国攻灭楚国之战,吴国当时出动的军队也就3万左右,而主力就是孙武率领。而当时光迎战的楚国军队就有20多万,那么孙武是如何凭借3万军队歼灭20万楚军,10天内直接打到郢都,使得楚国差点灭亡的呢?网络配图“长途迂回奔袭”吴国攻楚取得大

  • 写聂隐娘的那位文人,历史上的裴铏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裴铏,唐朝

    都知道,唐代文艺的繁荣不仅是拥有大量传颂后世的诗歌,同时,传奇小说也有划时代意义。不论从文体、内容、思想、语言等各方面,唐代小说已经步入很成熟的阶段,之所以被称为“传奇”,正是以代表作家裴铏留下的名著《传奇》一书命名。裴铏生活在晚唐,除了小说造诣之外,生平事迹并不算显著,新旧《唐书》的文人传记中并没

  • 除了聂隐娘 唐代传奇中还有哪些侠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聂隐娘,传奇故事,侠女

    唐代传奇里,聂隐娘是一个绝对出类拔萃的女子。她武艺高强,能飞身悬崖之上,用五寸的匕首刺击飞鸟,无不中;能化为蠓虫,藏在人的肚子里;她深明大义,为仁义所感,挺身保护自己要刺杀的人……她的传奇既光怪陆离,又惊心动魄。不然侯孝贤也不会选择她的故事。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不是聂隐娘,而是和聂隐娘一样,来自唐代

  • 揭秘刺客聂隐娘:历史上真实的聂隐娘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刺客,聂隐娘,唐朝

    导语:侯孝贤导演的影片『刺客聂隐娘』就要上映了,编剧除了导演本人之外,还有阿城与朱天文。这使此前大众并不十分熟悉的唐传奇人物“聂隐娘”一时间成为焦点。她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唐代传奇聂隐娘的故事是裴铏所撰《传奇》小说中的一篇。聂隐娘为魏博大将聂锋之女,10岁时被一女尼用法术“偷去”,教以剑术,能白日刺

  • 《刺客聂隐娘》戛纳获奖 揭秘大唐第一女刺客的前世今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聂隐娘,古装剧

    北京时间5月25日凌晨,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侯孝贤凭借电影《刺客聂隐娘》一举拿下最佳导演奖。其实,这部电影的创作蓝本源自唐代传奇小说《聂隐娘》。存在于奇幻小说中的聂隐娘,是否真有其人无从考证,但她已然成为“女刺客”的一个代表符号。在走近电影《刺客聂隐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历史著作里

  • 致命的信仰:吕用之高骈与广陵妖乱的特殊关联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隋朝,吕用之

    广陵的妖乱绝非普通的诈骗,一个“鄱阳细民”吕用之,在自诩学仙得道之后,用如簧巧舌结合江湖伎俩,将行骗的艺术发挥到极致。曾扫荡西南叛军、颇有才干的一代名将,从此沉溺于吕大师及其同道的骗术当中。扬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点,在唐朝为淮南道治所,其富庶繁华,蜚声中外。图出《历代舆地沿革图》。作者:邢天宁公元

  • 唐代女诗人晁采送情书给邻家男子表达思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女诗人晁采

    唐代女诗人晁采别名是小字试莺,是唐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其代表作是《子夜歌》。相传在唐代大历年间的时候,江南吴郡有一户姓晁的人家,晁家事书香世家,以诗文传家。家中的男主人常年在江北做官,家中的女主人因为留恋故土所以不愿意和男主人一起去北方,于是便带着唯一的女儿在家乡生活,他们唯一的女儿就是晁采。晁采小

  • 唐代著名女诗人晁采与青梅竹马在一起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著名女诗人晁采

    唐代女诗人晁采别名是小字试莺,是唐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其代表作是《子夜歌》。相传在唐代大历年间的时候,江南吴郡有一户姓晁的人家,晁家事书香世家,以诗文传家。家中的男主人常年在江北做官,家中的女主人因为留恋故土所以不愿意和男主人一起去北方,于是便带着唯一的女儿在家乡生活,他们唯一的女儿就是晁采。晁采小

  • 唐代女诗人晁采为何屡屡送情书给邻家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代女诗人晁采

    唐代女诗人晁采别名是小字试莺,是唐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其代表作是《子夜歌》。相传在唐代大历年间的时候,江南吴郡有一户姓晁的人家,晁家事书香世家,以诗文传家。家中的男主人常年在江北做官,家中的女主人因为留恋故土所以不愿意和男主人一起去北方,于是便带着唯一的女儿在家乡生活,他们唯一的女儿就是晁采。晁采小

  • 皮日休《牡丹》 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皮日休,牡丹

    牡 丹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诗歌鉴赏的技巧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