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闲居】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

【闲居】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4/1/25 10:28:43

《闲居》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种清闲、清静的闲居生活,表现了闲居的禅趣,表明一位闲士对古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反映了诗人无心功名、达观平和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清润,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姚合的诗风。

闲居

不自识疏鄙⑴,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⑵,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⑶。

何当学禅观⑷,依止古先生⑸?

词句注释

⑴疏鄙:粗野,俗陋。这里指诗人自己疏懒的性格。

⑵过门:登门;上门。唐高适《赠杜二拾遗》诗:“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

⑶休官:辞去官职。 唐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⑷禅(chán)观:即禅理、禅道,学佛参禅。禅,梵语“禅那”的省略,意“静思自虐”,“思维修”,为心注一境、正深思虑的意思。观,即观照。

⑸古先生:道家对佛的称呼。唐白居易《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交游诸长老,师事古先生。”

白话译文

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

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

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

什么时候去学学禅机参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整体赏析

姚合极称赏王维的诗,特别追求王诗中的一种“静趣”,此诗就反映了这个倾向。

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本不乐于城市,今终年住在城里,总得自己寻个譬解。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因此认为在城市亦算是隐居。“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武功县诗》)自己作这样一番解释,是明心迹,也见心安理得了。这儿写身处县城,却透露了心地的静趣。

景况也确是这样:“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这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

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这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响,有所谓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禅”,所以第四联作者自问:“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何时能摒除一切萦心的俗务,求古先生(指佛)学这种禅观呢?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这样的境界,就是禅观,是清闲、清静的更高一境。借禅理说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

姚合是写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层层写来,一气贯注;诗句平淡文雅,朴直中寓工巧,而又畅晓自然,所以为佳。

标签: 【闲居】

更多文章

  • 唐代:姚合【庄居野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庄居野行

    庄居野行唐代:姚合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译文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

  • 齐己《剑客》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剑客朝代:唐代作者:齐己原文: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赏析这首诗的作者热情地塑造出一个襟怀嵚崎磊落,慷慨豪勇,报恩酬知己,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借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 。真可谓志陵山岳,气吞江海, 撼人心魄。开头两句凌空起笔,描写

  • 齐己《早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己《早梅》

    作品原文早 梅万木冻欲折, 孤根⑴暖独回⑵。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⑶出, 禽窥素艳⑷来。明年如应律⑸, 先发望春台⑹。词句注释⑴孤根:单独的根,指梅树之根。孤:突出其独特个性。⑵暖独回:指阳气开始萌生。⑶递:传递。幽香:幽细的香气。窥:偷看。⑷素艳:洁白妍丽,这里指白梅。⑸应律:古代律制

  • 齐己《夜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夜坐》年代: 唐 作者: 齐己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

  • 于濆晚唐诗人生平简介,于濆代表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邢州尧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人物介绍于濆,字子漪,邢州尧山人,后游历

  • 【古宴曲】唐代诗人于濆,以写宴会为中心的古体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宴曲】

    《古宴曲》是唐代诗人于濆(fén)创作的一首以写宴会为中心的古体诗。此诗开头四句写贵沉们朝罢赴宴,中间四句写宴会上侍女的姿态和妆饰,最后四句写富豪们宴会后的消遣。全诗通过贫富生活的强烈对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荒淫生活,达到了借古讽今的目的。古宴曲雉扇合蓬莱⑴,朝车回紫陌⑵。重门集嘶马,言宴

  • 【古别离】作者于濆,表达了什么样的画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于濆

    这首诗刻画一个女子送别情郎的场面,表现了她的挚爱和忧虑,情意绵绵。作品全文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 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1)。珠帘昼不卷,罗幔晓长垂。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2)。频来雁度无消息,罢去鸳文何用织。夜还罗帐空有情,春著裙腰自无力(3)。青轩桃李落纷纷,紫庭兰蕙日氛氲。已能憔悴今如此

  • 李峤:嗣濮王李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峤,唐朝

    李峤,生卒年不详,本名李余庆,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曾孙,濮王李泰之孙,嗣濮王李欣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神龙初,袭封父爵嗣濮王。 开元年间,担任国子祭酒,迎娶王守一妹妹。后王皇后被废,王守一赐死,他受牵连而被贬

  • 李欣:濮恭王李泰长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欣,唐朝

    李欣,字伯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孙,濮恭王李泰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徽三年(652年),袭封濮王,出任颍州刺史,迎娶临川公主和驸马周道务之女。武则天执政,受到酷吏陷害,出贬昭州别驾,谪居环州(今广西环江县),中途遇

  • 唐朝为什么流行以孙为子?李欣唐太宗嫡次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最近,随着历史剧《大唐荣耀》的热播,唐玄宗天宝末年的朝政积弊为观众所熟知。在剧中,太子李亨与宰相杨国忠的争斗尤为激烈,先有杨国忠诬陷李亨的妻兄韦坚谋反,后有李亨父子不断搜集证据,试图揭穿杨国忠的真面目。不过与电视剧所演绎的不同,历史上唐肃宗李亨虽然与杨国忠不睦,但他曾将流淌着杨氏血脉的孙子李傀当做儿